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94845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护理与康复、护士进修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5年全国护理职业安全与临床护理学术交流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静脉输液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军、王秀华、荆文普等。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4845 占比:99.95%

总计:194950篇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发文趋势图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研究学者

  • 张海军
  • 王秀华
  • 荆文普
  • 邢正伟
  • 高仁伟
  • 侯文博
  • 刘光
  • 刘光娥
  • 周超
  • 尹玉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丹; 仲君; 汪薇; 高丽
    • 摘要: 目的调查乳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需行PICC置管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训练,研究组实施基于动机访谈的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91.43%)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肢肿胀、导管移位、血栓、静脉炎及非计划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5.71%)少于对照组(37.14%)(P<0.05)。结论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疾病治疗顺利进行。
    • 梁妙丽; 金丽红; 富静; 张聪美
    • 摘要: 我国许多基层医院尚未开展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技术,偏远地区PICC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不能得到规范化的导管维护,使带管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难以达到预期的留置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丽水市人民医院为丽水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以本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基层医院6家。
    • 吴晶晶; 宋慧英
    •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直播系统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该院门诊及住院进行PICC维护的带管患者中选择200例,随机分为一般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一般组采用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网络直播系统护理,每周1次,连续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PICC带管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和宣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和带管日常生活得分高于一般组,实际宣教时间短于一般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直播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节约宣教时间。
    • 贺晓丽
    • 摘要: 目的: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84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平行对照法分组,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与PICC,对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76%,对照组为19.0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5±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2)分,差异显著(P<0.05);置管穿刺次数方面,观察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对照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42.86%,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优于PICC。相比之下,颈外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时间少,患者的一次性穿透成功率高,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患者的置管费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陶雍; 薛嵋; 戴宏琴; 毛静玉; 王丽英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透明贴膜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效果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200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每周1次的PICC维护,A组使用美舒贴膜固定导管,B组使用IV3000贴膜固定导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3个月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成本-效果。结果A组张力性损伤、接触性皮炎发生例次高于B组。A组成本低于B组,两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9和2.58,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14。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相较于美舒贴膜,IV3000贴膜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更低,但成本更高。
    • 王凯; 江华
    • 摘要: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于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治疗及化疗十分重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制订并于2021年7月发布了《中国成年患者营养治疗通路指南》,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PICC建议,促进患者安全应用静脉导管,减少感染、堵塞等并发症,指南编写简明扼要,方便临床医师和护士在临床中使用。本指南根据GRADE方法给出了证据等级,针对PICC如何选择穿刺部位、何种方式引导穿刺、如何维持通畅以及堵塞后怎么治疗等问题,给予了8条推荐意见。本文主要从指南概述、PICC技术、适应证、并发症、推荐意见和证据评估等方面对本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为中国成年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PICC的应用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 茹晚霞; 李丽莎; 蔡琴; 张萍
    • 摘要: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穿刺进入,导管尖端沿静脉系统达到腔静脉的置管技术。PICC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张露枝
    • 摘要: 目的:分析家属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导对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自护能力(ES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 ~ 2019-07我院宫颈癌患者86例,化疗后均行PICC置管,入院顺序不同分组.常规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基于常规组接受家属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导.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置管知识掌握度、ESCA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4周后导管维护、功能锻炼、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措施4个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4周后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常规组25.58% (P<0.05).结论:家属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导应用于宫颈癌患者,能显著提高置管知识掌握度,增强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田娅; 宋科; 王贺; 张思森; 朱可可
    •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郑州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放疗科、乳腺外科中60名新入职并需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全日制本科护士,将1—6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30名护士纳入对照组,将7—12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30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惯用的多媒体课件理论授课,观摩真实患者床旁操作演示,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PICC维护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得分和技能考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态度、课堂氛围、学习收获、知识拓展方面的满意度及合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新入职护士PICC维护技术培训中,有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水平,提高其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
    • 邢桃红; 杨惠敏; 许斯; 朱晓敏; 王亚军; 王朝娟; 陈瑞君; 杨俊娜
    • 摘要: 目的 观察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60例接受PICC置管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观察两组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带管日常生活、带管运动、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维护依从性、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PICC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患一体化模式的预见性健康干预可有效预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可提高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