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足

自足

自足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专利文献5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现代哲学、哲学分析、台声等; 自足的相关文献由208位作者贡献,包括D·M·沙纳汉、P·B·梅普尔斯、R·B·霍尔茨等。

自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63.98%

专利文献>

论文:58 占比:36.02%

总计:161篇

自足—发文趋势图

自足

-研究学者

  • D·M·沙纳汉
  • P·B·梅普尔斯
  • R·B·霍尔茨
  • T·阿里基
  • C·利斯特
  • F·西韦尔斯
  • G·A·奥拉
  • G·K·S·普拉卡什
  • H·-H·莱塔斯
  • H·舒马赫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亚明
    • 摘要: 汉语形容词的典型成员兼具饰词性又有谓词性。相比动词与行为类型、动词性短语与情状类型、句子与体的对应关系,汉语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均非自足的语法形式,难以作为形容词情状判定的依据,唯有语法上自足的形容词谓语句是情状研究可资凭借的语法形式。
    • 陶涛
    • 摘要: 现今大多数有关老年人的学术讨论,往往是从外部的政策与制度入手,抑或强调我们该如何善待、关爱老年人,这似乎把老年人看作一种被动的客体,而较少讨论他们如何主动地寻求幸福。就此方面而言,西塞罗的老年伦理观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西塞罗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认为老年人的幸福是自足的。这即是说,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我们都能凭借自身的美德获取幸福。具体来说,西塞罗通过论证拒斥了老年人不幸的理由,至少包括:肉身上的衰弱、感官快乐的剥夺、心智上的衰弱、无法从事积极工作、不再受到亲朋好友的尊重、临近死亡等等。总之,他认为衰老的过程符合人生的自然进程,所以它并不是痛苦,反而是美好的;而人们错误的判断或过度的欲求,才使老年人感到痛苦。但西塞罗过于强调老年人的自足,因而他似乎低估了外在环境和自然进程对于人的影响,且赋予老年人过多的责任,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 摘要: 唐代诗人丘为未能见到要拜访的那位隐士,却对周围的环境赏心悦目,"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然没有见到所要寻访记的隐者,但是已经达到了使身心清爽愉快自足的目的,"何必待之子"呢?古代山中隐者大都是养生之士。
    • 尹铁超; 田鑫
    • 摘要: 谎言是人类语言意义表达中的突出特征之一.谎言的构成是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属性的表现形式,与语言的内部自足性逻辑系统和语言的内部逻辑系统对存在的描述的投射直接相关.语言的内部系统为语言的自足提供了完整的逻辑推导体系,而语言对存在的投射则将语言与世界产生了关联,并产生语言的意义系统.语言自身特性、语言通过投射于存在而产生的意义,投射过程中出现的所指层级性特征构成了语言表达的难以证伪现象.这就是谎言构成的机理.
    • 汪超强
    • 摘要: 主流观点认为汉语由于缺乏标记虚拟语气的形态特征,其违实语义解读离不开语境因素.但本文发现,汉语实际存在违实语义解读无需语境介入的自足违实句;自足违实句源于交际双方认知省力及填补汉语违实标记空缺的需要.根据违实语义生成路径,可分为过去时凸显型和否定凸显型.语料库检索结果证明,过去时凸显型可由“早知道”或“HC+ PTR”结合体引导,而否定凸显型除常见的“要不是”外,还可通过“HC+ NEG”结合体引导.
    • 王晶
    • 摘要: 《中庸》中“勇”与“仁”“知”并称,以知、仁、勇为儒家“三达德”,“勇”从众多德目中脱颖而出,地位迅速上升,同时“勇”的内涵亦有明显变化.从前孔子时代的武夫之勇、武士之勇,逐渐发展到孔孟时期的君子之勇、义勇,从勇行发展为勇德.降至宋明,“勇”的内涵又有一个跳跃式发展:逐渐从孔孟时期的外发性勇德到内收性的自反常直.而这一时期,“勇”的意蕴亦由德行发展为心灵上的自足,“勇”明显倾向于人格上的提升,超越旧俗和生存境域的限制,以自足和自我实现为根本目标,是自我心灵上的安顿.“勇”内涵的变化,凸显“勇”的变体意义,值得探究和深思.
    • 罗志田
    • 摘要: 五四运动是一个从发生当时就开始被传颂、记忆和诠释的特殊事件。这个运动并非谋定而后动,而是在发展中逐步成型。在其逐渐定型的过程中,本事与言说的纠缠,是一个与生俱来又从不离弃的现象。不论广义狭义,五四运动都不是一个可成一统的自足体系。它当然有不约而同、众皆呼应的主题,然也确实头绪纷纭。史事本身的多姿多彩,导致了关于“五四”认知的多样化。它就是一个复调的运动,其内部不同的声音既各自独立,又共同参与并形塑出一个更大的和声。变化的史事,需要发展的理解;丰富的史事,需要多元的理解:既要表现出时代的“公言”,也当再现各种独特的“私言”,以复调的方式表述复调的史事。
    • 陶涛
    • 摘要: 本文基于对古希腊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自足”的分析,讨论了在两种视域(自我与他者对立/自我与他者统一)下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简言之,在两者对立的视域下,自我仅限于孤立个体,他者成为我们不得不提防、又不得不依靠的外在事物,因而自足无法实现;但在两者统一的视域下,他者则是实现自足的必要手段与路径.继而,本文试图指出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是现代性的局限性之一,重新思考“自足”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到外在善(尤其是财富)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而且有利于我们在与他者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地寻求卓越德性与幸福生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