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1975篇;相关期刊726种,包括青春岁月、文教资料、语文学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六届中国语言教育研讨会、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等;象征手法的相关文献由135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青、詹虎、郑克鲁等。

象征手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1975 占比:99.82%

总计:763312篇

象征手法—发文趋势图

象征手法

-研究学者

  • 徐青
  • 詹虎
  • 郑克鲁
  • 向丽梅
  • 曲静
  • 曹津源
  • 李海静
  • 王琦
  • 王辉
  • 王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祥
    • 摘要: 写作引路说到以物喻人, 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古诗《竹石》《石灰吟》,这些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咏物,实际上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的精神品质和高洁理想。很多以花草、树木以及生活器具为描写对象的喻人文章,大都也以这种模式行文。
    • 陈尔尼; 孟新东
    • 摘要: 赖声川的《水中之书》以“快乐”为母题讲述了一个生命奇遇的故事,本文以英美新批评为视角,从双重情节设置﹑时空扭转﹑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该剧探寻快乐之源、表达生命之思的独特匠心。一直以来,赖声川的话剧作品保持着对人类境遇的执着关注和思考,其戏剧《水中之书》也不例外。《水中之书》“源自赖声川对于金融海啸影响民生的一个朴素关怀”。故事以中国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从小寄居于英国的何实不了解自己的身世,也没见过自己的父母,在与同学研发出一套适合时下都市困境、充满商机的“快乐学”教材后,回国与合伙人小萧一同创办了专门讲授“快乐学”的教室,但实际上他却对快乐充满了疑惑。
    • 田云灿
    • 摘要: 戴望舒有过法国留学的经历,且身处于西方现代主义盛行的年代,对西方现代主义极为熟悉,所接受的西方诗作群体也较为广泛。在诗学创作上,戴望舒大量地将西方诗艺灌注到自身的创作中,使得中国新诗更具“现代性”,这不仅是体式的变化,还有情感、意象、主题等方面的个性化革新。这种对新诗的关照是有别于古典诗,又非同于译诗的。
    • 胡明华
    • 摘要: 纪蔚然在多场次戏剧《敲门叩问》中通过独特而丰富的象征意象设置,在原有的家庭崩解主题书写上转向了新的联结主题思考;在人物形象上侧重于对家庭下一代子女形象的关怀与理想化塑造;在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自觉追求一种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美学风格。《敲门叩问》与纪蔚然以往的剧作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新的变化,在变与不变之中,其独特的戏剧魅力得到了彰显。
    • 晏美华
    • 摘要: 如何通过看得见的瞬间影像去表达看不见的思想?通过象征手法借景抒情、因物起兴,赋予瞬间影像“像外之意”,架起物质到精神的桥梁,抵达思想性。本文从中国新闻奖和荷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为例,分析摄影者如何巧用象征物精妙地构建影像,将精神、意境和思想通过象征手法形象化、具象化、直观化,让读者可感可悟。
    • 胡亚乔
    • 摘要: 《十竹斋笺谱》是一本诗笺图谱,是明末胡正言在金陵所创,属于笺纸出版中的经典图谱。文章分析《十竹斋笺谱》的题材选择、构图形式、具体笺画的视觉表达、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其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象征审美特征,体现笺纸借由简单图像传达书信文字言外之意的特点,探讨笺纸的艺术象征表现,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审美艺术形式。
    • 徐婧婧
    • 摘要: 《离骚》在艺术创作上的特色是采用大量的象征手法,将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忠君爱国的心路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并通过象征与比兴的方式将作品的系统性、整体性、主体性融为一体,彰显出作品所独有的时代特征与个人特点。通过《离骚》,结合屈原的心路历程,探究其诗性象征手法及象征系统,这为更好地理解屈原及其所创造的诗性意境提供参考,并将《离骚》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和思想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传达出作品独特的审美特质。
    • 李海静
    • 摘要: 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在这部优秀的作品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对于作者如何熟练地运用象征手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红字"A"、场景、人物、人物名字、鲜花等方面,对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 埃及美花
    • 摘要: 在《我读莫言》一文中,我介绍了莫言作品在埃及的接受和研究状况,同时提到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象征主义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文章的最后我说,莫言的大部分小说都使用了象征手法,但我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也发现,他的《檀香刑》,特别是这部作品所采用的象征主义手法,却鲜有人深入触及。阿拉伯文学界专门从象征主义视角透视莫言《檀香刑》的文章则更为稀缺,而这样的文章对了解这部作品在国外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的译介和接受情况也很重要。
    • 曹露露; 王占斌
    • 摘要: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表达感情最直接、最真实、最优美的艺术形式,陕北民歌里的意象,是劳动者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交融。本文以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现有译本,以象征手法为切入点,运用象征主义理论,将信天游的英译本中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分类,主要从语言文化意象、自然文化意象和社会文化意象考察象征手法在译本中的运用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了象征手法在原文本和译本中揭示的主题思想和再现的文化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