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明戏

文明戏

文明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3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戏剧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戏剧艺术高层论坛、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明戏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凤霞、向阳、田本相等。

文明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37.1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58%

专利文献>

论文:323 占比:62.24%

总计:519篇

文明戏—发文趋势图

文明戏

-研究学者

  • 王凤霞
  • 向阳
  • 田本相
  • 黄振林
  • 丁罗男
  • 张军
  • 江上行
  • 濑户宏
  • 许道明
  • 赵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逢琴
    • 摘要: “新剧”,即“早期话剧”,从诞生到衰落经历了约20年的变迁,也被称为“文明戏”或“文明新戏”。新剧起源于清末学生演剧,以表演时事新剧为主,思想上注重启蒙,艺术上以科白(言语)为特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质,“文明戏”可视为对这一时期新剧的戏称。民元前后为新剧中兴时期,这一时期演出社会家庭剧较多,呈现出某些“堕落”之象,但新剧人才荟萃,有着较稳定的演出团体和演出舞台。就在新剧盛极而衰时,真正的“文明戏”开始出现,文明戏依附新剧、模仿新剧,在各大游戏场开演,但与新剧并非同一事物。新剧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选择新旧合流而走向衰亡,文明戏继之并保留了新剧的部分特质。
    • 刘鋆滢; 张冲
    • 摘要: 自中国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与话剧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皆为舶来品,其艺术形式、呈现空间与传播条件相似,因此自然而然地携起手来,在互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促进,在差异式的“重复性”循环中螺旋式提升。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文明戏出身的编导影响了早期电影的形态建构;30年代,随着左翼运动兴起,大批剧人跨入影界后又重返舞台,令戏剧与电影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度交流.
    • 刘珅
    • 摘要: 中国喜剧电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深受滑稽戏影响,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喜剧人物形象与观众欣赏好恶相关,深入研究则涉及社会文化与历史。文章认为,追溯滑稽戏与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渊源,厘清脉络,对研究中国喜剧电影历史很重要。研究滑稽戏表演对中国喜剧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对于当下喜剧的创作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 董娜
    • 摘要: 中国电影在传统艺术与欧美电影的影响下蹒跚学步.笔者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喜剧片《劳工之爱情》(《掷果缘》)与美国喜剧片《永不妥协》(Never Weaken)进行视听语言与叙事的对比,分析中国早期影片在美国影片影响下电影技术、叙事技巧与蒙太奇思维的不断发展,同时受到传统文化与文明戏的影响,形成了民族化的字幕、独特的"影像程式"美学与民族化的叙事,以窥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早期喜剧片在美国喜剧片影响下民族化的探索.
    • 温方伊
    • 摘要: “白话剧”是文明戏在广府地区的名称.“志士班”是广府地区白话剧演出的发端,带有鲜明的革命诉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1904年程子仪、陈少白、李纪堂等人创办“采南歌”开始,“志士班”如雨后春笋陆续涌现,前后有三十余个“志士班”在广东、港、澳及东南亚活动.“志士班”最早为粤剧改良戏班,后出现白话剧社.辛亥革命后,“志士班”迅速消散,仅剩个别班社朝商业转向.而参与过白话剧演出的“志士班”成员,不少转而投入粤剧和电影业,甚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志士班”虽昙花一现,但其不仅完成了协助革命运动的作用,还引发了粤剧大改革并为粤语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张军
    • 摘要: 幕外戏作为文明戏时代的一大发明,曾广为采用.本文辨析了幕外戏与分幕的美学观差异,认为幕外戏混淆了写实与非写实(混沌)观念,其出现、消长印证了中国戏剧对写实美学的认知过程.幕外戏的消失与写实观的建构同步,并非偶然.
    • 陈天祐
    • 摘要: 文明戏作为中国话剧早期过渡阶段,被认为存在类似中国传统戏剧脚色制中分派脚色的做法.直观的现象是1914年上海报刊上的广告、剧评提及文明戏演员时都习惯为其套上“老生”“花旦”等脚色名目.然而如果从剧本里的人物塑造、时人的批评与观剧反应,以及文明戏对于“脚色”名目整体使用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文明戏的脚色分派并不严谨.而且作为与传统戏剧相对立的“新剧”,当时的新剧家出现有意摆脱类型化脚色,追求个性化角色表演的意识.号称男女庄谐老少皆擅的所谓“能部演员”就是此一追求的集中体现,中国话剧与中国传统民族戏剧也从此划出界线,分道扬镳.
    • 陈天祐
    • 摘要: 文明戏作为中国话剧早期过渡阶段,被认为存在类似中国传统戏剧脚色制中分派脚色的做法。直观的现象是1914年上海报刊上的广告、剧评提及文明戏演员时都习惯为其套上"老生""花旦"等脚色名目。然而如果从剧本里的人物塑造、时人的批评与观剧反应,以及文明戏对于"脚色"名目整体使用状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文明戏的脚色分派并不严谨。而且作为与传统戏剧相对立的"新剧",当时的新剧家出现有意摆脱类型化脚色,追求个性化角色表演的意识。号称男女庄谐老少皆擅的所谓"能部演员"就是此一追求的集中体现,中国话剧与中国传统民族戏剧也从此划出界线,分道扬镳。
    • 张军
    • 摘要: 幕外戏作为文明戏时代的一大发明,曾广为采用。本文辨析了幕外戏与分幕的美学观差异,认为幕外戏混淆了写实与非写实(混沌)观念,其出现、消长印证了中国戏剧对写实美学的认知过程。幕外戏的消失与写实观的建构同步,并非偶然。
    • 日森平崇文; 张哲瑄(译)
    • 摘要: 前言和剧本、剧评与剧照相比,以戏单为原始资料的研究成果相当少。本文试图以戏单为原始资料探讨20世纪50年代上海滑稽戏的一个剧目和滑稽戏的剧种特点。滑稽戏是使用上海及周边方言、以喜剧为主的一种地方戏剧。它由"独角戏"~①艺人以及文明戏艺人和剧务组发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