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火

林火

林火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69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41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生态学报、防护林科技、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林火的相关文献由3411位作者贡献,包括舒立福、田晓瑞、张贵等。

林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0 占比:26.5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1241 占比:73.13%

总计:1697篇

林火—发文趋势图

林火

-研究学者

  • 舒立福
  • 田晓瑞
  • 张贵
  • 王明玉
  • 赵凤君
  • 不公告发明人
  • 胡海清
  • 谭三清
  • 冯仲科
  • 张思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思玉
    • 摘要: 森林防火工作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实施“高压防火”策略,但是重大火灾依然频发,造成大量森林资源和人类生命财产损失。这与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认识误区有关。因此,有必要厘清森林防火工作实践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本文结合山西、北京、四川等地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案例,从对林火和森林火灾的认识、对“预防”与“扑救”的认识、职业化及专业化建设问题、扑火装备和先进技术应用问题等4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分析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源;最后提出走出上述误区的战略。以期展开学术讨论和争鸣,群策群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升我国林火管理水平。
    • 翁旋峻(文/图); 余东威(文/图); 杨依(文/图)
    • 摘要: 2022年春季以来,森林防火形势较为严峻,加之“壮族三月三”与清明节高度交叉重叠,全区大范围长时间高温干旱少雨,森林防火呈现近年来最高压态势。自4月3日起,全区野外用火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卫星显示八桂大地一片“红”,直至15日后才缓慢褪去。
    • 魏帽; 郭新彬; 马远帆; 郭雨萱; 孙馨宇; 田明月; 郭福涛
    • 摘要: 【目的】对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的研究,可为了解含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模拟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和西南林区共19种典型乔木树种枝、叶燃烧,分析不同树种、不同树种类型及不同林区的含碳气体(CO_(2)、CO和C_(x)H_(y))、颗粒物排放(PM_(2.5))和颗粒物中碳质组分(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之间的排放因子差异。【结果】(1)CO_(2)、CO、EC、OC、PM_(2.5)排放因子最高的树种均为马尾松,分别为(1588.00±104.43)g/kg、(324.80±11.60)g/kg、(28.45±4.12)g/kg、(3.42±0.58)g/kg和(12.03±1.46)g/kg,且树种间枝与叶排放因子有明显差异。(2)不同林区中,针叶树种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普遍高于阔叶树,且针叶树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占比高于阔叶树。(3)不同林区树种平均排放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南方林区CO_(2)、CO、EC、OC的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分别为(1344.49±61.18)g/kg、(259.40±14.54)g/kg、(2.18±0.41)g/kg和(7.96±0.98)g/kg。【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有利于精准研究林火对区域碳循环影响及大范围碳排放估算。
    • 邱聪; 秦倩倩; 郑大柽; 刘艳红
    • 摘要: 以北京市重度火烧迹地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原位采样法和室内浸泡法于2020年7—12月在对照样地和火烧样地采集凋落物样品并测定分析其现存量、持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探究林火干扰下凋落物的分解及水文效应,为更好促进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以及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油松人工林半分解和完全分解层凋落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16.18(叶占比>80%),31.88 t/hm^(2),平均厚度分别为2.77,2.79 cm;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半分解层凋落物厚度及现存量分别降低39.35%,53.77%。(2)油松人工林半分解层凋落物平均自然含水率(41.94%)略高于完全分解层(36.07%),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88%,其在7—9月低于完全分解层,10—12月则反之;半分解层凋落物平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35.80,19.85 t/hm^(2),在8—12月均显著(P半分解层,未火烧>重度火烧,即凋落物水文效应受分解阶段和火烧干扰影响。
    • 李艺锋
    • 摘要: 以辽西地区的油松林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s)比较了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林火干扰对油松林内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PLFAs质量摩尔浓度、相对丰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林火程度的加重,土壤微生物各类群PLFAs质量摩尔浓度、土壤微生物总PLFAs质量摩尔浓度、细菌相对丰度、丛枝菌根真菌相对丰度、微生物类群总相对丰度均有所降低,放线菌与真菌相对丰度逐渐增大;与未发生火灾的对照进行比较,强度低林火的油松内林微生物各类群数量有所增加,强度较高林火下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作用。由此可知,油松林内低强度的林火对土壤微生物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
    • 王剑南; 班增国; 丛日征; 郑鑫
