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截断值

截断值

截断值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833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现代妇产科学进展学术会议、首届京津冀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协同发展促进会暨2016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等;截断值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丽、何家全、何桂琼等。

截断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833 占比:99.77%

总计:32909篇

截断值—发文趋势图

截断值

-研究学者

  • 王丽
  • 何家全
  • 何桂琼
  • 俸小平
  • 兰小英
  • 刘云霞
  • 刘志昂
  • 刘敏
  • 卢海红
  • 叶增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金彪; 李晓明; 邢婉琳; 马飞; 于巧亚; 代荣琴
    •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存在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引起手术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的术后血栓监测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赛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7月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80例患者,以术后3 d血栓是否形成分为血栓组(n=39)与无栓组(n=41),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3组均检测血清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于术前当天与术后8 h检测,对照组检测1次。结果与结论:①术前当天:无栓组患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均高于无栓组(P<0.05),血栓组患者4种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8 h:血栓组患者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无栓组(P<0.05);③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单指标血栓调节蛋白的预测效能最好(ACU=0.814,灵敏度76.70%,特异度83.80%,P=0.00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栓调节蛋白联合检测提高了预测效能(ACU=0.822,灵敏度83.30%,特异度76.80%,P=0.000);术后单指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预测效能最好(ACU=0.898,灵敏度83.30%,特异度84.80%,P=0.00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联合检测提高了预测效能(ACU=0.897,敏感度88.30%,P=0.000);④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术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与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r2=0.209,P<0.05);⑤血栓调节蛋白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的早期预警指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作为临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特异指标,4种指标联合检测能提升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警效能。
    • 孙美娜; 李令娟; 刘冬; 王卫娟; 王宏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 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与心肌超声造影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ACS患者,为ACS组;选取冠脉内径狭窄率<50%、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根据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预后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cardiac event,MACE)]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比较各组血清Lp-PLA2、MMP-9水平及心肌超声造影β值、A值。分析ACS发生的影响因素、Lp-PLA2、MMP-9与冠脉病变、危险分层及β值、A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p-PLA2、MMP-9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CS组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Lp-PLA2、MMP-9、β值、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MMP-9升高、β值、A值降低为预测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度病变组Lp-PLA2、MMP-9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P<0.05),β值、A值低于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P<0.05);高危组Lp-PLA2、MMP-9水平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β值、A值低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血清Lp-PLA2、MMP-9水平与冠脉病变、危险分层呈正相关(P<0.05),与β值、A值呈负相关(P<0.05)。MACE组Lp-PLA2、MMP-9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Lp-PLA2与MMP-9预测MACE的AUC分别为0.716、0.680,二者联合预测MACE的AUC为0.891,高于单项指标预测MACE的AUC(Z=4.310,Z=5.654,P<0.05)。结论:血清Lp-PLA2、MMP-9是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危险分层及β值、A值相关,可用于ACS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
    • 黄滨梅; 黄演林; 梁丽华; 陈柯艺; 骆明勇; 张畅斌
    • 摘要: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孕期妇女弓形虫(TOX)IgG抗体定量截断值的科学设置,为临床判读弓形虫血清抗体结果,指导孕前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在该院作孕前和孕期TOX-IgG检测筛查者血清为5144份,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TOX-IgG。按定量值从低到高做累积百分数分布图。参考文献报道不同地区TOX-IgG的阳性率数据,选择最符合广东地区的阳性率区间,并据此设置对应截断值。结果广东地区育龄妇女TOX-IgG阳性率合理区间为8.55%~10.54%,对应的TOX-IgG截断值为10~18 IU/mL。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广东孕期妇女TOX-IgG抗体定量截断值较为符合本地区流行情况,据此可更准确判读TOX-IgG抗体的阴阳性,以便临床对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风险评估及相应诊疗指导。
