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
文学界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5篇、专利文献1562篇;相关期刊638种,包括俄罗斯文艺、文艺争鸣、文学界等;
文学界的相关文献由1294位作者贡献,包括郎伟、吴义勤、李云雷等。
文学界
-研究学者
- 郎伟
- 吴义勤
- 李云雷
- 王蒙
- 刘心武
- 张捷
- 潘凯雄
- 王宁
- 谢有顺
- 丹晨
- 吴俊
- 周政保
- 周明
- 张炜
- 张英
- 张达明
- 李美皆
- 李静
- 王干
- 贺绍俊
- 郭宝亮
- 京夫
- 余一中
- 余秋雨
- 储福金
- 关军
- 刘涛
- 古耜
- 叶匡政
- 吉狄马加
- 吕文正
- 吕棣
- 吴亮
- 吴野
- 姜广平
- 婧红
- 张云初
- 张博
- 张国风
- 张学东
- 张平
- 张明
- 张林敏
- 张永权
- 彭荆风
- 徐传芳
- 徐德江
- 文翊
- 昆鸟
- 本刊编辑部
-
-
陈红旗
-
-
摘要:
1935年秋至1936年秋发生的“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两个口号”论争,在某种意义上是报纸副刊和文艺期刊推动的结果。这场论争以报纸副刊《时事新报·每周文学》和《文学界》《光明》杂志为核心,几乎席卷了当时所有的左翼文艺报刊和进步思想文艺界,不仅折射了左翼文艺界内部的诸多矛盾和意气之争,也展现了现代民族国家想象视域下左翼文艺界思想观念与左翼文学精神的嬗变现象。这场论争标志着原左翼营垒在“革命文学论争”之后的再次分裂,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坛聚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
-
埃及美花
-
-
摘要:
在《我读莫言》一文中,我介绍了莫言作品在埃及的接受和研究状况,同时提到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象征主义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文章的最后我说,莫言的大部分小说都使用了象征手法,但我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也发现,他的《檀香刑》,特别是这部作品所采用的象征主义手法,却鲜有人深入触及。阿拉伯文学界专门从象征主义视角透视莫言《檀香刑》的文章则更为稀缺,而这样的文章对了解这部作品在国外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的译介和接受情况也很重要。
-
-
刘永加
-
-
摘要:
虽然文学创作一直是林徽因的业余爱好,但在20世纪30年代,她因自己的文学作品充满灵气而蜚声文坛,被誉为“一代才女”。尤其是1931 年至1937年间,她在北平的那些岁月,在文学界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友情故事。
-
-
张达明
-
-
摘要:
作家邓友梅担任过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会副主任,在回忆当年参与作品评选时,他说:“多数作品得不上奖,得奖有一定比例,也有个平衡,比如反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生活的都应有所体现。大家关在一个屋子里读几天作品,然后很直爽地发表意见,整个过程是民主、认真、严肃的,没有人拉票。文学界很看重自己的声誉,不注重物质方面的东西。在评奖方面,你想说服我,得有说服我的文学理由。对作品的不同意见那个时候也有,但不像现在这么多。”
-
-
张陵
-
-
摘要:
清溪来了几个作家。东莞文联的同志专门开会,请他们给东莞文学发展建言献策,出点主意。我不算作家,只是年纪大,在文学界服务年头长,就让我先抛砖引玉。这些年,我也数次到过东莞。每次来,言必“打工者文学”。这次也不例外。
-
-
刘建民
-
-
摘要:
写作改变了人生的走向并不是什么新话题,这样的例子在文学界可谓俯拾皆是,仅从职工文学创作领域即可略见一斑,其中有惊喜也不乏令人喟叹的情节。比如现今声名显赫的公众人物、收藏大家马未都。在视频中曾看到他老人家津津乐道创作出道的1981年。那年,因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其小说《今夜月儿圆》,马未都声名鹩起随后,被出版社从工厂调入《青年文学》,由一名铣工转身为编辑。
-
-
-
-
摘要:
《扬子江文学评论》(原名《扬子江评论》)创刊于2006年,是中国文坛最为新锐、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刊物之一。2014年,鉴于刊物多年来持续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态势及在文学界得到的广泛认可,本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个入选CSSCI来源期刊的当代文学评论类刊物。
-
-
王俊楚
-
-
摘要:
李修平、虢光新二人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卞和传奇》,入选《新世纪文库》,再版发行,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作为保康文学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的意义完全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展示给我的完全不只是文学意义上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本书至少有四种读法。
-
-
徐威;
董济东
-
-
摘要:
自《诗选刊》2007年首次将“90后”诗歌纳入其年代诗歌大展,到今天众多主流文学刊物以“专栏”“专号”“专辑”等形式对“90后”作家作品进行大力推荐,“90后”作为诗坛的新兴力量越来越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青睐。“90后”作为新的一代,正迅速以群体姿态登上当代文学的舞台,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
-
苏慧雯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文学界处于多元化环境,衍生出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除了需要传承本土文化之外,还需接纳外来文化。现阶段,我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愈加成熟,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更是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围绕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