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声律

声律

声律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6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文史知识、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中国韵文学刊等; 声律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学文、李国辉、刘太品等。

声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6 占比:100.00%

总计:366篇

声律—发文趋势图

声律

-研究学者

  • 李学文
  • 李国辉
  • 刘太品
  • 张毅
  • 张英
  • 昝圣骞
  • 李子君
  • 杜晓勤
  • 王毓红
  • 辛刚国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星丽
    • 摘要: 本文所论古诗词的“情境”,取“文本情境”或“文本语境”之义,属于语言和诗性语感的建构层面。古诗词的创作原本就是情境建构的过程,文本内部情境与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生活情境并不直接相通,情境化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点醒、激活和还原。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潜于古诗词文本内部,以学科认知为出发点,立足于文本情境,调动个体体验,从声律、词语和多文本辅助等方面,积累丰富的古诗词审美感知经验,逐步接近古诗词内部世界的真实情境,领悟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拓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品位。
    • 刘敏威
    • 摘要: 古诗教学中,声律是无法忽略的,古诗中的声律,不仅仅是一种格式,还有其表达出的声音的含义。吟咏中明诗律,吟咏中知诗意,吟咏中感诗情,吟咏中悟诗境,这是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本文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为例,抓住《马诗》的声律、意象等来体会人物品质,明悟诗情。
    • 李建华
    • 摘要: 古诗文语言的声律具有的鲜明特质。声律指声调和节奏。声律缘于《诗经》在它的影响下,古诗文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韵味十足。古人所谓“掷地当作金石声”,就是说文章之美一定包含着声律之美,文章之美源于声律之美。
    • 秦会杰
    • 摘要: 钟嵘在《诗品》中从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论出发,认为诗歌创作当反映社会生活,当是情之所感、眼之所见,主张自由抒情,反对用事过于繁密,反对华丽的辞藻堆砌,反对妨碍情感表达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反对过分追求声律,追求自然声韵之美。钟嵘主张从"自然英旨"的原则出发,用"直寻"的方法,无功利性地观照世界,钟嵘《诗品》中的"直寻说"对于后世学派主张及美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魏无忌; 胡长虹; 圆一
    • 摘要: 问:请问您写诗的缘起是什么?答:应该是各种因缘和合吧。孩提时母亲曾教我背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虽只教了一东韵的第一篇,但是对诗词的热爱应该从那个时候便开始生根萌芽。
    • 熊东遨
    • 摘要: 再别成都。锦江月色满西川,流照峨眉万古寒。地北天南皆故土,多情能作普贤船。【评】人为造境,分寸失宜。文字没有问题,声律也没有问题,问题是过头话多,诗味不足。首句“锦江月色满西川”从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化出,形有似而意不如。春色来于天地,自然合理;说“满西川”的“月色”来自“锦江”,就不符实际了。月色,只能来于天上。
    • 叶当前
    • 摘要: 近百年《文心雕龙·声律》篇的研究总结出刘勰声律论有两个学术渊源:一为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论;二为悉昙学拼音规则.前者从纪昀、黄侃到现代学者多有论述,但在沈、刘学术关系上有一定的分歧;后者由饶宗颐发端,虽属新论,却为发掘刘勰声律学乃至齐梁声律论的梵学渊源提供了新思路.
    • 张琼霙
    • 摘要: 《蝶恋花》词牌在词史上流通广泛,历来许多词家均填过《蝶恋花》,其中不乏脍炙人口之作,尤其在北宋时期无论在数量上或创作水平上均达到颠峰.词不同于诗,可以倚声入乐,很多词人于音乐上皆有相当高的修为,尤其历来评价妙解声韵者,北宋当推周邦彦、南宋则推姜夔,有鉴于此,本文欲以周邦彦的《蝶恋花》为轴,审其声律是否伏藏机巧?并列出北宋八家词人的《蝶恋花》与之相较,欲探《蝶恋花》在北宋的开展轨迹,以及周邦彦的声律运用放诸于其同时代词家的作品中所呈現的特点.
    • 张琼霙
    • 摘要: 《蝶恋花》词牌在词史上流通广泛,历来许多词家均填过《蝶恋花》,其中不乏脍炙人口之作,尤其在北宋时期无论在数量上或创作水平上均达到颠峰。词不同于诗,可以倚声入乐,很多词人于音乐上皆有相当高的修为,尤其历来评价妙解声韵者,北宋当推周邦彦、南宋则推姜夔,有鉴于此,本文欲以周邦彦的《蝶恋花》为轴,审其声律是否伏藏机巧?并列出北宋八家词人的《蝶恋花》与之相较,欲探《蝶恋花》在北宋的开展轨迹,以及周邦彦的声律运用放诸于其同时代词家的作品中所呈現的特点。
    • 黄金灿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声韵诗学的自觉阶段。这一时期的不少大家、名家,如曹植、陆机、范晔、沈约等人,身处声韵诗学意识觉醒的潮流中,既引导之又推动之,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刘勰,既高度重视“声律”问题又对押韵问题予以了深入阐发,在声韵诗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