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19058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青少年日记、中国德育、教育文汇等;
教育日记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军、梅亚娣、赵娟等。
教育日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058篇
占比:99.50%
总计:19154篇
教育日记
-研究学者
- 方军
- 梅亚娣
- 赵娟
- 赵良文
- Su Gaoyan
- 丁锦宏
- 严丽荣
- 何莎
- 关菲
- 冯小松
- 刘丽娟
- 刘京平
- 刘建群
- 刘慧
- 刘涛
- 包怡杰
- 吉志鹏
- 吴小健
- 周保华
- 奚萍
- 姚建中
- 姚燕燕
- 孔婉芳
- 孙惠芳
- 孙鹏国(整理)
- 宋怀喜
- 宿仲瑞
- 富强
- 左志宏
- 席丽新
- 席伟
- 常丽华
- 张万祥
- 张丽韫
- 张云霞
- 张晨
- 张李舒1
- 张桂玲
- 张烨
- 张玉存
- 张玲芳
- 张西路
- 强一雨
- 徐晓盈1
- 方果
- 曹文玲
- 朱华忠
- 朱雪琴
- 李培刚
- 李宝花
-
-
包怡杰
-
-
摘要:
教育不可能像照镜子:教师什么样,学生什么形;教育也不可能像放羊:将学生放任自流,自由成长。教育的育人之本是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如果一名教师不爱学生,师生间自然就没有感情,没有信任,没有心灵的交流,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
-
陈大伟;
何莎
-
-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写道:“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模糊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
-
-
赵春梅
-
-
摘要:
蹲下身来,用一些真心和细心,怀揣着一点情怀和关怀,为孩子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我习惯在午休时间写一点教育日记,记录工作日常,教学感想等等。写完就悄悄藏在书桌抽屉的最下层,不让别人看到,毕竟里面也记录着我的心事和烦恼。
-
-
张西路
-
-
摘要:
新教育实验的第二项行动是"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受此启发,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贴近教材写作要求,贴近学生习作引领需要,以记叙类、想象类散文为主,以现代儿童诗歌为辅,探索师生共写共赏的路径。历时三年,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习作和赏析的全过程,写作面貌焕然一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
-
-
张李舒1
-
-
摘要: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师生共写随笔即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批判反思型教师”,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学生带着放大镜去关注生活,带着真心去体验生活。师生双方则在随笔中进行互动交流,呼唤彼此心灵的美好,让闪烁的文字留住孩子们的童年。
-
-
Su Gaoyan
-
-
摘要: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师培养培训的新模式,标志着教师教育模式的范式转型.《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是一部体现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理念的教育日记,它有助于帮助幼儿教师树立"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化观,是建构幼儿教师反思文化的重要工具,是幼儿教师教育文化及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重视培养幼儿教师撰写与运用教育日记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
王桂香
-
-
摘要:
级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杂事繁多.教师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让工作脚踏实地、注重细节;只有保持一个愉悦的状态,才能让教育润物无声,让我们的教育做到孩子的身上、家长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