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饱和土

非饱和土

非饱和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61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4篇、会议论文180篇、专利文献56467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88种,包括非饱和土的应力— 强度理论与变形特性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26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等;非饱和土的相关文献由281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正汉、刘奉银、王世梅等。

非饱和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4 占比:2.00%

会议论文>

论文:180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56467 占比:97.69%

总计:57801篇

非饱和土—发文趋势图

非饱和土

-研究学者

  • 陈正汉
  • 刘奉银
  • 王世梅
  • 李顺群
  • 孙德安
  • 赵成刚
  • 杨庆
  • 龚壁卫
  • 邵龙潭
  • 张常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钟尉
    • 摘要: 吸力是非饱和土土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土颗粒的微观接触模型入手研究非饱和土的吸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往非饱和土吸力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等粒径球形颗粒模型的基础上,实际上,土体的颗粒大小并不相等。本文以不等粒径球形颗粒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出的微观湿吸力与饱和角、接触角、颗粒半径间的关系式,并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表明,当粒径比相等时,微观湿吸力随颗粒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饱和角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存在最大饱和角,当饱和角趋近于最大饱和角时,微观湿吸力趋向于零。
    • 吴瑞潜; 杨光; 林群仙; 项祺辰
    • 摘要: 绍兴地区存在大量湖沼与海相沉积软黏土层,上部土层多为非饱和土,其土性较饱和土复杂多变.采用全自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绍兴地区非饱和黏土重塑样进行一系列控制基质吸力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基质吸力与净围压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应变硬化型,没有明显的破坏点,在轴向应变达3%之前,曲线斜率较大,之后逐渐减小.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非饱和黏性土强度参数黏聚力相较于有效内摩擦角对基质吸力的增大更为敏感,黏聚力值增幅大于有效内摩擦角值.在三轴剪切过程中,体积应变呈现剪胀现象,基质吸力越大,净围压越大,体积应变就越大.基质吸力引起的体积应变小于由净围压引起的体积应变.
    • 狄宏规; 郭慧吉; 周顺华; 王炳龙; 何超
    • 摘要: 真实的地基土体-隧道系统中土体及结构性质往往沿线路纵向变化.为考虑土体与结构沿纵向的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非饱和土-结构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的多耦合周期性有限元法.首先基于非饱和土的实用波动方程,采用Galerkin法推导了单节点5个自由度的非饱和土u;-p;-p;格式有限元表达式,相比于单节点9个自由度的u;-v-w格式有限元表达式,节省了计算资源.其次引入复拉伸函数,构建完美匹配层边界单元截断无限域.最后采用多周期性模拟结构沿纵向的变化特性,引入自由波传播理论,结合各周期性结构间的连续性条件,实现纵向各周期性结构间的耦合.通过与既有的2.5维有限元-完美匹配层法和波函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与既有的解析、数值方法相比,具有可高效考虑结构纵向变化特性的优点.基于该方法,以非饱和土-隧道-隔离桩系统为例,讨论了隔离桩的减(隔)振效果,结果表明:与咬合桩相比,考虑隔离桩桩间距后地表动力响应规律有所改变,因此在进行地铁隧道系统振动响应预测时,应考虑系统结构沿纵向的变化特性.
    • 王欣
    • 摘要: 相对渗透系数与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研究非饱和流的重要参数,利用毛细管系统研究渗流已经成为研究相对渗透系数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用毛细管系统代替土孔隙的假设上,基于杨-拉普拉斯方程和分形理论,对传统的毛细管系统含水量模型作出改进,考虑非饱和孔隙的含水量,提出一个预测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的模型。利用4组试验数据对提出的相对渗透系数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用均方根偏差(RMSD)评测试验数据与预测数据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4组数据的RMSD均<0.025,说明该模型具有预测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的实际意义。
    • 刘云龙; 李文庆; 张景伟; 徐永福
