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插管法,胃肠

插管法,胃肠

插管法,胃肠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专利文献16305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 插管法,胃肠的相关文献由54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芳、左明章、杨宁等。

插管法,胃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1.09%

专利文献>

论文:16305 占比:98.91%

总计:16485篇

插管法,胃肠—发文趋势图

插管法,胃肠

-研究学者

  • 刘芳
  • 左明章
  • 杨宁
  • 石妤
  • 叶瑞忠
  • 张静
  • 朱庆华
  • 李刚
  • 李梅
  • 李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蓉
    •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鼻饲期间实施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对胃管拔除率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鼻饲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吞咽功能康复锻炼,两组均在康复功能锻炼4周后评价康复效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每天经口进食量、30d内胃管拔除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x2=7.680,P=0.006);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定:1级7例、2级12例、3级8例、4级3例;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定:2级5例、3级10例、4级8例、5级7例,两组吞咽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105,P=0.001);观察组30d内胃管拔除率(86.67%)显著比对照组(50.00%)高(t=9.320,P=0.002);观察组每天经口进食量、生活质量评分[(558.62±12.62)mL/d、(83.62±4.58)分、(84.52±4.14)分、(83.25±4.29)分、(82.26±3.46)分、(83.62±3.62)分、(82.49±3.55)分、(81.45±3.52)分、(82.55±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9.54±8.16)mL/d、(70.06±2.62)分、(71.52±4.01)分、(71.16±3.84)分、(72.16±3.76)分、(71.26±2.46)分、(70.26±2.44)分、(71.56±3.55)、(72.33±3.05)](t=90.780、14.076、12.354、11.608、10.826、15.468、15.550、10.835、11.787,均P<0.05).结论 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患者鼻饲期间,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及早恢复,提高胃管拔除率,增加进食量,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 张媛; 韩梦丹; 赵倩; 李梅; 冯铮铮; 徐翠红; 杜久丽; 王苏璇
    • 摘要: 目的 设计鼻肠管堵塞预防执行单,探讨其在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鼻肠管堵塞预防执行单.2020年10月—2021年2月,便利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外科2个病区,A病区57例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为试验组,B病区55例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鼻肠管护理基础上采用鼻肠管堵塞预防执行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肠管护理.比较两组鼻肠管堵塞发生率与处理鼻肠管堵塞的耗时、试验组干预前后护士鼻肠管堵塞防控认知及行为得分,评价试验组护士对执行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鼻肠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处理鼻肠管堵塞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护士鼻肠管堵塞防控认知及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护士对执行单的满意度得分为(36.16±1.92)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鼻肠管堵塞预防执行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鼻肠管堵塞发生率,缩短处理鼻肠管堵塞耗时,提高护士鼻肠管堵塞防控认知及行为.
    • 高磊; 杨雯
    •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后喂养用于高龄重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泰山疗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高龄重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胃管喂养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幽门后喂养营养支持,两组喂养时间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病情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喂养后14 d,观察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分别为(62.75±4.22) g/L、(35.38±2.63) g/L、(2.09±0.13) g/L、(221.52±26.62) g/L,均高于对照组的(54.53±4.16) g/L、(32.34 ±2.83)g/L、(1.85±0.10) g/L、(197.85±25.73)g/L(t =7.969、4.520、8.406、3.673,均P<0.05);喂养后3、7、14 d,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分别为(14.04±2.17)分、(10.95±2.21)分、(8.95±2.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8±2.45)分、(13.75±2.25)分、(10.75±2.25)分(t=3.405、5.100、3.279,均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10.52±1.0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26±1.05)d(t=14.331,P<0.05);观察组呕吐、胃潴留、显性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3% (1/33)、12.12%(4/33)、0.00% (0/33)、12.12% (4/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 (6/33)、33.33%(11/33)、12.12%(4/33)、33.33%(11/33)(x2=3.995、4.227、4.258、4.227,均P<0.05).结论 高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式选用幽门后喂养,可使患者营养状况、病情获得更好地改善,且降低胃潴留、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叶瑞忠; 杨向红; 冯治文; 呼邦传; 刘景全; 吕智全; 王力; 彭成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超声造影方法在重症患者鼻肠管定位中的作用和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于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符合鼻肠管留置指征的危重症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鼻肠管置入术,利用常规超声及超声解剖定位法探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大致解剖位置,并明确鼻肠管位于消化道内.