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
汉语量词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815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1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等;汉语量词的相关文献由12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中方、何杰、侯越玥等。
汉语量词
-研究学者
- 赵中方
- 何杰
- 侯越玥
- 吴慧
- 官长驰
- 崔崟
- 彭媛媛
- 杨阳
- 王冬梅
- 肖跃田
- 胡仲胤
- 黄志玉
- CHAIRAT KTNGKAEW
- 任学良
- 但冰洁
- 何平
- 关湘
- 关英伟
- 冉井芳1
- 刘宏飞
- 刘宝顺
- 刘思雨
- 刘慧
- 刘海峰
- 刘雅俊
- 单满菊
- 吕桂云
- 吕欣
- 吴珊珊
- 周永平
- 壬人
- 姚岚
- 孙向阳
- 孙家昆
- 孙群
- 孟守介
- 安丰存
- 小航
- 尤尹洁
- 崔新丹
- 崔艳姬
- 巴哈尔古力
- 巴桑
- 廖毅
- 廖蓓辉
- 张中宇
- 张伟
- 张可任
- 张妍哲
- 张宝发
-
-
崔艳姬;
赵磊
-
-
摘要:
量词是汉藏语系诸多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类型学上区分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汉语量词的演变过程为基础,并结合汉藏语系语言以及汉语方言中的量词,来分析量词功能演变规律,可以为汉语量词多重语法功能寻找到语言类型学依据.通过考察发现,量词的起源与功能演变均不是以表达名词数量意义为动因.量词功能经历了回指、分类、替代、个标、指称、定语标记等一系列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与数量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发展特征.
-
-
-
廖毅;
张薇
-
-
摘要:
本研究选择汉语量词为目标语结构,考察工作记忆容量对显、隐性两类反馈不同的调节机制.105名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地区母语为英语的中学生被随机分为显性修正组、隐性重铸组和控制组,工作记忆容量采用听力跨度测试测量,显、隐性反馈的效果通过语法判断测试与引导性模仿测试分别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记忆容量有效调节了显性反馈,但对隐性反馈的调节作用不明显;(2)受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对显性反馈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
-
-
-
鲍蕊;
吕欣
-
-
摘要:
本文考察了重铸和明确纠正反馈与汉语量词的习得关系。被试来自浙江某高校30名在校留学生,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重铸组、明确纠正组和控制组。利用选词填空和看图说话两个任务,对被试产生的错误分别给予相应的反馈处理。通过对前后测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重铸和明确纠正反馈对汉语量词习得都有促进作用。但从持久性来看,重铸的长期效果比明确纠正更好,而明确纠正的短期效果则更明显。此外,汉字文化圈被试的习得效果好于非汉字文化圈的。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反馈效果不仅受实验环境、实验任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与学习者母语文化背景有关。本研究对汉语二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反馈,对提高汉语二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
-
-
-
-
冉井芳1;
马利1
-
-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对于汉语中的量词,由于英语量词使用较少,英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量词时,这是一大障碍。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量词时易犯泛化、遗漏、误用等问题。如何有效地习得汉语量词,既需要教材编排得当,也需要合适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对汉语文化的推广。
-
-
巴桑
-
-
摘要:
汉、藏语中量词使用有区别,藏族学生在实际语言表达中量词使用出现偏误,本文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对量词的偏误来进行归纳,并做了语法分析,提出量词的教学对策.
-
-
-
-
-
- 梁晨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7-07
-
摘要:
一种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汉语输入技术及其汉语键盘和汉语计算机,本发明其特征是:采用首创的“汉语语音方案”,把汉语音节分解为声介母和带调韵母或带调介母,组成汉语信息的输入要素,分别标记或映射在普通计算机键盘的字母和符号键位上,击键两次即可输入一个汉语音节。可以输入汉语表音符号和汉字词语。本发明能够彻底地解决使用汉语操作和应用计算机的难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