    • 摘要: 【目的】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但林火发生时不同林型土壤发生的实际情况、火后土壤有机碳(SOC)和同位素碳13C的变化规律仍不甚清楚,本文主要分析了寒温带典型林分火后SOC及其同位素碳13C变化特征,以期为火烧迹地恢复及土壤碳循环、碳周转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选取4块火烧迹地建立样地,测定并分析火烧迹地不同区域(中心区、边缘区和未过火林分)SOC含量、土壤δ(13)^C值,并利用不同温度(60°C,120°C,180°C,240°C)热处理未过火林分土壤,分析不同温度下SOC及δ(13)^C值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模拟火干扰下四种林型SOC含量均随着温度升高未发生显著变化。模拟温度不高于180°C时,土壤δ(13)^C值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而模拟温度在180°C至240°C之间时土壤δ(13)^C值升高。而实际火干扰下,与未过火区相比,四组林型边缘区SOC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中心区SOC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两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边缘区土壤δ(13)^C值显著升高(P<0.05),而其余两组样地边缘区土壤δ(13)^C值则无显著变化,除以偃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外,其余三组样地中心区土壤δ(13)^C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综上所述,较高的土壤温度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SOC的储存量以及土壤δ(13)^C值(P<0.05),火后SOC含量及其碳同位素13C的变化则是由立地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
    • 李笑笑; 赵凤君; 王明玉; 司莉青; 李伟克
    • 摘要: 林火爆燃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强度急剧增加的极端林火行为现象。林火爆燃一旦发生,人员很难逃离,近年来林火爆燃已造成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阐释林火爆燃发生的机理,建立林火爆燃发生的预警技术,对于保障扑火人员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林火爆燃自身的特点,如偶发、持续时间短、毁灭性的火强度等,导致其发生机理研究很难开展。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林火爆燃机理的主要研究进展,特别是可燃物、地形和气象条件这3个最重要火环境因子对爆燃火发生的影响,指出了爆燃火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文献分析结果表明,火环境中各因子对林火爆燃发生的影响非常复杂,现有研究结论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当前尚无被广泛认可的爆燃火发生理论。基于对各环境因子的深入思考,提出了爆燃火的理论假设:首先是高油脂可燃物在火场受热条件下释放易燃的挥发性气体,然后这些气体在特定地形和气象条件下累积,直至达到可发生爆炸性燃烧的气体浓度,在气象条件突变下这些累积的高浓度易燃气体被小范围引爆,随之峡谷地形加速其蔓延速度和林火强度,最终引发大面积的林火爆燃现象。认为当前爆燃火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林火爆燃所需气体的来源;2)火环境因子的耦合作用对林火爆燃发生的影响;3)林火爆燃的数值模拟;4)林火爆燃的预警技术。
    • 张兆鹏; 周晓敏; 闫敏; 田昕
    • 摘要: 以Landsat 5 TM和GF–1 WFV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结合0.2 m分辨率的航空CCD数据和全球30 m精细地表覆盖产品,建立植被覆盖度的估算模型,利用火烧前后NDVI差值提取了2001—2020年间大兴安岭地区的火灾信息;通过FVC定量分析了林区整体覆盖度变化和影响因素,并利用热点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不同林火后植被恢复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NDVI值为参数,运用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方法技术路线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dNDVI可以对过火区信息进行有效分离;研究区整体FVC较高,但频发的火灾是影响研究区FVC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程度过火区的FVC恢复效果不同,小范围过火区的FVC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中等范围过火区的FVC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恢复与原始FVC仍有一定差距,而对于大范围,尤其是特大范围的过火区经过长时间恢复虽然FVC会增加,但和原始FVC相比相差甚远。因此,火灾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性较强,受火灾干扰后森林恢复时间较长且其林分组成与物种难以恢复至原型。
    • 高超; 林红蕾; 胡海清; 宋红
    • 摘要: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黑龙江黑河地区林火发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确定影响林火发生主要气象因子并建立林火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以1981—2015年黑河地区日历史林火数据和日气象数据为基础,随机划分80%的建模数据和20%的校验数据。使用R软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5组中间模型并筛选出显著气象因子(P<0.05)。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全样本林火发生概率预测模型,分析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日最大风速、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和日降水量是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显著气象因子(P<0.05),其中日最大风速和日最高气温与林火发生呈正相关,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和日降水量与林火发生呈负相关;基于Logistic回归的各样本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2.83%~86.12%,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线下面积(AUC)值在0.884~0.920之间,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和拟合度,适用于该地区基于气象因子的林火发生概率预测。
    • 陈艳英; 马鑫程; 徐彦平; 王颖; 汪艳波
    • 摘要: 挖掘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地形因素在地表分类中具有指示意义,其结果可很好地应用于特定场景。利用2002—2020年AQUA/MODIS NDVI及地形指数(高程及坡度)提取重庆地表分类信息,将重庆地表分为林地、草地、果园、旱地、水田、水体和建筑用地7类。基于重庆地形破碎致使农、林、草用地交错分布的特征及防火需求,将林地、草地、果园、旱地划分为林火关注区,水田、水体、建筑用地划分为非林火关注区。利用林火关注区分级结果对2002—2020年AQUA/MODIS监测热点、2014—2020年FY3-C/VIRR监测热点、2019—2020年FY3-D/MERSI监测热点进行二次识别。结果表明,单项地类提取结果,除旱地和果园等经济林区外,其余各地类提取精度在64%以上;林火关注分区精度在86%以上。利用林火关注分区结果对遥感监测林火点进行二次识别,发现AQUA/MODIS监测的林火点中,46.27%的点在非林火关注区,FY3-C/VIRR和FY3-D/MERSI监测的林火点中,分别有26.47%和11.76%的点在非林火关注区。对2021年5月1—2日林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二次识别,AQUA/MODIS和TERRA/MODIS监测结果中,有81.08%的点落在非林火关注区,FY3-C/VIRR监测结果有71.4%落在非林火关注区。利用NDVI及地形指数提取复杂地形区域地表分类信息并应用于林火遥感监测二次识别,可有效降低复杂地形区域林火监测干扰信息,降低热点核实人力物力投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