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符号

政治符号

政治符号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政治理论、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037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湖北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年北京园林学会学术论坛等;政治符号的相关文献由11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张艳、薛洁等。

政治符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1.3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037 占比:98.60%

总计:7137篇

政治符号—发文趋势图

政治符号

-研究学者

  • 张勇
  • 张艳
  • 薛洁
  • 阚道远
  • 刘洋
  • 刘睿
  • 李晨升
  • 杨先艺
  • 杨晓烨
  • 林莆程

政治符号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奂
    • 摘要: 在先秦时期,流经今天陕、豫两省的南洛河本以“洛”为名,而在秦统一之际改称为“雒”。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先秦时期河洛地区的特殊地位以及衍生的“河洛受命”说,使秦始皇将南洛河纳入新王朝的象征理论与符号体系中,与秦人崇鸟信仰相结合,从而改称为“雒水”,作为加强和宣扬秦王朝“水德受命”的政治地理符号之一,并引发了深远影响。
    • 夏文贵; 秦国进
    • 摘要: 政治符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拟人化和象征化,蕴涵重要的资源性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政治符号的资源性功能发挥,按其功能侧重不同,可分为认知符号、规范符号和信仰符号。政治认知符号通过塑造共同体成员的中华民族认知,引发共同体想象,反复刺激其政治心理,进而促使归属意识生成,完成共同体身份建构;政治规范符号隐喻着符号—指示对象与受众—规范行为的统一,有利于培育共同体成员的共同体行为;政治信仰符号承载的信仰性政治文化和合法性信念,可以催生共同体成员的情感共情,建构成员间的情感联结,进而营造情感共同体。
    • 阚道远
    • 摘要: 政治仪式是政治符号的编排和集合,传播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在政党认同建构中具有独特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形象塑造、人民群众的思想嬗变与心理需求、信息时代的政治传播与舆论生态对加强和创新政治仪式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为考察对象,从理论逻辑和个案考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治仪式通过记忆生产与再生产、情感生产与再生产、观念生产与再生产,与政党认同之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形成内在呼应,生动演绎了政党认同的象征建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持续完善和规范政治仪式,有效释放和传播象征意义,不断刷新大国大党形象、筑牢百年大党认同。
    • 摘要: 《民众教育馆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塑造(1928-1949)》由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朱煜教授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民众教育馆是1928-1949年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立的针对底层民众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该书旨在探讨民众教育馆是如何利用识字扫盲、日常宣教、集体仪式、法定节日、纪念空间等教化活动或政治符号,试图影响底层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演变历程及其结果。
    • 林惠玲
    • 摘要: 历史教材受中国人的历史观影响,重宏观、重群体,个体生命或历史事件不过是一个个历史符号或者政治符号,能看到的只是一堆数字,粗略而乏味的历史经过,简单并教条的战争过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是苍白而简单的文字。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又缺乏激情,不注意提高自己教学技巧,照本宣科,把教材教纲当圣旨,把教学禁锢在历史年代的框架里,不敢有丝毫逾越。教材无法改,但可以改变方式教学,让学生爱学历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阚道远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洁、朴素、大方的深色夹克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群体公开场合着装的主流和基调,这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和现实指向,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建构的重要举措,其实践功能包括以"身体规训"配合全面从严治党发挥政治符号的训导功能、以塑造党的作风建设的象征系统凸显政治符号的建构价值、以实现政党历史目标的生动呈现释放政治符号的精神感召、以政党自信的外在物化形式放大政治符号的传播效果.中国共产党着装形象的转型营造了引人注目的视觉标识系统,学界应当进一步拓展政党研究的微观层面和全新视角,高度关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和政治符号再生产,更好地赋能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向世界展现百年大党的治理经验、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 潘萌; 哈全安
    • 摘要: 教俗博弈是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女性头巾是其重要的社会表征,并演化成为鲜明的政治符号.伊朗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争发端于19世纪末政治现代化进程之始,经历了从民间探讨到官方强制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巴列维王国还是伊斯兰共和国,官方都通过强制头巾"摘"或"戴"的方式来强化政治权威,以实现政权合法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领域的延伸,而社会群体对官方的认同与反抗也体现在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中.女性头巾摘戴之争所折射出的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不仅包括传统势力和新兴群体间的张力,也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博弈.伴随经济现代化的深入影响,头巾自抉将逐渐作为女性公民权利的体现,预示着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 刘迪生
    • 摘要: 中国的大城市必有北京路。这个万紫千红的政治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时尚。不止是广州,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也会有“北京路”。一切北京路都是那座城市的政治情结。广州的“北京路”,当然不是她的“乳名”,而是历经了2000多年的流变。1966年,广州永汉路更名为北京路。今天的北京路,是一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功能的复古,让她回到商业时代。而在更久远的历史里,她是一条官道,同样和政治绑在一起。
    • 王冠; 李雪勤
    • 摘要: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建构了绵延厚重、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党的精神谱系既是一种典型的政治符号,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在政治实践中,党的精神谱系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政治功用:创造政治记忆,构建共同体;整合意识形态,规训成员和社会;提升动员效能,降低治理成本。新时代继承和发展党的精神谱系,要加强精神谱系的建设、传承和弘扬,体现新时代特色、彰显时代价值,不断创新精神谱系的传播方式,提升精神谱系传播的“框架效果”。
    • 张敏
    • 摘要: 20世纪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转向为政治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发.在符号属性与政治属性同为人类基本设定的前提下,我们发现符号现象与合法性生成存在内在关联,二者经由政治符号所形成的合法化过程,建立起囊括各种话语、行为、仪式、象征、神话、制度、政策等在内的庞大的"象征之林",从而将政治统治过程推进延伸为一个文化的象征系统的维持过程.借助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我们将这一合法化过程解释为政治符号结构(认知、规范与信仰)在合法性环境(价值、法理与民意)的输入要求下形成的政治功能(认同、稳定与服从)输出.我们应该站在范式转换的高度来对待"象征的合法性"问题,即政治符号与合法性互为表里,应该重视从符号象征、合法化策略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各种政治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