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李东阳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司马周、薛泉、郭瑞林等。

李东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2 占比:98.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98%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33%

总计:306篇

李东阳—发文趋势图

李东阳

-研究学者

  • 司马周
  • 薛泉
  • 郭瑞林
  • 郑礼炬
  • 邓新跃
  • 魏青
  • 刘绪义
  • 古淮
  • 周寅宾
  • 周驰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柳子厚“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坡翁欲削此二句,论诗者类不免矮人看场之病。予谓若止用前四句,则与晚唐何异?然未敢以语人。--[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 张跃
    • 摘要: 李东阳作为明朝文坛大家,他在诗歌和书法方面成就斐然,其书学思想更是开中后期书法思想先河,但后人对其书法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从李东阳书学思想研究入手,探讨李东阳的重要影响。
    • 李花蕾
    • 摘要: 新见李东阳撰《明故御用监太监掌浣衣局事傅公墓志铭》《明故司设监太监韦公墓志铭》,记述了明代宦官傅庆和韦记的生平及内廷任职情况。在明代,一些宦官权如外廷元辅,一度和士大夫分庭抗礼。李东阳位居士大夫阶层的顶端,却频频为宦官撰写墓志,所撰墓志又均未载入其文集,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阶层与宦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李花蕾
    • 摘要: 新见李东阳撰《明故御用监太监掌浣衣局事傅公墓志铭》《明故司设监太监韦公墓志铭》,记述了明代宦官傅庆和韦记的生平及内廷任职情况.在明代,一些宦官权如外廷元辅,一度和士大夫分庭抗礼.李东阳位居士大夫阶层的顶端,却频频为宦官撰写墓志,所撰墓志又均未载入其文集,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阶层与宦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高明祥
    • 摘要: 明代李东阳在文学与政治上均有很大建树,但他在刘瑾乱政时妥协退让,饱受争议.后世之人因为立场与动机各异,建构了多重的李东阳形象.透过当世、近世、易代三个视野,可以展现李东阳形象的历时流变.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能考察记载李东阳形象的这些文献特点以及它们是否可靠.通过对李东阳争议的几个话题的讨论,可以还原一个历史上较为真实的李东阳形象.
    • 雷恩海
    • 摘要: 明初,台阁体末流把诗歌变成了敷衍应酬、歌功颂德的工具,追求典雅平正、雍容高华,讲求近体诗格律之严整,而丧失了诗之率真情性意致的表达,背离了抒情诗的优秀传统,徒具形式之华巧.李东阳远绍严羽诗学,接受严羽"诗者,吟咏情性也"——对抒情诗本质的重新界定,讲求格调,重视字法、句法之辨析,倡导声律风韵,通过诗歌的音律美以追求诗之真情,使师古能有一个切实的途径,为台阁体寻找合理的出路,进行理论上的建构,茶陵诗派兴盛一时.李东阳之格调论,以吟咏情性为诗歌之本源,从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对后来的前七子有先导之功.
    • 衣若芬
    • 摘要: 《翁方纲题李东阳像罗聘补竹》图轴原题《清法式善画李东阳像罗聘补竹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图在翁方纲举行纪念苏轼生日的寿苏会至少展示过两次(1794年、1797年),在法式善为纪念李东阳的生日雅集展示过一次(1780年),深具历史意义.本文探讨本图的画题、创制过程、图像来源、题跋及其内在意涵.研究发现:本图的画题应该作《清王穆峰画李东阳像罗聘补竹》图轴,王穆峰所画李东阳像绘于1777年,以《甲申十同年图》上的李东阳像为依据.罗聘补竹于1794年,和李东阳画像组合装帧于1794年.本图与翁方纲收藏李东阳《种竹诗卷》及沈周绘《移竹图诗卷》有关.虽然画面上没有苏轼,但是从题跋得知"种竹"的意象源于苏轼,翁方纲制作本图的用意也在纪念苏轼.
    • 朱琪
    • 摘要: 明代首辅李东阳精于篆书,但印史未曾留名.他有多首诗作论及治印,并自述篆刻石章经历,可为篆刻史补阙.其传世用印风格统一,也与他的篆书侔合,通过其自用印『七十一峰深处』与文彭传世代表作『七十二峰深处』的比勘,更可窥见其印风对文彭的深刻影响.以李东阳为中心,可以进一步勾勒出其学生乔宇,以及徐霖等文彭之前的篆刻家群体,进而提出『前流派篆刻』这一新印学概念.
    • 詹德华
    • 摘要: 名臣刘大夏善于调查研究,再难的事儿,他都能够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刘大夏,字时雍,号东山,华容县人。他历经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清廉高古,政绩卓著,与杨一清和李东阳被时人并称为“楚地三杰”,又与王恕和马文升被合称为“弘治三君子”,在他的辅佐下,明孝宗朱祐橙成就了“弘治中兴”。
    • 张煜
    • 摘要: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作有《拟古乐府》101题101首,学界大多以古乐府评之.其实李东阳创作乐府诗的初衷、乐府诗命题与选材、诗歌的音乐性与体式,以及在时人心中的评价都清楚地表明,其拟古乐府诗的实质为新乐府,非传统意义的古乐府.名为"拟古",其实为"新".李东阳《拟古乐府》不但较唐代元白以诗讽谏天子、写当下史有进一步开拓,而且真正开启了明清乐府咏史创作的先河,乐府诗从汉到清这一发展脉络因之清晰而完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