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建设
专科建设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0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108篇、专利文献15620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十九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专科专病建设学术研讨会等;专科建设的相关文献由66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晓敏、张国静、王梦荷等。
专科建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620篇
占比:97.46%
总计:16027篇
专科建设
-研究学者
- 冯晓敏
- 张国静
- 王梦荷
- 高桦
- 侯黎莉
- 吴少林
- 庞永丽
- 建宇
- 李杨
- 李琼
- 付中原
- 付艳枝
- 任真年
- 何思中
- 何旭鹏
- 余春华
- 刘永惠
- 刘海波
- 叶宝霞
- 叶新民
- 吕占峰
- 吴海峰
- 周业俊
- 周素君
- 张东云
- 张旭
- 张玉环
- 张莉
- 张赤志
- 戴卫民
- 戴宪国
- 易贤楚
- 曹丽君
- 朱婷婷
- 朱宝林
- 朱嵘
- 朱广丽
- 李亚玲
- 李晓颖
- 李桂玲
- 李瀚旻
- 李萍
- 李郑生
- 李龙倜
- 杨朴
- 林崇健
- 梁沐
- 王克斌
- 王学军
- 王志刚
-
-
王莹;
贺晓烨;
曹阳;
祖丽菲耶·艾则孜;
杨圆圆
-
-
摘要: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和生存的根本[1-2],也是患者利益和良好医患关系的有力保障[3]。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如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耗材加成、实行分级诊疗、实行三医联动机制、允许社会资本入驻医院等,同时由医疗质量安全引发的医患纠纷也日益突出[4-5]。牢牢把握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因此,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新疆某综合医院为例,探讨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与实践。1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1.1深化医改背景下的等级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都给医疗工作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6]。1.2在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双重政策的引领下,专科建设瓶颈问题日益凸显,面临残酷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7]。
-
-
高金华;
胡少华;
罗群;
陈新华;
张海燕;
裴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团队的建设和实践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通过建立静脉治疗团队、明确静脉治疗亚专科的工作内容与管理机制来实现静脉治疗亚专科的运行。结果通过2年的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团队构建与管理,临床护士的静脉导管维护能力显著改善(P<0.05)、科研创新能力较前提高;输液工具选择合理率、输液接头使用正确率、导管固定正确率、敷料维护正确率、穿刺点发红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目实施后静脉血管通路门诊工作量较前增加,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的建设与实践不仅提升了专科护理人员综合水平,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静脉治疗护理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多元化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深化专科内涵,促进静脉治疗专科不断向纵深发展。
-
-
-
-
摘要:
风从海上来,潮起瓯江畔。近年来,将鹿城院区学院路部成人急诊科整体撤并的同时,加速建设儿童急救中心和儿童创伤中心;在瓯江口院区成立创伤中心;在南浦部紧锣密鼓筹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频频的“大动作”受到全市人民的关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多院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已现雏形。2022年以来,医院全面整合医疗资源,强化各院区专科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反映的是进步,提振的是信心,体现的是担当,用温度和能力一起守护浙南闽北赣东百姓的健康。
-
-
-
-
摘要:
近年来,昆山市中医医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试点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层次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实施专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固本强基抓内涵,凝思聚力谋发展。
-
-
尹英杰;
刘玲;
齐荣君
-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病案首页数据,综合评价医疗服务,对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意见,促进医院专科建设的发展。方法调取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院病历,分析医院服务能力6项指标:收治病种数、住院术种、DRGs组数、CMI值、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县级综合医院主要病种集中在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呼吸专业、儿科专业,通过人力资源投入、技术能力管理等方式对这些专业加快学科的发展,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结论基于病案首页数据分析,能够指导医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从粗放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的高质量管理。
-
-
章先梁
-
-
摘要:
目的探讨三明市第二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分院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8年1月—2021年12月基层分院门急诊量、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转诊人次数和年收入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总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分院对推动分级诊疗落实落地的作用。结果与2018年相比,2021年基层分院门急诊量增长28%,县域内基层就诊率提高5.2%,总医院转入分院患者人数增加517%,基层分院年收入增长31%。结论总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分院,能有效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名医难”的问题,助力分级诊疗落实落地。
-
-
杨爱花;
金丽芬;
胡刚;
李玥璐;
谢琼
-
-
摘要:
目的:调查造口专科护理质量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造口专科护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护理专科质量建设评价表对7所医院的200例造口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造口专科护理质量中的"结构质量"维度总分(7.00±1.42)分,"过程质量"维度总分(6.74±2.57)分,"结果质量"维度总分(4.61±1.18)分,"专科业务建设"维度总分(4.43±1.54)分;造口专科护理质量中的"结构质量"及"过程质量"得分较高,但"结果质量"及"专科业务建设"得分较低.结论:医院应在专业人才培养、专科业务建设、改善病人临床结局以及服务质量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造口专科护理质量水平.
-
-
-
-
王清;
袁玲;
陈正香;
陈雁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成效.方法 以神经内科作为试点科室代表(下称试点科室),以呼吸内科作为非试点科室代表(下称非试点科室).试点科室成立科室层面的亚专科建设小组,以临床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为核心,通过发展专科特色护理与核心技术不断丰富业务内涵,促进专科护理领域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结果 试点科室护理专科建设综合评价得分率等级、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显著优于非试点科室(P<0.05,P<0.01).结论 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在丰富专科护理内涵、促进人才培养、营造健康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较好成效.
-
-
-
庞永丽;
侯黎莉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构建三级医院护理专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护理专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目标计划、行业规定、历史数据等多种方式设定指标标准值,并用Cronbach'sα系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指标的信效度. 结果:构建了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74项的三级医院护理专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所占权重系数分别为:人才梯队建设0.2859、护理专业实践0.3772、教学水平0.1095、科学研究0.1444、专科培训基地建设0.0830;各级指标与其上一级指标的相关性在0.583~0.920之间,p值均小于0.01;各级指标的信度在0.581~0.945之间,总指标的信度为0.931,说明该指标体系的信效度良好. 结论:三级医院护理专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三级医院护理专科建设的客观评价与持续性管理提供量化依据.
-
-
汤永红;
刘鸣江;
陈莉;
伍洲颂;
张芬
- 《2018年中南六省(区)和港澳台三地医院院长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医联体最早起源于英国等欧洲国家,旨在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及一系列医改精神,在衡阳市珠晖区政府的指导下,本院自2015年10月开始启动医联体建设,着力创新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完善配套制度,先后与市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医联体,2017年与珠晖区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帮助基层医疗单位加强专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
-
杨飞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山西省中医院推拿科成立于1957年,原名气功按摩科、针灸按摩科.是山西省重点特色专科之一,现有临床医师10人,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科室采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颈、腰椎疾病及内科、妇科、儿科疾病上疗效显著,吸引了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推拿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但是对于小儿推拿方向的研究,只是停留在门诊工作中的零星治疗,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整理总结.
-
-
秦元梅;
杨丽霞;
刘姝;
钟远;
毛静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医院规范化推广应用的方法. 方法:通过依托我院中医护理学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平台,对新进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扩大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各专科的应用范围;承办一系列继续教育项目;建立专项资金资助中医护理技术创新科研成果; 结果:目前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非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数达到全院非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总数的81.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为平均6.2项/科;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0项;中医护理学术论文、专著、科研立项、成果、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接待参观进修人员达到1000余人/年. 结论:充分发挥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平台优势,在拓展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的同时,注重挖掘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和疗效评价研究,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更加合理化、规划化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