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qvip: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商业主义的强势促动下发展迅速,基于商业利益的追逐,电影逐渐朝类型化方向发展,几个代表性类型电影的雏形初步形成。古装片、武侠片、侦探片、家庭伦理片轮番占据大银幕。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发展,显然使民族影业的生产创作与日常生活、现实社会情势严重脱节。在社会局势不容乐观、民族矛盾逐渐变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大众对国产电影观念上的落后产生强烈不满,'鸳鸯蝴蝶派'的旧式男女爱情故事和老套的价值观明显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影戏杂志》作为30年代国片复兴运动的领导者,积极为联华进行'顶层设计',为国产电影复兴运动进行理论指导。《影戏杂志》中话语相互重合、交叉,甚至自我矛盾,都反映了联华资本背景与期刊编辑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影戏杂志》在话语场中积极宣扬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树立中国人现代电影审美观,试图将电影推向更广阔的公共事业中,这是分外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