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染细菌

感染细菌

感染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128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父母必读、齐鲁护理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防治糖尿病交流大会暨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对策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老年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等;感染细菌的相关文献由2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丽、傅成波、冯华华等。

感染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280 占比:99.73%

总计:31364篇

感染细菌—发文趋势图

感染细菌

-研究学者

  • 张海丽
  • 傅成波
  • 冯华华
  • 刘利成
  • 刘宇卉
  • 刘志忠
  • 刘颖梅
  • 周骋
  • 唐奇
  • 姚志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代想; 周连帮
    • 摘要: 目的 研究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病原菌类型,指导临床工作,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21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感染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218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17例,感染率为7.798%.切口感染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0岁,术前白蛋白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率明显低于革兰阴性菌(23.53%vs.76.47%).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 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这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在围手术期加强监控,予以干预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 刘斌
    • 摘要: 秋冬季节是鼻炎高发期,鼻炎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之所以出现鼻炎,本身就是因为感染细菌而导致的,此时也容易会伴有脓肿的现象,会出现异常的现象,有的时候情况比较严重,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呼吸,所以说也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可是不少的人都不了解该怎么治疗,怎么治疗鼻炎效果才好呢。
    • 丹增
    • 摘要: 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限制病原体的繁殖,进而帮助患者减轻由于感染细菌所引发的病痛。研究发现,当前抗生素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临床应用,覆盖率超过了8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为例,他们在发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基于这种情况,医生可以科学地使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的可能性。
    • 郑益
    • 摘要: 食品卫生安全是目前我国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基层畜牧兽医站对该地区的畜牧养殖、屠宰具有一定的协调、监督和宣传职能.因此,兽医站要全面展开畜牧检疫的优化工作,切断畜牧疫病的传播途径,提高人畜健康保护体系,贯彻落实兽医站对当地畜牧疫病的管控机制,为我国检疫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简要分析现阶段畜牧兽医站检疫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优化畜牧兽医站检疫具体对策进行探究.
    • 林泉1
    • 摘要: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和耐药率并不一致。头孢地尼是一种半合成、广谱、可以口服给药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多种耐青霉素类和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对头孢地尼敏感,且获得多个权威指南的推荐。因此,头孢地尼在治疗社区获得性感染时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 汪敏
    • 摘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幽门螺杆菌”这个词,医院做手术之后也很有可能会感染此类细菌。随着科技逐渐发展,医院治疗也已经从原始的多人病房变得越来越精细化管理,人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少出现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医学发展程度相差很大,很多地级市以及县级市的医院其医疗技术和设备都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因此现实生活中做过胃切除手术之后感 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仍旧不在少数,所以尽早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做好手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李晨芳; 王桦; 檀春玲; 刘国栋
    • 摘要: 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针对致病病原体的合理抗感染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及致病菌定植问题的出现,抗感染治疗面临重大挑战,新的治疗方案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致病病原体在呼吸系统定植与感染密切相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气道局部环境、营养状况、机体免疫等多重因素影响,控制细菌的定植过程能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作,且临床上不能准确识别细菌定植或感染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重要医源性原因.因此,探讨细菌定植机制和鉴别细菌的定植与感染状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改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马靖
    • 摘要: 虽然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无需服用抗生素,会逐渐减轻直到自己恢复,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用过度紧张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千万别小看了感冒。感冒初期的病毒感染可以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人体呼吸道的保护屏障,因而使得气道上皮细胞变得十分脆弱,容易二次感染细菌等微生物。
    • 牛文凯; 郑敬; 翟红岩; 苑鑫; 刘慧莹; 刘永辉; 衡芝芝; 柏长青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 distribu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applied to analyz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infection case rate, infection site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 in 3313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form January 2010 to July 2013. Results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was 2. 8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whole hospital (4. 13%) and community infection rate (22. 70%). The top three infection sites wer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70. 79%), urinary tract infection(15. 05%), and catheter related urinary tract (6. 45%). The main in-fection bacteria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nterococcus fe-ces. The constituent ratio were 32. 28%, 25. 68%, 14. 92% and 13. 06% respectively. The top three drug resist-ance bacteria wer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excrement enterococcu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resistant rate was 83. 24%, 70. 33% and 70. 1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effectively.%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和病原分布,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7月呼吸内科331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率为2.81%,明显低于全院医院感染率(4.13%)和社区感染率(22.70%);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尿管相关,构成比分别为70.97%、15.05%、6.45%;感染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构成比分别为32.28%、25.68%、14.92%和13.06%;耐药性居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分别为83.24%、70.33%、70.19%。结论呼吸内科要加强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