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唐

晚唐

晚唐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5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8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415种,包括北方论丛、甘肃社会科学、唐都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2年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晚唐的相关文献由5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赵荣蔚、于俊利等。

晚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8 占比:99.8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7%

总计:599篇

晚唐—发文趋势图

晚唐

-研究学者

  • 李军
  • 赵荣蔚
  • 于俊利
  • 吴在庆
  • 方胜
  • 张丽丽
  • 王见楠
  • 白虹
  • 刘亮
  • 刘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摘要: 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然未敢以语人。--[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 何美峰; 陆莎莎
    • 摘要: 晚唐时期,因入奏问题形成的灵州等西北边镇与沙州归义军使团之间的关系,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地方关系之一。一方面,归义军政权虽作为唐之藩镇,但因其孤悬塞外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西北边镇以唐对外关系的相关举措来应对沙州来使,如为沙州使团提供食宿、护卫等方面的支持,甚至设有娱乐活动招待使者。可以说,在较长时期内,双方保持着积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现实利益是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张议潮于咸通年间奉凉州来归后,唐中央与归义军之间围绕凉州经营引发的利益问题,最终促成了灵州、凉州对沙州使团态度的转变,并一度羁勒过往使团成员。但这种情况在双方关系史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 朱浩; 刘文荣
    • 摘要: 莫高窟第18窟与第12窟均建于晚唐时期,此两窟《观无量寿经变》均为晚唐时期该体裁作品之代表,它们在结构、布局、所表现的音乐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且有所区别。莫高窟第85窟亦是建于晚唐时期,其中《无量寿经变》与前二《观无量寿经变》皆佛教净土宗的代表经变画,三者在对佛教教义中音乐内容的阐释亦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将同一时期的同名经变画进行横向对比,并将同时期、同宗派的不同名经变画与前二者进行纵向比较,对其中的音乐属性与佛教音乐象征进行说明,将《观无量寿经变》与《无量寿经变》的乐器内容从艺术、宗教等角度进行初步的探究,并且对其中部分存疑进行刍议。
    • 衣同娟; 刘文涛
    • 摘要: 唐代北海盐监,未见典籍记载,山东临朐县出土的晚唐《唐故宗正少卿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有载。文章以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晚唐时期北海盐监的地点、设置背景、相关职能及该地区内的盐业考古新发现进行考证与梳理,力求补充唐代晚期渤海莱州湾南岸的盐业管理机构记载之缺。
    • 王见楠
    • 摘要: 晚唐时期,花鸟画与咏物诗同步走向兴盛,诗画艺术呈现高度相关性与共通性。二者不仅在题材方面具有融通的特点,在技法和意境层面也互有呼应。在题材内容上,晚唐花鸟画与咏物诗皆长于借微物抒怀,侧重表现花木鸟禽的细微情状;花鸟画元素依托画壁、屏风、扇面等载体形式亦频频出现于晚唐咏物诗的意象世界。花鸟画的折枝式构图注重布局设色,能够转化为以简驭繁、以一对多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晚唐咏物诗的创作领域,从色彩特写与意象结缀两方面为诗人咏物注入绘画艺术的审美特质。
    • 张攀利; 胡城
    • 摘要: 河南孟州出土的唐代徐观墓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志文中保存有徐观远祖西汉徐洎迁渡江南的记载,为当今徐氏族谱中的徐元洎始迁太末说提供了最早的佐证。志文对徐观生平事迹的记述,涉及晚唐的一些历史人物如王弘质、李执方、王茂元、崔彦昭、马举、郑延休,关联起一些重要事件,如在刘稹叛乱中镇守怀州、领兵解万善之围,在庞勋之乱中率领河阳军解寿州之围。其中许多细节均可弥补史籍记载之不足,为了解和研究晚唐历史的政治、官制等相关问题补充了新材料。
    • 朱浩; 刘文荣
    • 摘要: 莫高窟第85窟和第12窟均营建于晚唐时期,此两窟《药师经变》均为晚唐时期的代表作品,它们在结构、布局上有着相似性;在对佛教符号中音乐内容的阐释上亦有着一定的关联。将同一时期的同名经变画进行横向对比,并将乐器内容从艺术、历史等角度进行探究与区分,挖掘其背后存在的音乐文化属性,并且对一些存疑内容进行刍议。
    • 王见楠
    • 摘要: 在晚唐诗词趋近的交互影响过程中,咏物题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表现在:咏物是晚唐诗词共有的重要题材类型;晚唐艳情类咏物诗与词创作在审美倾向上共趋精致绮艳,在造境手法上皆善于以微物寄幽情;此外,晚唐处在儒家诗教的衰歇期,咏物诗和词共同表现出情志相悖、既哀且伤的创作特征。以咏物题材为介质探究晚唐诗词的互动关系,可以深化对诗词关系的认知,从一个侧面揭示唐五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
    • 李思航
    • 摘要: 晚唐唯美诗的代表人物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李群玉、韩偓等。这一类诗人创作的唯美诗在物象描写和情绪营造上均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物象描写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而在情绪营造上,以璀璨的用词指向缥缈的感觉,又能融情入景,使诗人心境的展现和诗句中的描写有机结合。晚唐唯美诗是阴柔一路诗歌作品的重要一环,其在文学史上有着承接宫体诗,开启花间派、婉约词的过渡作用和重要的地位。
    • 葛承雍
    • 摘要: 随着晚唐末日的挽歌四起,唐朝走向了灭亡,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军阀的混战,王朝的更迭,使得乱世的文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原是文化传统最深的地区,虽屡经战乱,却不乏短期"小康"时光;唐末的文人学士在丧乱之际隐遁逃亡,保存并散布了文化创造的种子;南北文化上的联系也没有断绝,一些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而提倡文化活动,使这时的文化没有完全黯然失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