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分特征曲线

水分特征曲线

水分特征曲线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1094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学术研讨会等;水分特征曲线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建立、李卓、缪林昌等。

水分特征曲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0948 占比:99.85%

总计:111119篇

水分特征曲线—发文趋势图

水分特征曲线

-研究学者

  • 刘建立
  • 李卓
  • 缪林昌
  • 迟春明
  • 陈俊英
  • 刘目兴
  • 张凯
  • 张林
  • 易军
  • 毕利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皓钰; 刘竞; 易军; 刘秀芸; 陈露; 刘目兴; 张海林
    • 摘要: 为探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以我国10个地区农田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4种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下(C0、C5、C10和C15,生物质炭体积占比分别为0%、5%、10%和15%)土壤饱和导水率(Ks)、水分特征曲线及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参数和水分常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添加生物质炭后,砂粒含量较高的风砂土和黄绵土的Ks显著降低,C15的降幅分别为89.2%和85.0%;而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的Ks普遍升高,C15处理下赤红壤的增幅高达158.9%。生物质炭添加改变了土壤的持水能力,且变幅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质炭添加提升了各类土壤的饱和含水量(0.7%~17.6%)和低吸力段的持水能力;生物质炭添加对中、高吸力水平下各类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大致表现为砂质土持水能力提升、残余含水量增大、α值降低;而壤质、黏质土持水能力下降,残余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凋萎系数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考虑生物质炭施用的平衡模拟提供水力学基础参数,并为各地区农田生物质炭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 阮晓晗; 白一茹; 王幼奇; 高小龙; 钟艳霞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_(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_(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_(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_(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和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 王金满; 张丽娜; 冯宇; 荆肇睿
    • 摘要: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快速增加,露天煤矿区反复机械作业和废料堆积压实会引起土地资源破坏,造成土壤退化和生态失衡。厘清压实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对土地复垦和水肥管理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研究采集山西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的表层土壤,在实验室分别制备了2组实验土壤样品,密度范围为1.3~1.8 g/cm^(3),密度间隔为0.1 g/cm^(3)。其中一组样品用于实验室离心法测定水分特征曲线,另一组基于CT扫描技术结合土壤大孔隙的三维重构技术,预测设定压实范围内的水分特征曲线。通过统计方法对比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差异验证物理经验模型的预测性能,分析压实作用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CT扫描技术快速便捷获取了土壤大孔隙的分布特征,且随着压实程度增加,土壤大孔隙数量和大孔隙度显著减少,有效降低土壤孔隙间的连接度。对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值发现,在可预测的密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随着压实程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压实作用改变了土壤大孔隙的分布特征,土壤内部紧缩,储水效果降低造成的,且预测值和实测值随密度的变化规律相同,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 赵炜; 赵举; 魏占民; 尹春艳; 刘虎; 朱波
    • 摘要: 为了探讨气化渣对毛乌素沙漠风沙土的改良效果,利用气化渣作为一种风沙土改良材料,与风沙土按不同掺入量混合,通过对土壤粒径组成、保水性能以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探讨了气化渣对风沙土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气化渣使风沙土的粒径组成得到明显改善,砂粒含量降低5.89%~35.8%,黏粒、粉粒含量分别提高0.89%~2.92%,7.94%~32.88%,风沙土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为7.75%~55.5%;风沙土土壤质地也由砂土转向砂质壤土,保水性能也随之呈现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了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p<0.05),增长幅度分别为13.53%~158.93%,7.12%~126.95%,23.19%~252.47%;Van Genuchten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气化渣添加后风沙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明气化渣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土壤保水性,并且风沙土土壤保水性能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渣添加量越高土壤保水性提高越明显。由此可以得出,水煤浆气化渣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提高风沙土的保水性能,对风沙土改良效果明显。
    • 王茜丹; 路莹; 杨悦锁; 武宇辉; 徐喆; 裴子丞
