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铅
排铅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134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科技档案、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西南五省市区第九届铁合金学术研讨会、2001年北京国际饮料科学与技术报告会等;排铅的相关文献由565位作者贡献,包括蔡宇、蔡天革、余绍蕾等。
排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1347篇
占比:99.92%
总计:131449篇
排铅
-研究学者
- 蔡宇
- 蔡天革
- 余绍蕾
- 彭师奇
- 赵明
- 张卫华
- 刘新壮
- 吴建辉
- 王玉记
- 郝程杰
- 卢建中
- 唐凤德
- 喻萍
- 张荣华
- 王丽英
- 竹剑平
- 马松利
- 马青利
- 吕毅斌
- 周淡宜
- 周玉付
- 林宣贤
- 王阳光
- 穆明道
- 陈耀富
- 丁时明
- 丁瑞
- 严晓玲
- 于江
- 余银芳
- 冯双杰
- 冯柏年
- 凌志宏
- 刘万涛
- 刘盼
- 刘薇薇
- 刘高高
- 卢维强
- 叶明
- 吴红彦
- 唐传玉
- 唐旗羚
- 宋升
- 宋敏
- 宋爽
- 宣坚钢
- 封士兰
- 尧梅香
- 尹华
- 屠一锋
-
-
陈生利
-
-
摘要:
根据高炉生产实践,结合重金属铅的物理化学性质,剖析其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循环富集原理及对高炉的危害.采用安全有效的高炉排铅技术和方案,通过在炉底开孔引流将铅排出高炉,减轻了铅对高炉的危害,实现铅的回收率达60%以上,为含铅高炉原料的冶炼提供了借鉴.
-
-
薛艺伟;
李辉;
宗成勇
-
-
摘要:
铅烟化炉在冶炼生产时铅液会严重破坏炉底砖衬,影响炉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在烟化炉炉底增设集排铅装置,使铅液渗透、汇集于集排铅槽,通过排铅口定期外排,延长炉寿,提高效益.
-
-
-
杨晨;
唐旗羚;
刘金泳;
陶紫;
郭纪全;
王其友;
祝曙光;
高思远;
李佳虹
-
-
摘要:
本实验研究狗舌草水提取液对染铅小鼠的排铅药效学作用及狗舌草对重要器官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60只18~22 g合格昆明种小鼠,雄雌各半,按体重随机分组分为6组,自然饮食0.1%醋酸铅溶液连续15天,建立铅中毒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以灌胃的方式给予试药组小鼠狗舌草水提液,在给药30天后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试药组与模型组的血铅浓度,数据进行t检验;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狗舌草对重要器官组织的影响.结果:狗舌草水提液可以降低小鼠的血铅浓度,狗舌草水提液对染铅小鼠的肝脑肾组织没有破坏性损伤作用.结论:狗舌草水提液能够产生排铅药效学作用,并且没有对重要器官组织造成损害.
-
-
吕玲;
刘漫;
李和生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以及对铅中毒小鼠的排铅效果,采用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建立铅中毒小鼠实验模型,对铅中毒小鼠进行乌贼墨黑色素灌胃治疗,24h后取眼球血,断颈处死并取肝脏及脑组织,用电感耦合等电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小鼠血液、肝脏以及脑组织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肝脏和脑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小鼠染铅30 min后,用乌贼墨黑色素灌胃1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小鼠的肝、血液中的铅含量与铅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脑铅下降不明显.小鼠染铅24 h后,用乌贼墨黑色素灌胃1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小鼠的肝、血液中的铅含量与铅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脑铅下降差异显著(P<0.05).乌贼墨黑色素对24h内铅中毒小鼠有显著的排铅效果.
-
-
黄兹英;
黎其万;
王继良;
和丽忠;
王伟;
李波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黑木耳对铅中毒大鼠的促排铅作用.采用预防性高铅大鼠模型分别进行黑木耳促排铅试验和黑木耳提取物促排铅试验,分析黑木耳排铅试验各组中血铅、脑铅、肝铅、肾铅、骨铅、尿铅和粪铅含量及清除率,以及黑木耳不同提取物排铅试验各组中血铅、脑铅、肝铅、肾铅、骨铅、尿铅和粪铅含量及清除率.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黑木耳能显著降低铅中毒大鼠中骨铅、血铅、肝铅、肾铅和脑铅的含量(P<0.05),平均清除率依次为28.61%、59.94%、59.64%、15.84%、29.41%.黑木耳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铅含量(清除率为63.47%),使尿铅排出量增加(清除率为-55.45%);水提取物粪铅排出量显著增加(清除率为-26.60%);提取物残渣能显著降低骨铅、肝铅、肾铅和脑铅含量(清除率分别为49.82%、74.21%、74.76%和80.59%),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对铅中毒大鼠具有良好的排铅作用,且通过其多组分协同作用达到促排铅效果.
-
-
陈立;
陆开智;
周琪;
汪琼;
曾瑜亮;
殷红军;
何轩辉;
田瑛;
董俊兴
-
-
摘要:
应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生物样本中铅的浓度,考察核素促排药新促排灵对铅中毒小鼠的促排作用.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乙酸铅溶液,每只染铅1 mg,建立急性铅中毒模型,染铅后4h腹腔注射新促排灵(Zn-DTPA),连续给药5天.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染铅模型组、新促排灵与促排灵(Ca-DTPA)联用组.每天收集尿液,在实验的第2、4和6天分别处死部分小鼠,取全血、双侧股骨、脑,消解处理后,用ICP-MS测定铅含量.结果表明Zn-DTPA能显著增加尿铅的排出,降低血液、股骨和脑组织中的铅含量.
-
-
张艳霞;
高娜;
朱瑞龙;
闫旭;
景明
-
-
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排铅咀嚼片的排铅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依地酸二钠钙组和儿童排铅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正常饮用去离子水外,其余各组均自由饮用铅离子水溶液染毒,连续30 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依地酸二钠钙组腹腔注射给予依地酸二钠钙(13 g/L,0.01 mL/g)、儿童排铅咀嚼片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儿童排铅咀嚼片高、中、低剂量(2 000,1 000,500 μg/g,0.02 mL/g),1d1次,连续30 d.每天称量小鼠体质量,按体质量给药.30 d后处死动物,取各组小鼠的血液、肝脏、股骨来测定铅含量.结果:给药组的血铅、骨组织铅和肝脏中铅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排铅咀嚼片对铅中毒小鼠具有排铅作用.
-
-
-
-
刘高高;
袁熙志;
胡群高;
曹明
- 《西南五省市区第九届铁合金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采用电炉炉底排铅,使铅液通过砖体气孔和砖缝的渗透而集聚于集铅槽,然后从排铅口定期排放的方法.借用高炉排铅的工程经验,设计研究出"双丰"字型排铅槽结构形式.从理论来看,设计出的排铅槽结构更合理,能更大限度地利用炉底中心区回收铅.对于排铅槽标高位置的确定,提出了一种比以往经验公式更精确的方法.即利用热力学多层平壁稳定态传导公式和用迭代试差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热工计算,确定出的排铅槽位置和排铅温度预计可避免以往因为排铅槽位置不合理带来的铅回收率降低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