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部位
感染部位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45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5087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江苏卫生事业管理、中国社区医师、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3北京抗感染药理与合理用药年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长春)学术研讨会、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昆明)学术研讨会等;感染部位的相关文献由113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任南、冯丽等。
感染部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087篇
占比:98.26%
总计:25532篇
感染部位
-研究学者
- 等
- 任南
- 冯丽
- 吴安华
- 孙芳艳
- 张占杰
- 张国杰
- 徐秀华
- 王爱
- 郭勤
- 于丽
- 任晓飞
- 余进
- 关瑞锋
- 刘卫平
- 刘珍如
- 卫志奇
- 吕一欣
- 吕建伟
- 回文莉
- 尹玉琴
- 巫雪平
- 张志艳
- 张源
- 张玉霞
- 张生琴
- 徐英春
- 徐遂转
- 曹传德
- 朱其凤
- 李志伟
- 李慧青
- 李敏莉
- 李若瑜
- 李荣荣
- 李静
- 杨雪英
- 林红
- 江敏
- 汪龙
- 沈昊
- 牛诚诚
- 王保红
- 王克干
- 王泓
- 王炜
- 王箭
- 田希星
- 胡懿郃
- 蒙锦文
-
-
张生琴;
鲁玉桂;
陈彦
-
-
摘要:
目的:了解某医院感染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填写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对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院分别在2017~2019年12月、11月、10月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均在98.0%以上,现患率依次为1.7%、1.1%、0.6%,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调查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2.98%、53.06%、49.0%,主要以治疗用药为主。结论: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
-
王晓兢;
姚艳玲;
王显萍;
李文玉;
魏绍明
-
-
摘要: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制定本院下一步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借助软件系统,以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对2020年05月27日0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总计798例,实查率为97.91%。发生医院感染15人次,发生率为1.88%;感染16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1%。院感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0%),其次为肿瘤内科(9.09%)和老年病科(8.33%)。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下呼吸道(50%)和上呼吸道以及表浅切口(均为18.75%)为主。79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26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46%,以治疗用药为主(72.28%),治疗+预防用药比例为8.99%;一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38%,二联用药比例为5.24%,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为0.37%。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含治疗+预防用药)前病原学送检率为42.40%。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全国水平相当,主要集中在重症医学科,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应当加强对重点科室及高发感染部分相关的管控,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以期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
张瑜;
王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5例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将患者分为重度组39例、中度组26例、轻度组20例,分析患者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肺损伤(LI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VE-Cad、Ang-2水平。并将85例患者中院内死亡的28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剩余57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病原学、SOFA、LIS、APACHEⅡ、PaO_(2)/FiO_(2)、血清白蛋白(ALB)、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E-Cad、Ang-2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E-Cad、Ang-2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Cad、Ang-2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诊断价值。结果:三组患者SOFA、LIS、APACHEⅡ评分与血清VE-Cad、Ang-2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SOFA、LIS、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ALB、机械通气时间、VE-Cad、Ang-2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升高、PaO_(2)/FiO_(2)降低、VE-Cad升高为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Cad、Ang-2两者联合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明显优于单一VE-Cad、Ang-2检验(P<0.05)。结论: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VE-Cad、Ang-2与SOFA、LIS、APACHEⅡ评分相同,均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且血清VE-Cad水平对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VE-Cad、Ang-2联合能够提升患者预后诊断价值。
-
-
吕秀敏;
王岳;
王彩霞;
田文朋
-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院内细菌性感染情况及可能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NICU收治594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统计NICU院内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和未感染组(55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94例NICU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37例,发生率为6.23%。37例病例共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31例,多重感染6例;所检出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32株(74.42%),革兰氏阳性菌11株(25.58%)。根据感染部位统计病原菌分布,其中呼吸道感染检出病原菌19株,消化道感染检出病原菌16株,血流感染检出病原菌7株,泌尿系统感染检出1株。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出生体重<1500g、出生时窒息、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5d、住院时间≥14d是诱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ICU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早产、出生体重<1500g、出生时窒息、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5d及住院时间≥14d是NICU院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
-
-
张铭;
张娜娜;
余信;
周国琼;
魏益群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筛选发现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94例创伤合并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非死亡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特点、受伤部位、受伤机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创伤的部位、基础疾病、休克、大量输血、氧合指数、乳酸、降钙素原均是创伤合并ARDS患者病情恶化致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创伤合并ARDS的患者,应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以减轻具有可识别危险因素的创伤患者群体中ARDS的发展,降低患者病死率。
-
-
孔文洁;
刘卫东;
惠文佳;
冯燕;
王曼;
王秋玲;
周红润;
