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投射

投射

投射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3年内共计6674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中国文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934篇;相关期刊551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2007世界华人工业设计论坛、纪念中国工程图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暨学术会议等;投射的相关文献由7690位作者贡献,包括平田浩二、谷津雅彦、张学勇等。

投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7 占比:11.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934 占比:88.91%

总计:6674篇

投射—发文趋势图

投射

-研究学者

  • 平田浩二
  • 谷津雅彦
  • 张学勇
  • 白剑
  • 吕方璐
  • 池田贵司
  • M.帕特拉
  • 吕向楠
  • 天野贤
  • 永利由纪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曾蕾; 朱薪羽; 叶岚
    • 摘要: 目前学界对学位论文语篇的探讨多集中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匮乏,其中对文献综述中投射语言的隐喻性实现方式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对广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章节中使用投射语言的主观倾向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也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主观倾向性或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非隐喻式句构远多于隐喻式句构。此外,从主观倾向性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的投射句构比较多样;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句构的使用相对单一。从本科毕业论文语料的分析可见,学生倾向于使用以人称作为投射小句的主语,并较多使用言语或心理过程的显性投射动词,这与母语为英语的本科生的使用习惯具有较大的偏差。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较弱的整体性倾向问题及其对策。
    • 田蕾; 吴海婧
    • 摘要: 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与胜任力对教师在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教学方面,教师应锻炼课堂调节力,革新命题设计,依据核心素养构建教学内容,进而触发教育反应,支持学习方式转变;在教育评价方面,要体现差异与共性兼顾、学业与素养并重,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从素养角度构建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计划的有效评估。本文主要以心象卡研究方法为出发点,探讨如何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六大关键能力以及更好地胜任班级管理工作。
    • 陈诺; 李燕
    • 摘要: 《天才少女》围绕一个具有超常数学天赋的小女孩玛丽的家庭教育与成长经历展开,表面上是玛丽的外婆与舅舅争夺其抚养权,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投射,最终两个成人以玛丽为中心找到符合她个性的教育。本文介绍了玛丽一家三代的代际关系的冲突与和解,分析祖孙三代心理投射,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及家庭关系的影响,体现出相信孩子的潜能与共情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家长能正确对待投射效应,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成就孩子的个性。
    • 刘一平
    • 摘要: 随着社会传播进入数字化阶段,平凡人物正在宏大叙事之外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天播放量超过1600万次,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一些以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也在流量市场上收获受众持久的关注与点赞。面对有限的流量池,为什么平凡人的故事能屡屡戳中人心,让受众自发评论、转发?文章研究认为,普罗大众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带来了平民化视角,提高了平凡人物的社会可见度;平凡人物故事因其接近性与贴近性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也契合数字用户通过情感投射获取传播经验的倾向性。在当下,平凡人物故事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补充,还启示同样面临流量激烈竞争的传统主流媒体必须正视受众需求,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之下的共情表达。
    • 管怡宁; 袁超
    • 摘要: 在现代社会,游戏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游戏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游戏产品正在争夺娱乐市场中更大的份额。为进一步提升游戏质量,必须重视剧情设计。文章探讨《火焰纹章:风花雪月》故事叙事渲染和情节,以及英雄诗学的投射对游戏剧情体验的影响,以助力国产游戏质量的提升。
    • 刘上生
    • 摘要: 本文全面辨析《红楼梦》前八十回高频词“风流”的语用意旨和特色,指出在“风流”词义复杂壇变并趋向污名化的历史语境中,曹雪芹把“风流”作为“大旨谈情”、创造“清净女儿话语”和理想人格的标识词,以正向取义、精细灵动、集中突出、主体投射的语用艺术,成功融写作意旨、人格追求、审美创造和话语创新为一体。
    • 严文华
    • 摘要: 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当中,限制越少、越开放的艺术形式,越能够承载更大、更多、更深的心灵投射。而涂鸦技术就是一种完全没有限制的艺术载体,可以让作画者把最深的情结投射在简单的涂鸦作品当中。这个作画者在第一幅涂鸦作品当中投射了分离焦虑。画中是蒲公英种子被风吹起的场景,作画者自己的描述是蒲公英分离在即,离开其所在的家和伙伴,飞往另一片新的天地。这株蒲公英就是作画者自己的写照。
    • 王峰; 李丛立
    • 摘要: 以往显化研究主要在文本视域描写译者显化趋势,本文认为,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为批评视域考察译者行为的合理度,对显化规律、显化效果做出动态评价.本研究选择英国汉学家詹纳尔的《西游记》英译本为语料,聚焦原文特色报道动词词组"笑道"的显化特征.利用工具Wmatrix对790条英语语料做语义赋码,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英译话语进行类联接的结构标注和及物性标注.结果发现:词汇特征层面,"笑"和"道"除了基本词汇smile、said之外,基于情境语境换译为下义词;在结构层面,译者更青睐"被投射句+投射句"这种跟原文相反的结构来显化"笑道"的言语内容,而非言语方式;概念语义层面,"言语过程+方式"是基本对等语义表征,此外译者还分别使用了单及物性的言语过程和行为过程,以隐化原文双及物性的程式语特征.
    • 尹铁超; 田鑫
    • 摘要: 谎言是人类语言意义表达中的突出特征之一.谎言的构成是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的表现形式,与语言的内部自足性逻辑系统和语言的内部逻辑系统对存在的描述的投射直接相关.语言的内部系统为语言的自足提供了完整的逻辑推导体系,而语言对存在的投射则将语言与世界产生了关联,并产生语言的意义系统.语言自身特性、语言通过投射于存在而产生的意义,投射过程中出现的所指层级性特征构成了语言表达的难以证伪现象.这就是谎言构成的机理.
    • 陈树坤
    • 摘要: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角度环境成分在投射等级上分为来源和观点,但此系统无法解释处于同一投射等级的角度成分(如as for me和in my opinion)以及英汉角度成分(如according to him和"据他说")的系统差异.本文尝试建构投射模式子系统,其中宏观环境包括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两个系统选择.英语的角度成分在隐性模式下只需构建符号生产者,无投射过程,而在显性模式下需构建符号产品,隐性模式具备投射等级转换的意义潜势.相比之下,汉语只能选择显性模式,构建图式或者符号产品,只能依赖特定的投射动词主观化实现投射等级转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