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爆性能

抗爆性能

抗爆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174375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爆破、兵工学报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等;抗爆性能的相关文献由9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高辉、徐亚丰、周清等。

抗爆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3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4375 占比:99.82%

总计:174698篇

抗爆性能—发文趋势图

抗爆性能

-研究学者

  • 王高辉
  • 徐亚丰
  • 周清
  • 蒋友明
  • 卢文波
  • 汪维
  • 刘亚玲
  • 刘兰
  • 周布奎
  • 徐景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锐林; 陈秀华
    • 摘要: 为了研究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抗爆性能,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T梁—CFRP材料—空气域—TNT炸药的全耦合模型,进行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T梁的数值模拟,对钢筋混凝土T梁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CFRP外贴形式、CFRP厚度对钢筋混凝土T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T梁,CFRP材料能有效地抑制T梁底部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升钢筋混凝土T梁的整体性,进而提高钢筋混凝土T梁的抗弯刚度;综合考虑受力和经济性,顶部和底部同时粘贴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抗爆性能更佳;CFRP厚度为0.3 mm时,T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最小。
    • 王成; 杨靖宇; 迟力源; 王万里; 陈泰年
    • 摘要: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端面重墙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下的抗爆性能,依据最大TNT当量为300 kg的现场试验,对D1、D2、D33种不同构型端面重墙的损伤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流体和固体耦合数值模型,计算得到3种重墙房屋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并利用试验结果校正模型参数。进一步利用ConWep算法进行爆炸载荷加载,通过控制药量和爆距,得到不同超压和冲量载荷下重墙结构的破坏特征。以重墙的残余倾覆角作为划分依据,将计算结果分为3种破坏等级,拟合得到的超压-冲量曲线和药量-距离曲线可用于燃烧爆炸品厂房安全距离和仓库容量设计以及意外爆炸下的破坏程度评估。对比3种相似结构不同尺寸重墙的超压-冲量曲线,发现小尺寸D2构型的抗爆性能最差;当爆炸载荷超压较小时,大尺寸D3构型与D1构型抗爆性能相似;当超压较大时,D3构型的破坏形式发生变化,超压-冲量曲线发生右倾现象。
    • 张龙; 程良玉; 纪冲; 王昕; 王钰婷; 孙宇翔
    • 摘要: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钢板在爆炸载荷下的防护能力和机理,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涂覆位置及厚度的聚脲涂层对不同厚度的Q235钢板抗爆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应力波传播规律揭示了不同涂覆模式下复合靶板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采用背面涂覆时,能有效提高钢板的抗爆性能,且聚脲涂覆厚度越厚,效果越好。正面涂覆时,对3.5mm的钢板的抗爆性能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对3mm的钢板却会削弱其抗爆性能,加剧破坏程度。双面涂覆时,随着钢板及聚脲厚度组合的不同,抗爆性能呈现差异性变化。
    • 赵春风; 何凯城; 卢欣; 潘蓉; 王静峰; 李晓杰
    • 摘要: 依据规范设计了3种不同连接件的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近场爆炸作用下的损伤模式、跨中位移变化以及能量消耗状况等,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板的耗能状况及损伤机理。以背爆面钢板跨中位移为指标,分析了用药量、混凝土强度和钢板厚度等参数对弧形双钢板混凝土板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近场爆炸作用下,弧形板均保持良好的整体性,没有出现混凝土飞散现象,仍具有持续承载能力,比传统平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具有更加优异的抗爆性能;重叠栓钉的连接性能强于栓钉,稍弱于对拉螺栓;提高混凝土强度不能改善混凝土的损伤状况,但能减小跨中位移;增加钢板厚度能显著减小钢板跨中位移,提高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抗爆能力。
    • 方志强; 吕平; 王旭; 黄微波; 张锐; 李鹏