高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分型与胃肠疾病类型、感染部位、病理分型及胃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经胃镜及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显示为Hp感染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Hp抗体,根据Hp免疫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Ⅰ型Hp组和Ⅱ型Hp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胃肠疾病类型、感染部位、病理分型及胃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抗Hp抗体阳性196例,其中Ⅰ型Hp感染145例,Ⅱ型Hp感染51例。Ⅰ型Hp组中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所占比例(22.8%、22.8%、14.5%、18.6%)均明显高于Ⅱ型Hp组(7.8%、7.8%、3.9%、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型Hp组中胃窦和胃体感染率(79.3%、77.9%)明显高于Ⅱ型Hp组(54.9%、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型Hp组中重度炎性反应患者所占比例(55.2%)明显高于Ⅱ型Hp组(19.6%),Ⅰ型Hp组中轻度炎性反应患者所占比例(13.8%)明显低于Ⅱ型Hp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型Hp组中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患者所占比例(28.3%、24.1%)均明显高于Ⅱ型Hp组(9.8%、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型Hp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17(G-17)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Ⅱ型Hp组,而Ⅰ型Hp组的PGⅠ与PGⅡ的比值(PGR)明显低于Ⅱ型H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Ⅰ型Hp持续感染患者的血清PGⅡ和G-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促进胃黏膜损伤并加重炎性反应,导致胃黏膜发生萎缩、溃疡、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
-
-
李翔;
付旭文;
韩祎
-
-
摘要:
哥伦比亚分枝杆菌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免疫抑制人群[1]。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此外还发生于皮肤、淋巴结、胃肠道等[2]。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播散性哥伦比亚分枝杆菌病的影像表现。
-
-
宋琳;
林华;
郑瑞强;
蒋伟;
李向惠;
邵俊
-
-
摘要: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76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2组患者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3.95%(41/76),下呼吸道(76.12%)为主要感染部位,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85.07%)。2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ECMO辅助时间、抗菌药使用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导尿管置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辅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CMO辅助时间预测ECMO后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最佳临界值为128.04 h,敏感性为68.3%,特异性为85.7%;机械通气时间预测ECMO后医院感染的AUC为0.873,最佳临界值为64.48 h,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68.6%。结论ECMO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多重耐药菌比例高,机械通气时间和ECMO辅助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
齐文娜;
张玉芬
-
-
摘要:
目的 为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实际发病情况,连续五年进行现患率调查,为今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方法 信息化与现场床旁调查相结合,提前设计调查表格,选取7月中的1天为调查日,调查对象覆盖所辖三个院区.结果 五年共调查住院患者7 20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3%,例次现患率为2.75%,五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现患率呈持平状态(P>0.05).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位居第一(77例次,占38.89%),其次分别是泌尿道部位(36例,占18.18%)、皮肤软组织(21例,占10.61%)、上呼吸道(16例,占8.08%)和胃肠道(14例,占7.07%).医院感染发生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结论 重症医学科在所有科室中医院感染率最高,下呼吸道位居所有感染部位之首,因此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点.
-
-
孟海英
-
-
摘要: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对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原因、部位进行统计,均取其分泌液或脓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原因为牙源性感染82.67%,外伤性感染6.67%,淋巴结炎感染2.67%,皮肤感染4.00%,其他感染4.00%;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部位为眶下间隙32.00%,颌下间隙25.33%、咬肌间隙13.33%、颊间隙10.67%、咽旁间隙8.00%、其他间隙10.67%;75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革兰阳性菌53株,真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耐药性为100.00%、68.75%、5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耐药性为100.00%、85.71%、71.43%;产气肠杆菌对头孢替坦、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为100.00%、4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为86.36%、77.27%、72.7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均为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性为70.00%、60.00%、50.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均为75.00%;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耐药性为100.00%、75.00%、75.00%.结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原因、部位多样,且其脓液中病原菌种类复杂,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具有一定差异,临床应据此合理选择,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
-
-
-
-
-
孙茂淑
- 《2007年全国急危重病护理(烟台)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免疫抑制剂、器官保存及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肾移植成功率已显著提高,逐渐成为终末肾病患者的一项常规治疗手段。近二十年来实体器官移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肾移植受者一年存活率在国际上已经超过90%,但是目前排异反应和感染仍是影响预后的两大关键因素。感染仍是肾移植失败及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肺部感染三个方面研究了76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
-
-
容冰;
孙玉琴;
赖晓全
- 《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3年
-
摘要:
医院感染已引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视.相关的调查又有诸多报导,而综合病房往往被视为床位少,病人轻,感染率不高.相关的调查也不多见.为此作者于1998年4月~2000年5月对湖北地区某教学医院综合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等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报告.
-
-
邹丹;
祝冰
- 《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9.1%,建议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标,对应用人口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伤口引流及老年患者精心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
-
邹丹;
祝冰
- 《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9.1%,建议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标,对应用人口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伤口引流及老年患者精心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
-
邹丹;
祝冰
- 《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9.1%,建议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标,对应用人口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伤口引流及老年患者精心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
-
邹丹;
祝冰
- 《中国科协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暨首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对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入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9.1%,建议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标,对应用人口呼吸机、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伤口引流及老年患者精心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