将微泡超声造影剂与胃窗声学造影剂混合配制,开启超声造影模式,将混合超声造影剂注入鼻肠管,实时观察并记录鼻肠管走行及头端位置.体外实验明确混合超声造影剂最佳配制,以腹部X线检查作为判断鼻肠管定位的"金标准",以幽门后置管为置管成功的标准,统计32例患者超声造影定位鼻肠管的成功率,计算混合超声造影法定位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通过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微泡超声造影剂与胃窗声学造影剂按1:1000与1:500比例配制成混合造影剂,显影效果最佳且稳定,体质量指数<28的患者按1:1000比例配制,体质量指数≥28的患者按1:500比例配制.32例患者通过混合超声造影方法定位鼻肠管,定位成功率达93.8%(30/32),其中一次性成功定位24例,均为幽门后置管,所需时间为(1.71±0.65)min;6例患者行多次混合超声造影检查后,置管定位成功,所需时间为(4.42±0.93)min,其中5例为鼻肠管幽门后置管,1例为鼻肠管胃内折叠.混合超声造影方法定位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33.3%,准确性为93.8%.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混合超声造影方法兼具微泡超声造影剂及胃窗声学造影剂的优势,对重症患者鼻肠管位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效能,可快速、准确定位留置鼻肠管的走行及头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静; 段晓辉; 焦丽艳; 朱庆华; 陈杰; 刘瑞丽
    • 摘要: 目的 分析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留置胃管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山莨菪碱后5 min留置胃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山莨菪碱5 min后给予地塞米松并于5 min后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30 min及插管后30 min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呕吐、恶心、呛咳、流泪、抽搐及胃痉挛),留置胃管1、7、21 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 (1)插管前30 min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0 min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1、7、21 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呕吐、恶心、呛咳发生率,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陈维生; 胡北; 邓国鹏; 曾景; 邓荣华; 陈纯波
    • 摘要: 目的 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对20例采用被动等待法床旁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患者给予四磨汤口服液,置管24 h后行床旁腹部X线摄片确认管端位置,鼻肠管末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结果 置管24 h后成功率为68.4%,未观察到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用于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安全、有效.
    • 施雪英; 袁良津; 蒋鸣坤; 顾尚恒; 曹莉
    • 摘要: 目的 分析相关因素与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治疗的247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及时间分为非ND、72 h内ND与72 h后ND组,分析不同组脑出血患者各危险因素与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247例患者中,其中非ND组189例,72 h内ND组31例,72 h后ND组27例.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肿形状不规则(OR=1.136,95% CI 1.001~1.290,P=0.048)、破入脑室(OR=1.693,95%CI1.145 ~2.502,P=0.009)与72 h内发生ND呈独立相关.未鼻饲(OR=1.126,95% CI1.019 ~1.244,P=0.020)、肺部感染(OR=1.216,95% CI1.045~1.415,P=0.012)与72 h后发生ND独立相关.结论 血肿形状不规则、血肿破人脑室是72 h内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未鼻饲、肺部感染是72 h后ND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郑欣; 马蕾; 眭婕; 涂晶晶; 王媛媛
    • 摘要: 目的 改良皮-罗序列征气道狭窄患儿留置胃管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皮-罗序列征患儿81例,观察组52例采用改良后的胃管留置方法,置管过程中将患儿头向后仰呈轻度仰伸位并偏向一侧,向前抬起下颌,解除了舌后坠及气道堵塞,进行置管;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的胃管留置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7%与27.5%,胃管盘曲发生率分别为3.8%与4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窒息1.9%、恶心/呕吐7.6%、无黏膜出血发生,对照组为窒息24.1%、恶心/呕吐51.7%、黏膜出血10.3%;置管时间观察组为3(2,4.75) min,对照组为10(7.5,16)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留置胃管法可以提高皮-罗序列征患儿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儿在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 魏绍婷; 许占宏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术前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并抽签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4 min开始置入胃管;B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C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5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比较3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4 min(T2)、胃管到达咽部时(T3)、置管后1 min(T4)、置管后2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Ramsay镇静评分,置管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观察3组患者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短于A组、C组(P0.05);时间在MAP、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HR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T0~T5时SpO2均>90%,在安全范围内.B组患者置管后NRS评分优于A组(P<0.05).3组患者置管期间均未发生呕吐、呼吸抑制,B组患者置管期间恶心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或0.075μg/kg均可有效稳定清醒状态下行胃管置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能更有效地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恶心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