    • 摘要: 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无涂层防爆罐、涂覆黏弹性阻尼涂层(Q413m)的防爆罐及涂覆聚脲涂层(MS-1)的防爆罐进行了小当量三硝基甲苯(TNT)下的爆炸数值模拟,分析了Q413m及MS-1涂层对罐体变形的防护效果及能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上述涂层的耗能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涂层防爆罐,涂覆Q413m防爆罐及涂覆MS-1防爆罐的最大径向位移较小,破坏程度较低,涂覆Q413m防爆罐和涂覆MS-1防爆罐的内能及动能均有所降低。此外,无涂层防爆罐、涂覆Q413m防爆罐及涂覆MS-1防爆罐的动能转化率分别为92.1%、90.3%、89.6%,涂层通过吸收和耗散能量提高结构的抗爆能力。
    • 邱伟健; 刘昆; 张馨予; 杨俊杰; 王加夏; 洪智超
    • 摘要: 设计具有优良抗爆性能的夹层板结构对提高船舶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麻雀搜索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BP-SSA),以提高结构的抗爆性能为主要目标,对波形夹层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样本点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响应值之间的响应面模型,最后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得到波形夹层板结构的抗爆性能优化方案。优化后的结构抗爆性能比原结构提升了31.8%,且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有限元仿真结构一致性较好。因此,该方法在提高夹层板结构的抗爆性能的同时还减轻了结构重量,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周兆鹏; 闫秋实; 田栓柱; 吴俊; 李建武
    • 摘要: 随着装配式结构的提出与发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PC)叠合板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为研究PC板的抗爆特性,开展了不同比例距离爆距作用下(1.0 m/kg^(1/3)、0.8 m/kg^(1/3)和0.6 m/kg^(1/3))PC板的现场爆炸试验,并与相同比例爆距下普通钢筋混凝土(RC)板的抗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比较分析两者的抗爆性能.具体测量了爆炸试验中入射与反射超压、PC板的位移和损伤分布.研究表明:入射和反射超压与CONWEP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试验中爆炸荷载的有效性;相同工况下,PC板的挠度大于RC板的挠度,RC板背爆面具有较宽的主裂缝且呈现弯曲损伤形式,而PC板背爆面主裂缝较细且向两端扩散,裂缝呈“宽-窄-宽”交错分布,表明PC板能够均匀地消散爆炸冲击波.爆炸荷载下PC板和RC板的变形随着比例距离减小而逐渐增大;当比例距离大于0.6 m/kg1/3时,PC板残余位移大于RC板残余位移;当比例距离等于0.6 m/kg^(1/3)时,PC板的残余位移小于RC板的残余位移.PC板中叠合面未出现明显裂缝,满足抗剪要求.
    • 叶海林; 祖峰; 姜初伟
    •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的玻璃纤维(GFRP)-钢纤维混凝土组合衬砌结构,由带有钢纤维混凝土外包GRFP型材板组成,钢纤维体积含量约3%。为掌握新型衬砌结构的在爆炸作用下的抗爆性能,采用Ansys/Ls-dyna,利用流固耦合算法,对新型的GFRP-钢纤维混凝土组合衬砌结构和普通混凝土衬砌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新型的GFRP-钢纤维混凝土组合衬砌结构,通过GFRP肋板以及内表面的粘砂处理使GFRP板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GFRP、钢纤维混凝土二者抗爆炸冲击性能叠加效应,较普通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具有更好的抗爆炸冲击性能,且新型衬砌结构顶部、肩部受到的冲击作用较强,上述部位最易受损或破坏,结构设计时候需要重点加强。
    • 南子昱; 苏学; 崔梦园; 饶国宁; 周如东
    • 摘要: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涂覆聚脲油箱的动态响应过程。以箱内液体特定单元压力峰值、油箱壁板变形作为对比参量,分析相同当量炸药产生的爆炸载荷冲击具有不同厚度涂覆材料及不同涂覆位置的油箱结构造成的毁伤效果。结果表明:涂覆聚脲材料可减少油箱金属壁板应变区域,背爆面涂覆聚脲相较于迎爆面涂覆聚脲箱体变形更小,等面密度情况下聚脲层厚度增加能有效减小箱体变形。
    • 尹华伟; 黄亮
    • 摘要: 为了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波纹管吸能芯层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能力和吸能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比分析了吸能芯层为波纹管的钢筋混凝土板、吸能芯层为与波纹管同直径和同质量直筒管的钢筋混凝土板以及同质量实心板这4块板的损伤变形和吸能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爆炸荷载作用下,波纹管吸能芯层板背板的损伤变形均小于实心板和直筒管芯层板;波纹管吸能芯层板主要靠前面板的塑性变形和波纹管的压缩变形吸能,吸能能力优于实心板和直筒管芯层板;波纹管吸能芯层板能有效保护背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