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雅普诺夫

李雅普诺夫

李雅普诺夫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43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科技经济市场、应用气象学报、机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非均相分离学术交流会暨非均相分离新型技术设备推广会、第五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暨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二〇〇六年学术年会等;李雅普诺夫的相关文献由46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强、胡忠君、吴春等。

李雅普诺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1.5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943 占比:98.38%

总计:7057篇

李雅普诺夫—发文趋势图

李雅普诺夫

-研究学者

  • 陈强
  • 胡忠君
  • 吴春
  • 胡轶
  • 张钰
  • 叶艳
  • 徐宁威
  • 施卉辉
  • 胡如海
  • 许昌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昭旸; 肖玲斐; 叶志锋; 胡文佳; 吴忠敏
    • 摘要: 燃油计量装置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发动机转速控制性能。建立燃油计量装置的力平衡方程和流量连续性方程,在MATLAB中建立其仿真模型,对所列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分别应用特征方程根轨迹以及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和遗传算法的多参数稳定性设计方法,分析主要物理参数对燃油计量装置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节流孔a_(6)是对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参数,且当前设计值(孔面积)处于不合理的区域;适当增大弹簧刚度k_(d)、k_(z)和节流孔a_(5)、a_(7)的面积,能够改善稳定性,但不建议增大太多,因为会增大稳态误差及导致回油流量损失。
    • 孙小松; 段敏; 汉红彪; 杨岐
    • 摘要: 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轨迹重规划与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模块控制器。轨迹重规划模块,采用车辆点质量模型在满足动力学约束下,设计MPC(模型预测控制)下的评价函数与控制器形式并进行非线性求解。自适应跟踪模块,基于Lyapunov(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引入前、反馈矩阵进行线性求解。通过Carsim/simulink进行不同速度与路面附着系数下的仿真,仿真试验得出,横摆角度极限值在数值为5左右的可控范围内波动,侧向加速度满足±0.5g约束,轨迹跟踪偏移量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路径轨迹规划效果与稳定跟踪能力。
    • 方月明; 王娴
    • 摘要: 针对机器人系统中存在非线性摩擦影响控制系统性能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自适应参数估计算法对一类连续摩擦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辨识,实现摩擦建模。为避免使用加速度信号,需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重构并设计未知系统动态估计器来实现摩擦力矩的整体估计。该估计器结构简单,仅需调节一个参数即可实现对摩擦力矩的估计,且估计的收敛速度快,有利于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在获得摩擦力矩估计的基础上,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构建基于参数估计误差信息的有限时间自适应参数估计算法。在保证算法收敛性和鲁棒性的前提下,可在有限时间内准确辨识连续摩擦模型中的关键参数。
    • 张绍峰; 金晓宏; 周园; 黄浩
    • 摘要: 被动式电液力加载系统在精度、多余力和大质量负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反步控制器的简化方法。首先,利用反步控制算法抑制了多余力,分析了控制信号的结构组成和阶数;然后,阐述了负载质量对控制信号的影响,计算了组成控制信号各项的数量级,并分析了其占比权重;最后,忽略了控制信号结构中数量级很小的部分,以此来简化反步控制器,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简化后的反步控制器的有效性及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并用MATLAB/Simulink检验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控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式电液力系统存在位置干扰的情况下,在加入简化后的反步控制器后,对其输入不同的指令信号,系统能表现出良好的跟踪性能(在10 Hz时,输出力在31 ms内可快速跟踪指令信号,且稳态误差仅0.94%);简化后的反步控制器结构简单,在工程上更易于实现,且在含有一定质量负载的场合下能有效抑制多余力;相比于传统控制器,其效果更佳、跟踪指令信号速度更快。
    • 俞沛宙; 王澍; 杨继辉; 张宇华; 薛花; 黄珂
    •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非线性项的不确定性,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参数摄动与负载扰动对机械角频率、转速以及系统控制产生的影响,为适应高精度、高稳定的调速应用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反推鲁棒控制策略.应用非线性反推控制解决电机的非线性问题,并将灰狼优化应用于自适应反推算法中,实现电机转速对期望值的自适应调节跟踪,从而获得较好的动态响应及鲁棒性.首先,建立包含参数摄动以及输出侧负荷扰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设计出满足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反推控制器.其次,用灰狼算法对反推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速度跟踪与抗干扰调节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范柄尧; 张颖; 张薇; 濯韩影
    • 摘要: 对于现有跟踪微分器算法复杂,参数较多且整定困难,稳定性差和噪声抑制能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NTD,New Nonlinear-Linear Tracking Differentiator).该方法利用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双曲正切函数,构造了二阶跟踪微分器,并用李雅普诺夫法证明了全局渐近一致稳定性.该跟踪微分器结构简单、参数较少、易于实现,具有快速高稳的品质.仿真结果表明,NTD不仅在动态响应时间、跟踪精度,跟踪速度而且在噪声抑制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 王志; 陈海卫; 孙震
    • 摘要: 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个球式自动平衡装置且多为研究其平面运动。分析了一种用于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双平面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的抑振特性,建立了带有双偏心圆盘的双平面球式自动平衡装置平衡的数学模型,通过Lagrange方程推导出振动微分方程,运用旋转坐标变换得到其自治系统,通过李雅普诺夫一次近似方法分析其稳定性,然后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双平面球式平衡装置在不同转速和不同偏心相位差下的抑振特性以及平衡球运动规律。研究表明双平面球式平衡装置在二阶临界转速之上对平面运动以及空间转动都有显著的抑振作用。
    • 徐传胜; 王富磊
    • 摘要: 中心极限定理诠释了随机现象的本质规律,在概率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拉普拉斯、泊松、切比雪夫等的研究,圣彼得堡数学学派中坚李雅普诺夫独辟蹊径,创建了李雅普诺夫中心极限定理,开创了概率论基础研究新局面,为俄罗斯跻身世界概率强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 李阳
    • 摘要: 研究了一类离散双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H∞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提出一种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阵构建方法,引入新状态变量,使得求解的保守性低.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系统的二次稳定及H∞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降低保守性,使得求解的自由度增加的优点.
    • 谢光强; 戴金刚; 李杨; 许浩然
    • 摘要: 针对由联网自动化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组成的双编队车辆换道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换道决策模型.该模型针对双编队系统设计了一种编队内和编队间的一致性控制协议;同时,为了减少CAV车辆控制器的频繁更新,设计了一种基于组合测量方式的事件触发器,并给出Lyapunov函数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且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协议能够使双编队系统收敛一致,有效降低CAV控制器的更新频率,减少系统能耗.通过模型对比,在证明所提决策模型有效性的同时,系统能够更快地收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