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元件
无源元件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16536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世界、电子元件与材料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2005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年会等;无源元件的相关文献由385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成、李宗怿、王新潮等。
无源元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536篇
占比:99.80%
总计:116770篇
无源元件
-研究学者
- 邓成
- 李宗怿
- 王新潮
- 王春华
- 陈一杲
- 高盼盼
- 张勤俭
- 杨邦朝
- 胡永达
- A·洛比安科
- Q·甘
- R·沃伦
- S·梁
- 卢卡·G·法索利
- 唐杰
- 徐德鸿
- 沈松林
- 罗伊·E·朔伊尔莱因
- 蒋启文
- 蒋明
- 何季麟
- 何昆耀
- 吴永乐
- 宫振越
- 李双
- 李建成
- 王卫民
- 范广震
- 蔡积庆
- 陈永真
- 鲁思慧
- E·W·A·杨
- G·F·A·范迪瓦利
- G·哈耶斯
- Rufino Olay
- R·A·萨德勒
- R·D·沃什伯恩
- R·F·麦克莱纳恩
- V·杜凡恩克
- 三野和明
- 丹佛·布雷登
- 丹尼尔·N·小库瑞
- 乔斯·维拉弗兰卡·内布任斯
- 云振新
- 何金奇
- 余云
- 克里斯托弗·J·佩蒂
- 克里斯托弗·V.·贾尼斯
- 关晓丹
- 况延香
-
-
-
-
摘要:
On Semi公司的RSL10 SIP是蓝牙5系统级封装(SIP),在单封装内提供了板内天线,RSL10无线电SoC以及所有必须的所有无源元件,以最小化整个系统的尺寸.器件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在无线应用中集成业界最低功耗的蓝牙低功耗技术的最方便方法.器件完全满足FCC, CE, IC, MIC, KCC和其它规范标准如蓝牙5,QDID和Declaration ID. RSL10 SIP集成了Arm Cortex-M3 MCU.
-
-
-
-
摘要:
意法半导体(ST)推出了第二代SiC功率MosFET,具有单位面积极低的导通电阻(RDSon)和优良的开关性能,开关损耗在结温范围内几乎没有变化。ST提供广泛的第二代S MOSFET:额定击穿电压值从SCTxN65G2的650V到SCTxN120G2的1200V,并延伸到1700V。在电动汽车牵引电机或充电站等汽车应用中,以及在太阳能发电机和电机驱动等工业应用中,使用SiC MOSFET可使设计者获得各种好处,包括:减小功率级的尺寸和重量;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减小功率电路无源元件的尺寸和成本;实现更高的系统效率;减轻热设计限制,消除或减少散热器的尺寸和成本。
-
-
-
-
-
宋爱国1;
朱利丰1
-
-
摘要:
便捷的小型力触觉交互反馈装置在面向不同领域的人机交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针对力触觉反馈装置的小型化,研制了小型可穿戴式力触觉反馈装置,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有源和无源元件组合的力触觉反馈装置,成功将其应用于笔式人机交互设备及虚拟训练手控器中。
-
-
Alex Nebel
-
-
摘要:
在为给定应用选择最佳元件时,可以说电容器比其他类型的无源元件更受关注。但是,在有电容器的地方通常会有一个电感器,其原因是为了让电气系统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利用电容器的静电特性以及电感器的电磁特性。现在,铁氧体磁芯和金属复合电感器的最新进展,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大功率,以便优化其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
-
-
-
摘要:
2019年3月20-22日,2019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重要的电子行业展会,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览范围涵盖了半导体、传感器技术、微纳米系统、电源、无源元件、开关及连接器技术,以及全方位展示电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
-
-
-
-
-
-
-
崔晓英
- 《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概述了现阶段MMIC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发展的情况。从MMIC的工艺、结构、各种相关失效机理,以及典型案例多种角度对MMIC器件进行分析,明确了MMIC的可靠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和环境因素引入的损伤退化,从而指出目前MMIC所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研究MMIC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
-
-
-
杨邦朝;
王步冉;
蒋明;
胡永达;
李建辉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随着电子产品向多功能化、信号传输向高频、高速化等方向发展,无源元件的应用量大增,为了提高无源元件的性能,减少分立式无源元件的使用数量,进一步缩小电路基板的面积,目前无源元件技术由传统的分立式无源元件,逐渐向内埋置式无源元件的模块化方向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MCM内埋置电容的材料、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