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洱

李洱

李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专利文献1082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平顶山学院学报等; 李洱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洱、张楠、王鸿生等。

李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16.77%

专利文献>

论文:1082 占比:83.23%

总计:1300篇

李洱—发文趋势图

李洱

-研究学者

  • 李洱
  • 张楠
  • 王鸿生
  • 南帆
  • 魏天真
  • 何玥蕾
  • 刘宏志
  • 卫毅
  • 姜淼
  • 孙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墨白
    • 摘要: 《2021年河南文学作品选﹒中篇小说卷》共选入九部作品,作者分别为60后、70后、80后和90后,不但年龄呈阶梯形,而且分布广泛:维摩来自黄河流域的豫西;赵大河、罗尓豪来自伏牛山腹地的豫西南;安庆来自太行山脚下的豫北;张运涛、邵远庆、李知展、甄明哲、王苏辛的故乡分布在淮河流域的豫东与豫东南地区,他们和如今活跃在文坛的刘庆邦、周大新、张宇、朱秀海、行者、刘震云、阎连科等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河南作家,还有60年代出生的李洱、冯杰、汪淏,张晓林、柳岸、赵文辉,70年代出生的周瑄璞、乔叶、梁鸿、李清源、陈宏伟,包括80年代出生的南飞雁等,有着共同的身份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农村,他们都是农民的后代。
    • 蔡文孟
    • 摘要: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李洱继《花腔》之后的另一部长篇巨作。不同于李洱之前的作品,该小说并没有把视野的焦点聚集在知识分子身上,而是把目光投到了正在发生变革的中国农村。《石榴树上结樱桃》作为一部在近些年来被翻译到国外,并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小说,其对人性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揭示。在李洱塑造的乡村权力场中,人们在面对着权力的诱惑时,道德与良知都在备受考验。小说中刻画的人物,看起来似乎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遥远,但是仔细想想又仿佛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丰富的文本内涵与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来对《石榴树上结樱桃》这部小说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并借以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有更全面的认识。
    • 张雪飞
    • 摘要: 小说《应物兄》^(①)是李洱耗时13年创作的一幅85万字长卷,从其创作的长度、密度和难度上看,都充分体现出长篇小说的庄严气象。由于小说情节是在21世纪复杂变幻的社会环境下展开,因此作品与时代形成了一定的同构关系,这对作家来说是全新的经验。如何描摹当下正在发生的知识阶层的精神状况、生存状态,并塑造一个具有概括力的文学人物,对作家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 刘宏志
    • 摘要: 李洱是一位善于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从他早期的代表作中篇小说《导师死了》,到近年引发热议的长篇小说《应物兄》,都是在书写知识分子。在谈到《应物兄》这部小说所关注的问题的时候,李洱说,他在这部小说中要处理的是在当下环境中“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难题和困境”[1]。《应物兄》这部小说近百万字,描写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知识分子,而在以主人公应物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知与行的难题。
    • 李洱; 高兴; 西川; 树才; 刘文飞
    • 摘要: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的新书《诗人的圆桌:关于自然、人文、诗学的跨文化对话》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202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召开新书座谈会。著名作家李洱,著名诗人、翻译家高兴、西川、树才、刘文飞,以及法国驻华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高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孙真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江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范红升,该书策划人于奎潮等出席新书发布会,大家对该书做了高度评价。
    • 蔡志诚; 李岩
    • 摘要: 互文性是李洱小说最显著的文本症候,横向互文与纵向互文的运用,也是李洱小说的重要特征.互文创作的产生既是受到文学史互文属性的影响,又是"晚生代"作家们对写作题材、方式的有意选择.透过李洱小说由各式互文穿插的话语框架,可以看到繁复与驳杂的背后,隐藏着作者重建的渴求,他将主体性探索内化为自我辩证的生命哲学,指向对自我超越性的可能.正是在充满张力的百科全书式叙事空间里,立体全方位的对话机制完整地呈现了现实的质感与时代的特征.互文应用已然成为李洱的诗学审美,他以新的思想构筑破解了当今美学的困境,在现实与虚无的废墟中书写独属李洱的"沙之书".
    • 胡艳萍; 马治军
    • 摘要: 综观李洱小说及其评论,"知识分子"是一个关键词.李洱对知识分子的关注,既体现为一种创作主体身份,也体现为众多的文学形象,更体现为呈现视角和认知.从前期小说到《花腔》,再到《应物兄》,在对知识分子的生活铺陈中,李洱小说呈现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构成了一种互文性,其中绵延不断的精神追问是李洱对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反讽式拷问和力图救赎的审美选择,这应当是李洱小说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
    • 计文君
    • 摘要: 《应物兄》依赖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主义训练,同时还调动了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和叙事智慧,使用了经验“层累”这一特殊叙事动力,把细小的经验片段“堆积”在一起,从“势能”演变成“动能”:情节不是被因果律和目的论推动的,是靠着“事体情理”滋蔓出来的,小说中的世界获得了如同现实一样的逼真效果,与阅读者的经验和期待产生耦合,不断生成意义的增殖。动用这一叙事动力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与时代对话,把握现实。当下巨大变化之后的现实迫使小说家必须更新自己的思想资源和认知方法,以及两者的集中体现——艺术手段。《应物兄》这部以现实为目的也同时以现实为“方法”的作品,启示我们,小说也许可以再多一些“自我革命”的智慧和勇气。
    • 张旭东
    • 摘要: 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以济州大学筹建儒学研究院为主线,以济州大学教授应物兄为主要人物和叙事视点,勾连政、商、文、教等社会各个层面,叙写当下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小说通过“应物兄”生平事功和为人处世情状的叙写和刻画,对以其为代表的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应物”进行了反省和思考。不仅如此,小说还进而对每一个个体甚至我们整个的文明困境进行了揭示,对身处当下时代语境的我们每一个人如何更好地应对自己、应对他人、应对世界进行了探索。
    • 沈杏培
    • 摘要: 在近年的长篇小说中,有两类人物形象值得关注——"无用的好人"和"横行的恶棍"。前者是指那些私德贤良、本分善良之人,但这种品质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也未让他们免于苦难。这些"无用的好人",似乎永远挣扎在困境、辛劳和痛苦之中,比如宋梅用(任晓雯《好人宋没用》)、聂致远(阎真《活着之上》)、汪长尺(东西《篡改的命》)、涂自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应物兄(李洱《应物兄》)、谭青(郑小驴《西洲曲》)、余招福(黄孝阳《人间值得》)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