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刊本
明刊本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0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517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北方论丛、学术论坛、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明刊本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旭耀、朱家溍、周锡山等。
明刊本
-研究学者
- 陈旭耀
- 朱家溍
- 周锡山
- 孔杰斌
- 张人和
- 李伟实
- 祥海
- 罗念
- 蒋星煜
- 于飞
- 代雯
- 何槐昌
- 俞浣萍
- 俞管(钅监)
- 刘世德
- 刘丛
- 刘亮程
- 刘心武
- 刘汉忠
- 劉曉鳳
- 叶新民
- 叶明生
- 吕浩
- 吴庆禧
- 吴淑钿
- 周安若
- 周秋良
- 周绍良
- 周续赓
- 孙士兵
- 孙闻博
- 尹波1
- 张崇根
- 张智华
- 张玉勤
- 张玉梅
- 徐子方
- 徐振贵
- 忌浮
- 文艳蓉
- 日大泽正昭
- 日長澤規矩也
- 曹之
- 曾枣庄
- 杉浦广子
- 李佃云
- 李时人
- 李洋
- 李玉奇
- 李自豪
-
-
高玉波
-
-
摘要:
元曲在历史上是和唐诗宋词并肩的文学高峰,但其遗存数量却不多,主要是通过《元曲选》等明代刊刻的各种元曲文献进行呈现.后者数量同样不多,但却为保存传承元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曲选》是其中最流行、最为读者接受的.文章从元曲的发展兴盛情况入手,介绍了明代刊刻元曲文献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元曲选》.
-
-
吕浩
-
-
摘要:
南梁顾野王《玉篇》经唐代孙强增字减注、宋代陈彭年等重修为《大广益会玉篇》,成为在东亚语言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古辞书。《大广益会玉篇》的底本属于孙强上元本系统,是在上元本的基础上校勘修订而成的,虽主体内容继承底本,但也较多地删减底本宇条。《大广益会玉篇》现存中外版本有62种,其中宋本2种,即十行本与十一行本,十行本为清代刊本之源,十一行本为元明刊本之源。元本12种分四个系统,即圆沙书院系、至正丙申系、建安蔡氏系、内阁文库十二行系。
-
-
-
-
-
陈国军
-
-
摘要:
《续耳谭》是一部国内失传的志怪小说集。目前仅知日本藏有两种明刊本,其中内阁文库本早于早稻田大学本,两者均为晚出本。《续耳谭》的编者当以内阁文库本署名为准,其取材具有一定的小说史意义,其文本对此后的话本、通俗小说、戏曲等有一定的影响力。
-
-
盛文强1
-
-
摘要:
蓬莱是海上仙山,《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这是一座介于真实和想象之间的山(岛)。传说蓬莱位于渤海之中,望之如云,明刊本的《山海经》将蓬莱画作悬浮在海面上空的楼阁,由一簇祥云托举着,这是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也都是白色的。蓬莱是仙人的居所,他们手中握有不死药,秦始皇后来派徐福出海,目的地即是蓬莱。据说徐福到了日本,以为富士山便是传说中的蓬莱,便定居下来。
-
-
日長澤規矩也;
石立善(整理)
-
-
摘要:
《十三經》之注與疏本爲别行,乃衆所周知,而經注疏之合刻則始於越刊八行本(參拙文《越刊八行本注疏考》,《書誌學》第4卷第4號;後收入《長澤規矩也著作集》第1卷,第26-31頁)。然雖爲合刻本,而今日傳存宋刊本數量不多,所流傳者多屬於明以後刊本。此等明刊本誤刻不少,是所以合刻前之單疏本可寶也。雖然,傳世宋刊單疏本實寥寥無幾,而往昔阮元《校勘記》用於參校者亦屈指可數。
-
-
黄卓颖
-
-
摘要:
明代古文家茅坤在构建自我批评观念的过程中,曾经编纂了数部古文选本和史钞.其中《汉书钞》一直不为人所关注,时至今日,甚至都被人误解为已经亡佚.而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实藏有明刊本《汉书钞》.通过考察其产生、刊刻、流传的经过,以及文献的基本构成,可以让我们对其文献学价值、历史学价值以及文学价值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
-
-
陈旭耀
-
-
摘要:
《西厢记》在明代刊行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文本体制南戏化、传奇化的趋势,这种传奇化肇始于成化至弘治年间,在嘉靖朝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西厢记》文本体制传奇化得以基本完成.天启年间的凌濛初慨叹《西厢记》文本的失真,并着手整理,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厢记》的杂剧体制文本,但由于传奇化的文本在当时深入人心,凌氏的努力似乎并未得到时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