    • 马翠霞; 封露露; 赵良宇; 马倩倩; 李扬; 封纪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筛查中不同胎龄17-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的截断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活产新生儿的17-OHP浓度,末梢血干血斑初筛及复查17-OHP浓度均≥30 nmol/L判断为筛查阳性,予以召回采静脉血进行确诊。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胎龄组间、出生体质量组间17-OHP浓度的差异,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对17-OHP浓度的影响。采用P99.9百分位数法分别计算早产儿和足月儿的截断值。结果①217210例活产新生儿17-OHP浓度为8.44(5.97,11.53)nmol/L,初筛及复查阳性患儿151例,召回134例,确诊8例,阳性预测值为5.97%(8/134),CAH发病率为1/27151。②不同胎龄组、出生体质量组的新生儿17-OHP浓度有显著差异,早产儿17-OHP浓度高于足月儿、过期产儿[14.60(10.16,20.30)、8.21(5.84,11.10)与6.78(4.73,9.35)nmol/L,H=12808.675,P<0.001];低出生体质量儿17-OHP浓度高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14.33(9.64,20.49)、8.32(5.91,11.30)与7.75(5.49,10.43)nmol/L,H=26976.238,P<0.001]。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均负向影响17-OH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胎龄的影响因素较大(t=-150.200,P<0.001)。④在初筛阳性患儿和召回患儿中,与试剂盒推荐截断值比较,根据P99.9百分位数法确定的截断值筛选出的早产儿构成比明显偏低(P值均<0.05)。如果早产儿采用P99.9百分位数99.57 nmol/L为截断值,则仅需召回2例早产儿,召回患儿中早产儿由80.13%下降至4.65%。结论根据胎龄建立早产儿与足月儿不同的17-OHP截断值更为合理,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假阳性率。
    • 韦松晓; 潘美秀; 麦莹莹; 黎凤元; 覃炜玲; 李丹; 陈秀勤; 梁伟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地贫)的血液学表型特征,比较其引起小细胞及低血红蛋白的程度与受影响的α⁃珠蛋白基因的数量的关系,探讨血液学参数(RBC、HGB、MCV、MCH、MCHC和RDW)对缺失不同数量的α⁃地贫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经基因确诊为缺失型α⁃地贫的3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α珠蛋白基因缺失数目不同分为-α/αα、(--⁃/αα,⁃α/⁃α)、--⁃/⁃α和--/--共四组,分析确诊的缺失型α⁃地贫患者的血液学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缺失不同α基因数量的α⁃地贫的血液学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分析血液学指标在缺失型α⁃地贫中的筛查价值。结果缺失型α⁃地贫基因类型以--^(SEA)/αα最常见(61.62%)。缺失不同α基因数量的患者血液学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3.8 fl及MCH>27.6 pg。缺失1个α基因者,MCV在74.9~83.8 fl之间,MCH在23.8~27.6 pg之间。缺失2个α基因者,MCV在62.9~74.9 fl之间,MCH在18.7~23.8 pg之间。缺失3个α基因者,MCV小于62.9 fl,MCH小于18.7 pg,另外RDW>18.8%。结论MCV和MCH是有效鉴别α基因缺失数量的指标,可初步区分不同亚型的缺失α⁃地贫。
    • 戴善军; 杨杰; 王芳; 刘艳; 史昊; 杨庆岭; 刘金豪; 金海霞; 梁玉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的7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MH水平分为3组:4μg/L 1646例,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和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AMH水平、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AMH水平、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着AMH水平增加,年龄、不孕时间、体重指数、基础FSH、Gn剂量呈下降趋势,获卵数与妊娠率呈上升趋势,移植胚胎数在AMH>4μg/L组最少,AMH 1~4μg/L组最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AMH水平升高,妊娠率呈上升趋势(P<0.05);在AMH<1μg/L组、AMH 1~4μg/L组,随着Gn剂量的增加妊娠率呈下降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AMH<1μg/L组,AUC为0.571(95%CI为0.532~0.610),Gn剂量截断值为4093.73 IU,敏感度为0.495,特异度为0.648;在AMH 1~4μg/L组,AUC为0.618(95%CI为0.601~0.634),截断值为2668.66 IU,敏感度为0.631,特异度为0.447.结论:血清AMH水平与妊娠结局有关,在AMH<1μg/L与1~4μg/L时,Gn剂量与妊娠率有关,且对预测临床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 陈荣贵; 张勇刚; 施俊柱; 唐曙明; 武学成; 刘运红; 刘爱胜
    • 摘要: 目的 探讨σ度量在深圳市龙华区三家综合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互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三家医院2019年广东省临检中心常规化学,特殊蛋白前两次的室间质评(EQA)样本,经混匀并分割成比对样本送至各评价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卫生部临检中心(NCCL)标准和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总误差(TEa%)为质量规范,通过加权法计算出各项目2019年1~6月期间室内质控在控数据的不精密度,以2018年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EQA)数据作为偏倚(bias%)来源,计算三家医院29个检验项目的 σ度量值并进行性能评价,利用质量目标指数(QGI)提出改善方法 ;将评价项目的 σ度量值与直接比对试验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分析确定σ截断值(cut-off).结果 ①三家医院29个生化项目的 性能并不一致,将项目中、高值的σ值进行配对t检验,其t值分别为2.28,3.01和0.74,按α=0.05水准判断得出医院A与B,医院A与C间的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B与C间的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A项目性能要优于B,C医院.评估的87个项目中有53项σ平均值<6,根据QGI判断,3个项目需优先改善准确度,10个项目需同步改善准确度和精密度,另40个项目需优先改善精密度.②对医院间项目比对通过率进行配对χ2检验,其χ2分别为5.33,6.25和2.5,按α=0.05水准判断,B与A医院比对通过率低于C与A医院、C与B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与A医院比对通过率跟C与B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将σ度量值与直接比对试验进行比较,经配对χ2检验,当σcut-off值取≥2σ,≥3σ,≥4σ,≥5σ和≥6σ时,其χ2分别为7.20,0.00,9.09,15.06和16.06,按χ20.05,1=3.84,α=0.05水准判断,当σcut-off值取≥3σ时,两种比对方法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σ度量值可以单独用于评价医院间生化检验结果 的互认,在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可比性时,可考虑将σcut-off值设为≥3σ.
