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导管维护

导管维护

导管维护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591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福州市科协2012年学术年会、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上海)论坛等;导管维护的相关文献由76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静、丁秋英、吴玉芬等。

导管维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5919 占比:99.68%

总计:76161篇

导管维护—发文趋势图

导管维护

-研究学者

  • 李静
  • 丁秋英
  • 吴玉芬
  • 曾丽
  • 李红
  • 王建平
  • 张晓菊
  • 张玉梅
  • 张静
  • 杨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钱飞燕
    • 摘要: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中。但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间歇期常需居家休养,为预防并发症、确保PICC导管的安全,必须每周对导管进行维护[1]。维护时须暴露患者上臂,夏季穿短袖不受影响,冬季的穿着给导管维护的操作带来不便。从2020年2月起,笔者将居家护理服衣袖进行改良后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受到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 张雪利; 许颜杰; 马平
    • 摘要: 目的分析6~12岁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知信行(KAP)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33.17±3.89)岁。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与PICC KAP调查表开展调查,分析KAP水平及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KAP总分为(73.07±5.93)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主要照顾者KAP现况与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法、月收入、患儿置管时间及患儿置管史等有关(均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为家庭主要照顾者维护PICC的KAP现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KAP现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与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有关,可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KAP现况。
    • 张楠; 马月兰; 刘小玲; 杨敏; 颜燕; 范志芳; 印玉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专案管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专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依从性、导管留置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N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专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新生儿的依从性,延长置管时间和缩短NICU住院时间,并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高金华; 胡少华; 罗群; 陈新华; 张海燕; 裴静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团队的建设和实践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通过建立静脉治疗团队、明确静脉治疗亚专科的工作内容与管理机制来实现静脉治疗亚专科的运行。结果通过2年的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团队构建与管理,临床护士的静脉导管维护能力显著改善(P<0.05)、科研创新能力较前提高;输液工具选择合理率、输液接头使用正确率、导管固定正确率、敷料维护正确率、穿刺点发红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目实施后静脉血管通路门诊工作量较前增加,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亚专科的建设与实践不仅提升了专科护理人员综合水平,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静脉治疗护理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多元化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深化专科内涵,促进静脉治疗专科不断向纵深发展。
    • 梁妙丽; 金丽红; 富静; 张聪美
    • 摘要: 我国许多基层医院尚未开展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技术,偏远地区PICC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不能得到规范化的导管维护,使带管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难以达到预期的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丽水市人民医院为丽水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以本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基层医院6家。
    • 罗毅; 春晓; 翟志慧; 钟咏梅; 顾莺; 王颖雯; 王文超; 陈金璐
    • 摘要: 目的全面评估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临床现状,根据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方法汇总证据,确立审查指标,应用“i-PARIHS框架下的证据应用障碍识别评估清单”对指标进行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分析,探讨其应对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条证据,制定22条审查指标,其中3条指标依从性为0%,8条指标依从性低于90%。分析障碍因素主要为:“变革”方面:部分非本土化,缺乏相关制度及流程;“变革接受者”方面:护士未获得最新的CVC维护知识培训以及项目开展的目的;“组织环境”方面:缺乏多学科协作及有效的绩效方案等。促进因素主要是各层领导的支持和有效的信息系统,护士有较强的对变革和新观念的学习接受能力,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以及便利的教育管理系统。结论把变革融入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以i-PARIHS模型理论对证据转化过程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可制定出以变革接受者为中心的改进策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从而推动证据的应用。
    • 满孝敬
    • 摘要: 目的 患者留置PICC导管接受社区护理的依从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社区医院于2017年1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PICC带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导管维护的时间顺序以及20例单组区间条件分别归纳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基础接受导管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导管维护知识评分与导管维护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导管维护知识评分、导管维护行为依从性评分趋同(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维护知识评分、导管维护行为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对应数据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PICC 带管患者接受社区导管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导管维护知识水平与维护行为依从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
    • 王卫光; 刘景云; 张人枭
    • 摘要: 目的:分析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回顾性病例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脑室外引流患者共373例为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共感染31例,感染发生率为8.31%。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疾病类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脑脊液(CSF)采样频率、置管种类、置管位置、导管更换频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并发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是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χ^(2)=4.881、11.659、17.129、11.104、5.424、5.423、4.964、6.445、27.405、6.751,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导管更换频率、置管位置、肺部感染和CSF采样频率是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受多因素综合作用。除强化患者基础疾病治疗外,还要妥善管理置管,减少操作频率,以降低感染风险。
    • 梁熙德; 刘冬梅; 代淑静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社区管理模式在院外肿瘤病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百度学术数据库中关于社区管理模式在院外肿瘤病人PICC维护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1966年1月1日—2020年5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PICC门诊维护相比,社区管理模式下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OR=0.42,95%CI(0.19,0.92),P=0.03],病人对PICC维护指导的依从性提高[OR=5.29,95%CI(2.98,9.41),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社区管理模式能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PICC维护指导的依从性.
    • 谢深如; 曾秀群; 李柳英; 谢美连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接触无菌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日常维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号把80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使用PICC专门换药包进行PICC导管维护,试验组不使用换药包但执行无接触无菌技术.结果:两组病人在导管维护耗时、使用物料成本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接触无菌技术用于PICC导管日常维护可以节省护士工作时间及物料消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