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74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4篇、专利文献18277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思想战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文学人类学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等。

文学人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4 占比:2.53%

专利文献>

论文:18277 占比:97.47%

总计:18751篇

文学人类学—发文趋势图

文学人类学

-研究学者

  • 叶舒宪
  • 徐新建
  • 彭兆荣
  • 代云红
  • 苏永前
  • 萧兵
  • 王大桥
  • 程金城
  • 付海鸿
  • 佘振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魏宏欢
    • 摘要: 随着叶舒宪《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的出版,其理论专著之“玉成中国”三部曲①宣告完结。“玉成中国”三部曲为文学人类学探源华夏文明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文字小传统的大传统研究视野与研究路径,并从“物”的角度为求证中国五千年提供了新角度。《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探究了催生华夏文明的玉石神话信仰及物质原型,《玉石神话信仰和华夏精神》则梳理了玉文化统一中国的路线。新出版的《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开篇便追问了五千年前世界各地独立发展的古文明所存在差异的原因。
    • 叶舒宪
    • 摘要: 文学人类学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契合新文科发展的时代要求,其理论与方法在古典阐释方面具有优势。《管子》对以玉石、海盐、丝帛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颇为关注,而作为稀有奢侈物的玉石尤为统治阶层所青睐。透过文化大传统理论视角可以得知,玉石被华夏社会筛选为最高价值物,并被赋予独一无二的王权象征意义,根本原因就在于神圣化和神话化的过程。因而,借助于考古新发现,既能对《管子》奠定的文明价值谱系做出诠释,又能理解为何《管子》提供的是理解华夏文明价值观由来的标准答案。公维军博士的《〈管子〉“神话历史”研究》一书,正是沿着这条路径不断求索的新成果。
    • 苏永前
    • 摘要: 历史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近年来分别倡导的"大历史"与"大传统"理念,均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纵深考察人类文明的发生学与动力学因素,其中所呈现的综合性与跨学科趋势超越了传统史学与文学研究相对狭小的疆域。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术旨趣的不同,二者的具体诉求与相关实践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前者姿态更为激进,其理论谱系除历史学、人类学还涉及宇宙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后者因崛起较晚相关理论仍在探索中,因而对"大传统"的讨论尚限于考古学范围。尽管如此,后者对于大、小传统概念的革新与改造,显示出理论接受过程中的本土反思与知识创新。
    • 谭佳; 许雨婷
    • 摘要: 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化构建角度考察,以综神话现象为代表,中国网络文学之生成、形态和特征具有当下文明阶段的普遍性,又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带给中国文学人类学前所未有的知识整合和开辟新视域的契机。综神话由数字媒介时代的亚文化所形塑,与中国特殊的网络文学操作策略有关,受综漫影响而形成了数据库写作和电子游戏化写作模式;具有或诉诸本土化的民族主义强化功能,或与大叙事间隔的文化补偿功能。以综神话的形成、发展特点及态势为线索,可以探寻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研究中的诸多空间和可能性。
    • 方李莉; 王杰; 徐新建; 安丽哲
    • 摘要: 论坛时间:2021年6月14日19:00-21:00论坛入口1:腾讯会议ID:747525579论坛入口2:哔哩哔哩ID:11448845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安丽哲:2021年6月1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举办的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22期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李莉研究员来做一个题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报告。本期论坛还邀请到国内审美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分别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与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新建教授。学术主持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安丽哲副研究员。此次论坛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梳理西方艺术的范畴和定义,归纳西方人类学的发展脉络与谱系来系统地对中国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进行相应的梳理与归纳,并就现有学术成果和贡献来总结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总体问题,进一步明确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术目标;另一方面,借此讨论来展示该论证体系,不仅仅是放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中,还放在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近邻交叉学科视野中来讨论,以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 徐新建
    • 摘要: 作为民众生活的口头诵唱,“格萨尔”长期存在于甘、青、川和西藏等地的藏族社区,后又随文化传播逐渐流布到蒙古、裕固等族群之中。在这样的时期里,“格萨尔”属于自在文化,拥有自身的分类归属及文体特征。随着现代多民族的创建及其内部多元一体的跨文化交流,《格萨尔》逐步融进了中国文学整体之中,扩展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构成。
    • 叶淑媛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遗产形式,也通常根据它的表现特征分属于不同的文艺类别。所以,非遗传承既关涉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也影响着相关文艺类别的发展。本期刊发徐新建教授的文章《中国与世界:整体文学中的〈格萨尔〉》,既在文学视域,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观照格萨尔的传播与文化功能,文章字数不多,但是提出的问题特别具有启发性。徐教授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多年来一直以开阔的视野拓展着文学的边界和维度,提出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命题,影响着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和面貌。
    • 车若兰
    • 摘要: 《皮囊》是当代文坛中不可忽略的散文作品,蔡崇达将其生命根源——泉州东石镇作为叙事的中心,他通过回忆故乡中的人、事、物,反映了闽南独特的地方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尽管这是在商业运作下精心呈现的文本,但其中仍然有可以估量的价值。本文试运用文学人类学的视角,研究《皮囊》所具有的多样化品格。
    • 李云芳
    • 摘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应为保障记者采访开辟快捷通道。最近,专攻文学人类学、文艺学的某大学教授忽然在社交账号上以“高人”角色猛烈批评教育起新闻记者来。诸如“在任何情况下,跨省区采访,首先应该主动向目的地主管部门报备,尤其是采访涉及重大案件方面的信息时。”“在央视记者还没现身的特殊情况下,某地方台记者,您去敏感区域搞暗访,被扣查,难道您只感觉到委屈,而不反思一下自己也存在问题吗?
    • 韩昊彤
    • 摘要: 该文通过从“中原出土玄玉玉器的文化编码解读”与“中原玄玉时空分布考证”入手,透视了中原上古先民的墓葬文化中所蕴含的神话学观念,以及巫教神权影响下中原文化基因的驱动力解读。以文学人类学派理论作为基础,将文化视作广义的文本,结合四重证据法,透视史前中国社会的文化“大传统”。该文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地理分布位置与时空溯源考古出土的实例物证,对中原玄玉玉料的运输传播进行了系统化的排列。该文以叶舒宪先生《玄玉时代》一书作为学术典型样本讨论,将广义的神话文本资源进行“再编码”,以“激活”史前玉器的自主叙事能力,用文物图像讲话,最终对新时代中原玄玉玉器的求证思路提供前所未有的学术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