    • 摘要: 为明确干燥蒸发过程中膨胀土边坡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提出简单有效的侧向土压力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双应力变量理论,分析脱湿过程中不同深度土体单元的应力状态,阐明膨胀土收缩变形对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影响机制和膨胀土中裂隙的发育机理,提出膨胀土开裂深度的计算方法;其次,假定膨胀土的增湿膨胀变形和脱湿收缩变形完全可逆,通过叠加法建立干燥蒸发条件下挡墙侧向土压力的计算模型;最后,考虑吸力和挡墙粗糙度的影响,改进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4种工况下的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中裂隙的发育由表及里,先竖后横,且开裂深度可由土体含水状态确定;在干燥蒸发条件下,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分布可根据吸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利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工程实测值吻合良好;主动土压力受膨胀土脱湿程度和挡墙面粗糙度的影响,与脱湿程度呈负相关,与挡墙面粗糙度呈正相关,4种工况下主动土压力均可由土体的工程性质结合吸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
    • 韩哲; 高游; 熊勇林; 张俊然
    • 摘要: 以压实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浸水后的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和竖向压力对非饱和压实黄土浸水后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压实黄土在相同竖向压力条件下,浸水压缩稳定后的状态与初始状态无关;压实黄土浸水后产生压缩变形的起始点压力值主要受试样初始干密度影响,而终止点压力值主要受初始含水率影响.其次,根据不同初始状态非饱和压缩曲线的相互关系,给出了考虑初始含水率和孔隙比影响的屈服应力计算方程.最后,基于非饱和压实黄土浸水前后的变形特性,提出了定量化描述压实黄土浸水后压缩变形起始点和终止点压力值的计算模型.
    • 曹帅; 宁金成; 杨庆国
    • 摘要: 相对渗透系数是描述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传统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研究中着重研究了湿润相的渗流特性,而非湿润相的渗流特性研究较少。为研究非饱和土壤多相流运移特征,将土壤孔隙简化为一簇服从分形定律的迂曲毛细管,通过建立液相与气相在多孔介质中的输运特征模型,结合Young-Laplace方程与Buckingham-Darcy定律得到了非饱和土的液相与气相的相对渗透系数模型。该模型仅包含2个参数,其物理意义明确且均可通过试验测得。最后通过8组试验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非饱和土多相渗流特征,验证了其合理性与适用性。
    • 柏淼
    • 摘要: 为了解决伊敏露天矿生产调节蓄水池坝体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问题,基于现场实际调查,采用数值模方法研究得出坝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渗流量、渗流路径等重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代入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中。结果表明:在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下,水位抬升会造成坝体边坡的稳定性下降,并基于此结论提出了防治建议。
    • 林鸿州; 郭怡; 白建帮; 彭建兵
    • 摘要: 张力计的反应时间可用于估算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并可作为张力计选型的评判依据.为了更加合理且便捷地确定张力计的反应时间,先通过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泾阳黄土、定边黄土以及毛乌素砂土的土柱试验测定张力计的响应曲线,再利用半经验图解法与结合通用全局优化(UGO)算法的数值优化方法来确定反应时间,并探讨了数值优化方法的实用价值及其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张力计的响应曲线可分为张力计安装扰动段、压力反应滞后段以及稳定平衡段,其中,压力反应滞后段建议采用4次多项式函数拟合,而稳定平衡段则采用线性函数拟合.数值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法(LM+UGO)、BFGS准牛顿优化法(BFGS+UGO)与共轭梯度优化法(CGM+UGO)的拟合程度高,用时短,但对于数据抖动幅度较大或存在突变型曲线特征等复杂形式的张力计响应曲线,数值优化算法不易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此时仍需借由经验判断才能确定合宜的反应时间.
    • 曾润忠; 谢典; 祝俊华; 罗伟; 赵秀绍
    • 摘要: 为了研究降雨与库水位涨落2种因素耦合作用下非饱和复杂土质库岸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含砂层边坡计算模型;研究了在降雨强度分别为48.0、72.0、100.8 mm/d,库水位升/降速率分别为0.5、1.0、1.5 m/d条件下,库岸边坡的渗流场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单因素影响下,降雨强度越大或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库岸边坡稳定性越差;降雨与蓄水(库水位上升)耦合作用下,降雨强度及蓄水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降雨与库水位下降耦合作用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库岸边坡稳定性快速下降的主导因素,且库岸边坡稳定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渗透力的作用促进了含砂层边坡坡体塑性区的贯通,极大地削弱了库岸边坡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