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队
民族乐队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1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专利文献622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民族音乐等;
民族乐队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庆新、杜庆云、毛继增等。
民族乐队
-研究学者
- 于庆新
- 杜庆云
- 毛继增
- 曾寻
- 朴东生
- 梁茂春
- 汪毓和
- 秦鹏章
- 兰痴
- 刘麟
- 吴红非
- 孙俊英
- 岳文
- 李元庆
- 李复斌
- 王直
- 胡登跳
- 袁丙昌
- 许国屏
- 金湘
- 高钰
- 魏廷格
- 黄林潜
- 丁云1
- 万良琦
- 世民
- 严可
- 严园
- 乐声
- 乔建中
- 乔玫
- 于基厚
- 于敬伟
- 仝敏
- 何明谦
- 俞良模
- 修海林
- 倪晓飞
- 兰
- 关乃忠
- 冉丹
- 冯光钰
- 刘文祥
- 刘文金
- 刘枫
- 加拉
- 卞祖善
- 召唤
- 史海峰
- 叶纯之
-
-
罗锐锋
-
-
摘要:
打击乐在中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据考证,早在5000年以前“鼓”就出现了(以甘肃省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鼓为例)。古代战争就以擂鼓和鸣锣作为冲锋和退却的指挥信号,以更鼓在夜间报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击乐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打击乐。
-
-
刘枫
-
-
摘要:
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乐器,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在公元前15世纪就有相关资料记载。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种重要的乐器。本文将对笙的基本性能进行分析。一、笙的内涵笙在古代民间乐器中具有较强的特色,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鸣乐器类。笙的声音十分清晰且具有较强的歌唱性。笙由笙簧、笙苗、笙斗三部分构成,笙的外形有两种,圆的和方的,且样式非常多,同时笙的演奏也会因人而异。
-
-
-
-
摘要:
说到中国民族交响乐,我们不能不提及舞台巨人彭修文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尽管他在二十多年前已经去世,但是对中国民族交响乐界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在历史论定中,彭修文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民族音乐事业的播种人,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探讨民族乐队建设中普遍使用的概念,被称为“彭修文模式”,而彭修文创作改编的四百余首中国民族管弦乐曲,也早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乐经典。
-
-
-
范晓丽
-
-
摘要:
身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二胡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之王,它的演奏要求、气韵生动等特点可以说是与传统的审美标准相契合.二胡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以独自演奏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在乐队当中,二胡也应表达自己的艺术特点,诠释二胡的艺术美,同时兼顾整个乐队的节奏.本文通过诠释二胡在民族乐队当中的作用,分析在民族乐队当中二胡的演奏艺术,以供同行参考,希望二胡艺术能广泛地被人们了解.
-
-
-
-
-
-
郭忠合1
-
-
摘要:
竹笛是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具备浓厚的中华特色,在我国现代音乐艺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竹笛与民族乐队合奏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应的演奏技巧,发挥出竹笛在民族乐队合奏中的作用,创新竹笛在民族乐队合奏的思路,以此提升民族乐队合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