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控制感

控制感

控制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59845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园艺疗法学术研究会议北京大会暨第一届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高峰论坛暨学术研讨会、2010年全国航海心理学术交流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等;控制感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华山、吕一林、孙宏伟等。

控制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59845 占比:99.99%

总计:1460027篇

控制感—发文趋势图

控制感

-研究学者

  • 刘华山
  • 吕一林
  • 孙宏伟
  • 庞隽
  • 张海钟
  • 毕圣
  • 沈烈荣
  • 郭永玉
  • B·D·约翰逊
  • G·J·安德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饶婷婷; 朱晓文; 杨沈龙; 白洁
    • 摘要: 补偿性控制理论指出,当面临控制感的缺乏时,个体会表现出一种需求秩序的倾向,即努力寻求客观世界的秩序,对于具有秩序性、确定性、可预测性的物理或抽象事物表现出偏好与需求,这种表现被称为补偿性控制。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常会引发人们控制感暂时的下降,补偿性控制理论的视角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系列典型心理反应。如阴谋论信念、谣言传播、道德争论和非理性囤积,都可以从补偿性控制与秩序需求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未来研究可以更多考虑从补偿性控制的角度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心理反应,并基于此视角加强理论深化、研究细化和实践干预。
    • 解晓娜; 张跃; 郭永玉
    • 摘要: 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责任归因对事件原因和责任归属进行推断是民众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民众心理需要来看,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感驱使个体寻找事件的解释来实现认知闭合,控制感的不足则会让个体更加强调外部世界的秩序性,这两种需要也是事件中阴谋论传播和替罪羊效应的心理基础。相应地,在事件中负有责任的组织主体,也应当基于民众的心理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来重塑组织形象和民众的信任,避免责任规避带来的负面效应。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心理学视角补充整合性的实证证据,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关注责任归因与其他社会心理学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有效应对措施。
    • 刘晓丽; 黄娜; 史沙沙; 董延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控制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问卷对该市5家综合性医院各不相同的科室且工作>1年的286名护士施以调查,运用逻辑回归分析了解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对护士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结果286名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评分(17.89±2.63)分高于家庭-工作冲突评分(12.64±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39岁的护士控制感高于25~34岁及<25岁的护士,工龄6~8年的护士控制感总分高于工龄在3~5年及<3年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情绪衰竭(EE)评分为(22.53±1.67)分,属于中度倦怠;去人格化(DP)评分为(8.15±0.68)分,属于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PA)评分为(26.54±2.13)分,属于高度倦怠;工作-家庭冲突与EE、DP呈正相关,与PA之间呈负相关(P<0.05);家庭-工作冲突与EE、DP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P<0.05);控制感与EE、DP呈负相关,与PA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高水平,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是护士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 尹可丽; 兰淼森; 李慧; 赵子文
    • 摘要: 以中国普米族人的传统文化仪式"敬锅庄"为例,采用回忆任务、创设新颖仪式等方法考察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对普米族青少年及成人的控制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熟悉敬锅庄仪式的动作、象征意义或者具有更多情感体验的青少年的控制感更强。仪式动作与象征意义对控制感的影响存在双路径机制:仪式动作直接增强个体的控制感,象征意义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增强个体的控制感。象征意义与控制感的关系还因仪式主体不同有所区别:祈求庇佑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增强青少年的控制感,表达感恩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增强成年人的控制感。研究结果对探究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对个体控制感的影响有重要启示。
    • 温燕; 白福宝
    • 摘要: 为考察中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死亡焦虑的关系,并分析控制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控制感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对49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父亲心理控制与控制感显著负相关(r=-0.67,p<0.001),与死亡焦虑显著正相关(r=0.64,p<0.001);母亲心理控制与控制感显著负相关(r=-0.65,p<0.001),与死亡焦虑显著正相关(r=0.64,p<0.001);控制感与死亡焦虑显著负相关(r=-0.81,p<0.001);控制感在父亲心理控制、母亲心理控制与死亡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45、0.38。这说明父母心理控制通过影响中学生的控制感,而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死亡焦虑。
    • 尧丽; 郭阳; 周诗雨; 张嘉伟; 张照; 邢苏癶; 杨舒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控制感和焦虑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74名大学生(试验1),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控制感问卷(SCQ)进行评估,探讨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以及控制感的关系;另外招募50名大学生(试验2)随机分为控制感维持组和剥夺组,通过概念判断任务进行2(控制感类型:维持、剥夺)×2(测量阶段:基线、任务后测)混合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控制感类型的状态焦虑特点。结果:试验1中,控制感得分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得分均负相关(r=-0.55、-0.46,均P<0.001);试验2中,控制感维持组基线的状态焦虑得分高于任务后测(P<0.001),剥夺组基线的状态焦虑得分低于任务后测(P<0.01);控制感维持组在任务后测的状态焦虑得分低于剥夺组(P<0.01)。结论: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与控制感有关,控制感维持可以减少个体状态焦虑,而控制感剥夺增加个体状态焦虑。
    • 肖晓华; 谢颖; 沈高亮; 叶肖栗; 杨芊
    • 摘要: 目的:探讨信息充分性对杭州市患儿家长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的影响,分析患儿家长控制感在信息充分性和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间的调节作用,为改善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有过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经历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得到204份有效问卷。信息充分性主效应显著(β=0.18,P<0.05),信息充分性对患儿家长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控制感主效应显著(β=0.74,P<0.01),患儿家长控制感对其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互项显著(β=-0.23,P<0.01),患儿家长控制感在信息充分性和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患儿家长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接受度处于可接受的低临界范围。与患儿家长控制感处于高水平时相比,当患儿家长控制感处于低水平时,信息充分性对其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度的影响程度更大。应加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信息建设,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患儿家长控制感筛查,对于控制感低的群体进行针对性干预,进而提高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接受度。
    • 奚瑶; 刘东胜
    • 摘要: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被拒绝或忽略的情况,例如发微信收不到他人的回复,在生意火爆的餐厅被服务员忽略。本文根据社会排斥的分类标准,以社会忽略为自变量,品牌转换行为为因变量,控制感为中介变量,自我建构(独立/依存)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理论模型,研究社会忽略对品牌转换行为的影响。
    • 刘巧
    • 摘要: 厌学是一种心理学因素的现象,大都出现在中学时代的学生团体中.通过对老师、学生、监护人实施走访研究,研究表明厌学与同学们学习控制感存在的因素息息相关.目前同学们自身控制感不足、监护人控制感泛滥、院校控制感不平衡,是导致同学们厌学的主要心理学因素.
    • 李思雨; 姬广军
    • 摘要: 本研究试图探讨社会阶层、控制感和就业压力三者的关系,分析造成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水平差异的原因,验证控制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主观社会阶层与控制感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阶层与就业压力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对于控制感来说,其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控制感在主观社会阶层与就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偏高,控制感对就业压力有预测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