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含量
沥青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9837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石油沥青、山西建筑、东北公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耐火材料综合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3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第五届(2011)国际路面养护技术论坛、首届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等;沥青含量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侯芸、刘伟、吴文亮等。
沥青含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837篇
占比:99.82%
总计:100022篇
沥青含量
-研究学者
- 侯芸
- 刘伟
- 吴文亮
- 左文军
- 张炳国
- 李平平
- 李明珠
- 樊亮
- 毛菊良
- 王莹
- 董昭
- 赵超
- 郭忠印
- 韦金城
- 于晓贺
- 任利华
- 倪小勇
- 冯小伟
- 冯霞
- 刘怿哲
- 刘戈
- 刘杨
- 刘洪海
- 刘涛
- 刘飞燕
- 吴建国
- 吴金荣
- 周冲
- 周天复
- 周海波
- 周进川
- 孙通
- 孟宪武
- 宋晓波
- 常丽
- 庄伟
- 廖荣峰
- 弓锐
- 张俊辉
- 张克银
- 张兵
- 张博
- 张岩
- 张庄
- 张微
- 张新雨
- 张杰
- 张树东
- 张永振
- 张耀
-
-
吴忠青
-
-
摘要:
首先,简要概述了印尼布敦岩沥青(BRA)的物理化学特性。.与道路石油沥青相比,BRA的溶解度低、矿物成分含量高。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BRA的沥青含量高、矿料粒径极小。由于BRA的特殊化学组成,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BRA。其次,分析了现行行业和部分省市标准中关于BRA的沥青含量、溶解度和灰分含量试验项目技术要求的合理性。灰分含量试验中,BRA在马弗炉中经900°C温度煅烧后,不仅其中的沥青被快速煅烧,矿物成分中的碳酸盐也被分解逸出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损失远大于实际沥青含量,不可将质量损失视为沥青含量。灰分残渣的化学成分已不同于BRA中原有矿物成分。现行标准中的灰分含量技术要求上限值应调低。
-
-
张志厅;
于华;
陆均
-
-
摘要:
研究不同A/C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压折比、弹性模量和孔隙率等早期性能.结果 表明,混合料中添加乳化沥青对其工作性和变形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A/C为0.5的混合料,其变形性能达到最佳.另外,当A/C为0.3和0.5时,拌合物工作性较差,浆体黏度较差导致沉降和分层,故建议A/C比例为0.4.
-
-
-
史刚雷;
玉俊杰
-
-
摘要:
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促进了再生沥青路面(RAP)在道路修复中的应用.通过添加温拌沥青(WMA)来降低生产温度可弥补RAP粘合剂老化的缺陷.本文研究了含有WMA添加剂的高RAP含量批量生产产品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含RAP和3%RH-WMA的混合物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RH-WMA的加入可以合理降低粘合剂的最佳用量和能耗,随着RAP的加入疲劳强度降低.因此,对RAP进行质量控制,RH-WMA在RAP中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其作为绿色道路建设替代材料的潜力.
-
-
-
刘龙
-
-
摘要:
沥青含量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必检指标之一,其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因此,准确测定沥青含量对指导沥青路面施工具有重大意义.离心分离法、燃烧炉法是我国常用的两种测定沥青含量的方法,文章从试验工作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方面就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场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试验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沥青含量数据,指导沥青路面施工,确保沥青路面质量.
-
-
高磊
-
-
摘要:
对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岩沥青改性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确定最佳用量.通过试验方案,确定混合料的级配、最佳岩沥青用量生产配比、岩沥青有效沥青含量,并分析现场试验路段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岩沥青含量现场实测结果与设计结果存在差异,实测岩沥青含量数据偏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岩沥青的生产配比应稍高于目标配比,这样施工后的路面质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
-
黄伯承
-
-
摘要:
沥青路面在寿命期内,其有效沥青含量及混合料级配在自然环境和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下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为进一步解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材料特性的衰变规律,本研究采用钻芯取样法获取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以有效沥青含量和级配组成为考察重点,对比分析了与路面建成初期相比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结果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的有效沥青含量较一般情况更低,且上面层有效沥青含量的变异性高于中面层;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不仅与长期服役有关,更取决于铺筑时对级配的控制程度。
-
-
-
李晓妮
-
-
摘要:
依托某在建高速公路,通过检测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各档热料级配和沥青含量,对其变异性进行分析,并用灰色关联法研究集料筛孔通过率和沥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料的16 mm筛孔、13.2 mm筛孔、0.15 mm筛孔、0.075 mm筛孔和沥青含量对空隙率关联度高,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
-
-
-
-
-
-
-
闵世华;
沈强南;
顾淦龙
- 《中国公路学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通过计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用某8种常见的石灰岩集料密度和吸水率,得出了集料吸水率对C值和有效沥青含量的影响,总结了8种石灰岩集料的C值范围.并通过集料所拌制的混合料测定其最大理论密度反算C值与规范方法的C值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别.