    • 刘运华; 吴坤; 刘晓燕
    • 摘要: 目的 建立河源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方法 取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斑以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G6PD活性,取外周血以比值法进行验证,部分新生儿进行G6PD基因突变分析,应用MedCalc软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G6PD筛查截断值.结果 在男性中,筛查截断值为3.00 U/gHb、4.50 U/gHb和4.42 U/gHb时,灵敏度分别为96.38%、98.84%、98.84%,特异度分别为99.83%、99.61%和99.62%,约登指数分别为0.962、0.985和0.985,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66.94、253.44和260.11,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04、0.01、0.01.在女性中,筛查截断值为3.00 U/gHb、4.50 U/gHb和4.42 U/gHb时,灵敏度分别为62.69%、92.84%和92.84%,特异度分别为99.10%、93.72%和94.32%,约登指数分别为0.618、0.866和0.872,阳性似然比分别为69.66、14.78和16.34,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8、0.08和0.08.不同基因突变位点导致不同程度的G6PD活性下降,以3.00 U/gHb为截断值将会漏诊部分G6PD杂合突变女性新生儿.评估近五年河源辖区内分娩新生儿筛查情况,以4.50 U/gHb为截断值可避免漏诊4078例可疑G6PD缺乏症者.结论 综合各评价指标,本实验室仍采用4.50 U/gHb作为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的建立,可为河源地区今后的筛查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 刘敏; 陈先侠
    • 摘要: 目的:探讨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孕11~13^(+6)周行NT厚度检查的胎儿共32100例,超声提示NT≥2.5 mm共546例(1.70%),其中行核型分析联合CMA者235例。本研究将这235例孕妇纳入研究,根据NT厚度分为2.5~2.9 mm组(47例)、3.0~3.4 mm组(106例)、3.5~4.4 mm组(56例)、4.5~5.4 mm组(15例)和≥5.5 mm组(11例),根据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分为单纯NT增厚组(A组,182例)、合并其他组(包括高龄、血清学筛查异常及不良孕产史;B组,53例)。结果:1)235例中44例染色体异常(18.72%);2)核型分析、CMA对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各自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NT增厚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随之增加(P_(trend)<0.001);3)CMA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18.30%(43/235),较核型分析异常染色体检出率高[14.04%(33/235)],其中核型正常而CMA增加检出11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而核型分析1例染色体易位CMA未见异常;4)A组、B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分别为14.29%(26/182)和33.96%(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A组、B组ROC曲线下面积(0.741、0.674)显示,行侵入性检查截断值分别为3.25和2.85时,敏感度为0.793和1.000,特异度为0.569和0.379,约登指数为0.362和0.179。结论:核型分析联合CMA可更有效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有益于产前诊断;单纯NT增厚及NT增厚合并其他,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建议分别取3.0 mm和2.5 mm为截断值行侵入性检查。
    • 刘敏; 陈先侠
    • 摘要: 目的:探讨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孕11~13+6周行NT厚度检查的胎儿共32100例,超声提示NT≥2.5 mm共546例(1.70%),其中行核型分析联合CMA者235例.本研究将这235例孕妇纳入研究,根据NT厚度分为2.5~2.9 mm组(47例)、3.0~3.4 mm组(106例)、3.5~4.4 mm组(56例)、4.5~5.4 mm组(15例)和≥5.5 mm组(11例),根据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分为单纯NT增厚组(A组,182例)、合并其他组(包括高龄、血清学筛查异常及不良孕产史;B组,53例).结果:1)235例中44例染色体异常(18.72%);2)核型分析、CMA对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各自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NT增厚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随之增加(Ptrend<0.001);3)CMA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18.30%(43/235),较核型分析异常染色体检出率高[14.04%(33/235)],其中核型正常而CMA增加检出11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而核型分析1例染色体易位CMA未见异常;4)A组、B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分别为14.29%(26/182)和33.96%(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A组、B组ROC曲线下面积(0.741、0.674)显示,行侵入性检查截断值分别为3.25和2.85时,敏感度为0.793和1.000,特异度为0.569和0.379,约登指数为0.362和0.179.结论:核型分析联合CMA可更有效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有益于产前诊断;单纯NT增厚及NT增厚合并其他,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建议分别取3.0 mm和2.5 mm为截断值行侵入性检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