    • 摘要: 为研究回灌水刺激下生物膜在砂柱中的生长规律,并分析生物膜生长特征对堵塞介质典型渗流特征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实验方法,供给营养液刺激砂柱内生物膜生长,模拟入渗介质生物堵塞的过程,监测介质渗透系数的变化,并开展不同回灌时长下介质水分吸持实验和弥散试验,并对其内生物膜形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0~5h时,渗透系数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在回灌至18h前,渗透系数急剧衰减,水力弥散系数明显增大,水分吸持能力的变化并不明显;18h后渗透系数降低速率减缓,水分吸持能力明显升高,溶质运移过渡到以弥散作用为主导机制.综上,可将生物膜在介质内的生长分为三个阶段:菌适应期,接种菌体并未生长繁殖,单纯由于菌体的流入与流出引起渗透系数的变化;菌体大量生长繁殖期,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占据了部分介质孔隙体积;胞外聚合物大量分泌期,逐渐形成具有透水性的生物膜,生物膜的生长与回灌水提供的养分形成动态平衡.
    • 杨华; 石辉; 李卓; 胡凡
    • 摘要: 石油烃污染土壤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土壤的持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确定石油烃污染对土壤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可为揭示石油烃污染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提供新的科学认识。通过人工配置柴油和原油不同污染浓度污染的黄绵土,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土壤的持水特征与水分有效性。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柴油与原油污染土壤后,水分特征曲线均位于未污染土壤的下部,其中原油污染的影响更甚。(2)水分特征曲线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θ_(s)、θ_(r)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指数衰减,参数α值呈幂函数减小、n值出现随污染浓度对数增加的特点。(3)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以及凋萎含水量均随柴油、原油污染浓度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表观土壤有效含水量随污染浓度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字形的变化模式。无论原油还是柴油污染土壤,均会影响土壤的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影响的大小与石油烃的类型和浓度密切相关。
    • 谷丰; 陈雪娇; 魏翠兰; 周明华; 李保国
    • 摘要: 钙质结核是砂姜黑土重要的成土特征,直接影响土壤结构和水分运移,但目前关于钙质结核对土壤持水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尺度,而且报道较少.基于此,该研究在田间尺度上研究了钙质结核剖面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质结核主要分布在20 cm以下的土层,其含量和粒径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80~100 cm土层钙质结核质量分数可达11.42%.2~5、>5~8、>8~30 mm的钙质结核饱和含水率分别为0.25、0.22和0.20 cm3/cm3,均远低于土壤饱和含水率.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点均随钙质结核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但是含钙质结核土层土壤有效持水量与钙质结核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钙质结核有利于改善砂姜黑土黏重的土壤质地.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砂姜黑土水分运动规律及中低产田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 常凯; 邢旭光
    • 摘要: 【目的】探究钠质化对土壤持水性和收缩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3、10、20、30 g/L的NaCl溶液(TDS-3、TDS-10、TDS-20、TDS-30)饱和耕作层土壤,测定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体收缩特征曲线,并对不同处理土壤持水能力和收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低钠盐处理(TDS-3)通气、毛管、无效孔隙占比均减少,持水性增强;而高钠盐处理(TDS-10、TDS-20、TDS-30)持水性变弱;各处理有效线缩率与吸力间满足对数关系,土壤收缩量与体积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三直线模型能较好拟合各处理收缩特征,且收缩过程均可分为超正常段、结构段和伪饱和段。【结论】钠盐溶液对土体孔隙结构产生影响,各孔隙的相对数量发生变化,土体胶粒破坏,水分滞留的难易程度和土体收缩特征发生变化。
    • 刘小粉
    • 摘要: 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有机种植(OF)和常规种植(CF)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OF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OF处理容重显著降低4.7%,土壤总孔度、有效孔度和有效水含量则分别增加5%、27%和32.8%;有效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呈显著相关,而有效孔隙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总之,以绿肥为主要肥源的有机种植模式,显著改善了土壤物理特性,有利于土壤磷素活化,但需要及时补施钾素.
    • 赵甜
    • 摘要: 在水文循环中,砂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因此研究非饱和带中的砂土水,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土壤物理领域,利用CT扫描确定土壤水力性质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应用工业CT大型高分辨率仪器来定量研究多孔介质的微观结构和流体运动规律,已成为地学和材料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本研究利用最新的工业CT扫描仪器XTH225ST,对5个砂土样品(石英砂、地大粗砂)进行高分辨率扫描进行砂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本次试验使用VG-Studio和ImageJ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识别出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的分界面,统计粒径分布和截面含水率。CT扫描方法的优势,是可以直接识别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获取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为研究非饱和土水分特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