-
-
-
ZHU Rong-jin;
朱荣锦;
WU Liang;
吴亮;
CHEN Pei-yin;
陈沛崟;
ZHANG Sheng-fu;
张生富;
WU Yue;
伍岳;
QIU Shu-xing;
邱淑兴;
BAI Che
- 《2017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向含铁混合煤中添加不同含量沥青进行炼焦实验,采用落下强度测定方法和NSC测定法研究沥青对高反应性焦炭冷态及热态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焦炭表面形貌特征,探究焦炭气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沥青可改善高反应性焦炭的冷、热态性能.高反应性焦炭落下强度、抗碎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耐磨指数却有所降低;焦炭反应性、粉化率逐渐降低,反应后强度逐渐增大;就焦炭气孔结构而言,未添加沥青制得焦炭气孔数量多、孔径大,导致气孔壁薄.随着沥青加入量增加,焦炭气孔数、孔径逐渐减小,气孔壁变厚,结构越来越致密.
-
-
ZHU Rong-jin;
朱荣锦;
WU Liang;
吴亮;
CHEN Pei-yin;
陈沛崟;
ZHANG Sheng-fu;
张生富;
WU Yue;
伍岳;
QIU Shu-xing;
邱淑兴;
BAI Che
- 《2017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向含铁混合煤中添加不同含量沥青进行炼焦实验,采用落下强度测定方法和NSC测定法研究沥青对高反应性焦炭冷态及热态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焦炭表面形貌特征,探究焦炭气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沥青可改善高反应性焦炭的冷、热态性能.高反应性焦炭落下强度、抗碎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耐磨指数却有所降低;焦炭反应性、粉化率逐渐降低,反应后强度逐渐增大;就焦炭气孔结构而言,未添加沥青制得焦炭气孔数量多、孔径大,导致气孔壁薄.随着沥青加入量增加,焦炭气孔数、孔径逐渐减小,气孔壁变厚,结构越来越致密.
-
-
ZHU Rong-jin;
朱荣锦;
WU Liang;
吴亮;
CHEN Pei-yin;
陈沛崟;
ZHANG Sheng-fu;
张生富;
WU Yue;
伍岳;
QIU Shu-xing;
邱淑兴;
BAI Che
- 《2017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向含铁混合煤中添加不同含量沥青进行炼焦实验,采用落下强度测定方法和NSC测定法研究沥青对高反应性焦炭冷态及热态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焦炭表面形貌特征,探究焦炭气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沥青可改善高反应性焦炭的冷、热态性能.高反应性焦炭落下强度、抗碎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耐磨指数却有所降低;焦炭反应性、粉化率逐渐降低,反应后强度逐渐增大;就焦炭气孔结构而言,未添加沥青制得焦炭气孔数量多、孔径大,导致气孔壁薄.随着沥青加入量增加,焦炭气孔数、孔径逐渐减小,气孔壁变厚,结构越来越致密.
-
-
-
-
- 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4.24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橡胶沥青含量的能够适应寒区气候条件的橡胶沥青玛蹄脂混合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废胎胶粉,要求橡胶烃含量≥50%,炭黑含量≥30%;(2)选用基质沥青(3)生产橡胶沥青,保证180°C布什旋转黏度在2.5~3.0Pa·s之间;(4)集料选取及级配范围设计。调整0.6mm、2.36mm、4.75mm、9.5mm筛孔通过率,使得调整后的级配整体范围变窄,细料通过率变低。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富橡胶沥青含量的能够适应寒区气候条件的橡胶沥青玛蹄脂混合料。发明公开的橡胶沥青玛蹄脂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均有显著的改善;油石比增加到6.5%~7.5,空隙率增加到4%~6%,不仅降低了裂缝产生的风险,还降低了行车噪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