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严歌苓

严歌苓

严歌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516篇;相关期刊643种,包括文学教育、文教资料、北方文学(中旬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影视艺术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等;严歌苓的相关文献由1133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歌苓、刘艳、田莉等。

严歌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3 占比:48.7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1516 占比:50.84%

总计:2982篇

严歌苓—发文趋势图

严歌苓

-研究学者

  • 严歌苓
  • 刘艳
  • 田莉
  • 吴闽闽
  • 李岩
  • 李新宇
  • 王卉
  • 苏曼
  • 郝丽平
  • 黄振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倪文燕
    • 摘要: 严歌苓的《赴宴者》体现了文学领域内的“自我东方主义”写作策略。严歌苓通过“拼接”事实、忽略时代背景等写作手段,使事物具有了猎奇性和色情化的意味,成为展现中国“巨大”贫富差距的工具,同时,她通过夸张性的描述打造了一个权力运作神秘、官员执法混乱的“中国”。而如此书写的原因与她“回望故国”时写作身份转变、缺乏中国生活体验以及作品面向西方读者群体有关。
    • 王青青
    • 摘要: 对小说《小姨多鹤》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张俭的驴性、小环的凑合、多鹤的母性都显现出强烈的生命力量,他们的生命力量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也融入于生活现实中,表现在苦难中、情感中、人性中。通过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生存生活经历,人物身上呈现的美丽而强烈的生命张力得以探寻。
    • 陈欢
    • 摘要: 严歌苓作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扶桑》论述了移民史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对促进文化融合、文化沟通具有启迪功能。文章以介绍作者生平和作品梗概为基础,从跨文化视角探寻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冲突,以及对在弱势和强势文化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追求。
    • 廖小婵
    • 摘要: 严歌苓留美后创作出一系列女性主义小说,这些作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叙述语言、超现实到现实等方面皆受到了奥康纳的影响,同时奥康纳对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追求两性和解状态的观念也与严歌苓不谋而合。论弗兰纳里·奥康纳对严歌苓女性乌托邦建构将以严歌苓女性主义小说创作观为研究对象,追溯弗兰纳里·奥康纳对严歌苓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具体影响,分别从“边缘女性的自我救赎”“重情轻欲的欲望描写”“女性意识的两面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探寻严歌苓女性主义的写作实践对当代女性写作的借鉴意义。严歌苓的女性主义创作之旅还在继续,在坚守自己独立的文学风格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创新现有的叙事模式是严歌苓和其他女性作家值得思考的地方。
    • 李旭斌
    • 摘要: 作为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创作视域始终不曾脱离故土,从早期的军旅题材小说到新世纪以来对祖国历史的回望,历史书写始终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然而,严歌苓的历史小说又与传统的历史叙事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她以历史主流之外边缘处的“碎片”为叙事主线,并将其对女性和底层边缘人物的关注纳入其中,塑造了赵玉墨、王葡萄、田苏菲等历史主潮中的“边缘化”女性。这些女性形象的本质是严歌苓对于历史小说的叙事视角和理想女性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严歌苓将“边缘化”的女性群体置身于时代变革的脉络之中,以突破传统的叙事模式书写其个体情感与命运,从而追寻所谓的历史“真相”,凸显其对于女性本质与女性身份的理解以及小说背后所蕴藏的人性关怀。
    • 唐君
    • 摘要: 《芳华》是以作者严歌苓自己的入伍经历为底本,来回忆发生在文工团里的青春岁月以及“我”和战友们的成长故事,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同时,严歌苓还对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了特殊化的处理,从对距离化回顾性叙事再到选取自己惯用的不可靠叙述都打上了严氏特有的烙印,来感受人物的命运和逝去的青春。
    • 易爽
    • 摘要: 家国情怀是扎根与每一位“华人”意识深处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家国情怀的存在,部分“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向祖国表示自己的热爱与奉献。严歌苓作为一名女性华人作家,其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书写,在她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浪花”,同时每个人又都像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所有人的一种具象展现。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对严歌苓的小说进行解读,文章站在“历史书写”的角度对严歌苓的小说进行分析,先简单介绍了严歌苓和她的小说,而后又分析了严歌苓小说作品的研究现状和“她”对历史的书写方式,期冀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历史书写□文/易爽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国家在文化、艺《花儿与少年》(2004)、《第九个寡妇》(2006)、《一术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多,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时代的个女人的史诗》(2006)、《赴宴者》(2006)、《小姨多鹤》发展。但对于民族的稳定和长足发展而言,各个国家和艺术(2008)、《寄居者》(2009);中短篇小说《少女小渔》在文化上交流地增多本身就是一把双刃之剑,有利的是文化(1991)、《除夕甲鱼》(1991)、《女房东》(1993)、《红的交融与互通,可以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的发展提供新罗裙》(1993)、《海那边》(1994)、《天浴》(1996)、《失发展的路径,除了充实民族精神之外,也会让民族文化的发目民者的艳遇》(1997)、《风筝歌》(1999)、《也是亚当,展呈现出丰富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不利的是文化的交融与互也是夏娃》(2000)、《白蛇》(2001)、《穗子物语》(2005)通也会对民族文化和精神造成极大的冲击,影响新一代的思中的穗子系列以及非洲系列《集装箱村落》(2006)、《苏想和文化意识,动摇民族稳定和长足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安·梅》(2006)、《热带的鱼》(2006)等。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要想实现稳定和长足发展,就需2严歌苓小说作品的研究现状要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重视起来。严歌苓小说作为一种独具严歌苓本身是一位十分活跃的作家,在国内外都具有较特色的“移民”小说,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中高的认可度,所以当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时,严歌苓便国和中国女性进行了解读,通过严歌苓的小说,人们所了解成为了研究的目标之一,尤其是在严歌苓部分小说影视化之的不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个小人物,同时也包含一个国家和后,人们更是提升了对严歌苓小说研究的重视。截至2021民族的发展史,所以当我们在强调民族的稳定和长足发展时,年年底,知网中涉及
    • 马佳慧
    • 摘要: 厌女作为性别不平等的动力之一,承载着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偏见、要求与非难,它具体表现为“绝不将女人视为与男性同等的性的主体,而是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同时,以两性关系为基础的性别文化则是文学文本无法回避的语境,基于此,小说叙事中呈现的厌女意识和行动可被概称为厌女叙事。隐匿于女性写作之中的厌女叙事,并不显眼,却异常坚固,以女性的声音,揭示女性在父权文化下的真实生存状态,书写女性自我厌弃的现实。为深入阐释和发掘厌女叙事为建立女性文化作出的“建设”工作,以严歌苓的《扶桑》为中心,结合文本细读与性别研究的方法,分析女性写作中的厌女叙事的表现方式及意义。
    • 摘要: 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严歌苓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到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 廖婧雯; 王语馨
    • 摘要: 隐喻和转喻最早是属于语言文字层面的修辞,但经过雅各布森和麦茨的发展,这两个修辞理论跳出了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的桎梏,成了人类一切文化符号运作机制的两种基本模式,并对电影分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经由严歌苓的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为研究对象,结合电影情节镜头对其中的隐喻和转喻两种视觉修辞格进行分析,探讨电影对修辞策略的把握与使用,并在此过程中如何传递影片的主旨要义,带给观众积极的审美感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