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惠州凹陷

惠州凹陷

惠州凹陷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958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海相油气地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盆地动力学与油气储层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惠州凹陷的相关文献由240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和生、杜家元、朱俊章等。

惠州凹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4.3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1958 占比:95.33%

总计:2054篇

惠州凹陷—发文趋势图

惠州凹陷

-研究学者

  • 施和生
  • 杜家元
  • 朱俊章
  • 舒誉
  • 丁琳
  • 龙祖烈
  • 张向涛
  • 张尚锋
  • 张昌民
  • 徐思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澍; 温华华; 徐国盛; 梁浩然; 史玉玲; 谌辰; 黄思钦
    • 摘要: 研究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州A构造古近系和古潜山储层中油气来源。通过饱和烃色谱及色谱-质谱技术对典型烃源岩样品及储层原油样品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生标化合物特征,将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分为三大类:A类为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以三环萜烷C_(19)TT与C_(20)TT为优势,规则甾烷呈反“L”构型;B类为文昌组浅湖-半深湖相烃源岩,三环萜烷C_(21)TT或C_(23)TT具优势,奥利烷含量高,规则甾烷以“V”构型为主;C类为文昌组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三环萜烷C_(23)TT具优势,奥利烷含量略低,规则甾烷呈“V”或“L”构型。研究区古近系和古潜山储层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具有低成熟度、高藿烷、高重排甾烷含量的特征,储层原油三环萜烷以C_(21)TT或C_(23)TT为主峰,反映混合母质来源特征;Pr/Ph比值为1.92~3.18,指示弱氧化环境下的沉积有机质来源。油源对比分析表明,古近系和古潜山储层原油与文昌组烃源岩有较强的亲缘性,表明原油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惠州26洼陷内的文昌组烃源岩。
    • 孙林; 邹信波; 李旭光; 杨淼; 杜克拯; 曹鹏飞
    • 摘要: 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产能低及酸化可行性的难题,通过目标储层油藏特征分析,其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具有岩心致密、低孔、低渗透和高温的特点。通过耐高温强溶蚀酸液体系研究,优选岩屑溶蚀率可达40.29%~61.29%的酸液体系,其主剂由质量分数为12%盐酸和30%有机氟硅酸构成,并优选了耐温180°C的高温缓蚀剂,由质量分数为4%的HZ-1和0.7%的HZ-2构成的缓蚀剂的腐蚀速率为59.33~63.86 g/(m^(2)·h),可满足行业标准;采用爆燃压裂与酸化联作的工艺可增强酸化改造能力,当表皮系数为0~3时,增产倍比为1.4~4.3,远高于基质酸化的预测数据。中国海上油田低渗透储层典型井况应用结果表明,爆燃压裂与酸化联作优势明显,该地区火山岩酸化可作为储备技术进一步提高油井产能。
    • 常思远; 陈冬霞; 汪成; 王翘楚; 刘子驿; 王福伟
    • 摘要: 为研究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条件,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和文昌组为例,根据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埋藏史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储层特征,探讨深层储层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及模式。结果表明: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文昌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介于1.9%~17.3%,平均为13.3%;渗透率介于(0.034~152.683)×10^(-3)μm^(2),平均为18.050×10^(-3)μm^(2)。储层原生孔隙保存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较低的地温梯度抑制压实作用,早期长时间浅埋藏和后期快速埋藏使压实作用不充分,碳酸盐差异胶结和早期油气充注阻碍压实和砂体中的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原生孔隙普遍发育。该结果为建立深层勘探开发方案及优质储层平面和纵向分布预测提供依据。
    • 段威; 田金强; 李三忠; 于强; 陈瑞雪; 龙祖烈
    • 摘要: 惠州凹陷是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最重要的富生烃凹陷,位于其东南缘的远源凸起带普遍缺失烃源岩地层,距离油源远,是典型的源外远源油气藏,油藏中原油成因及来源尚未明确。通过对惠州凹陷内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进行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对比,结合对断裂-砂体-不整合运移通道和遮挡条件的分析,应用Pathway软件模拟分析三维油气运移路径,跳出静态模式的禁锢,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本文认为,惠州凹陷东南缘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文昌组烃源岩,其生物标志物主要表现为低C_(19)/C_(23)三环萜烷值(0.25)、低ETR值(0.4)和低双杜松烷T/C_(30)藿烷值(<1)。油气三维运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油气在惠州凹陷H26洼生成后,在惠-流构造脊控制下沿优势运移路径向东沙隆起方向运移,并在构造脊顶端的远源凸起带L11-1油田聚集成藏。远源凸起带的原油与同一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其他油田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和碳同位素特征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故本文推断,远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自惠州凹陷H26洼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
    • 刘君毅; 王清辉; 冯进; 管耀; 杨清
    • 摘要: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珠江组和珠海组沉积时期,由于母岩类型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的层发育多种类型中低渗砂岩储层,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渗流性能和岩电规律差异显著,传统分区分层位建模的方法存在模型选择针对性不强、解释精度偏低等生产难题.为提高储层参数解释精度,文章从岩石物理相分类入手,基于岩心资料优选粒度均值、矿物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表征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将储层分为长石石英中—细砂岩相、含黏土长石石英细砂岩相、含黏土长石石英粉砂岩相及钙质石英中—细砂岩相4类岩石物理相.进一步根据不同岩石物理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取敏感曲线,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不同类型岩石物理相的测井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刻度建立每一类岩石物理相的储层参数精细解释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的方法,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较传统方法得到明显提高,满足储量计算的要求,新井的测井解释结论与DST测试结果吻合良好.
    • 刘杰明; 孙雷鸣; 刘杰; 刘洋波; 李三福
    • 摘要: 惠州26-6构造位于惠州凹陷惠州26洼西南陡坡带,是近NWW向北倾控洼断裂下降盘的断块构造,经多年勘探已实现二次三维采集覆盖.早期单方位处理的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在中生届及古近系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需求,特别是在主力目标层析地震成像信噪比低、多次波干扰严重、内幕反射结构不清晰、基底与断层不清、局部受断层阴影带影响的情况下,落实中深层构造界面形态,还原古近系地层内幕结构反射特征,沉积体系分析面临了很大困难.因此,为了有效利用不同年度和方位采集三维地震数据,本次研究在分析不同方位采集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宽频处理技术、三维并联多次波衰减技术、双方位TTI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TTI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及基于目标优化的双方位融合技术等处理技术,得到的中深层构造界面形态清楚,断点清晰,提高了目的层分辨率和信噪比,还原了古近系地层内幕结构反射特征,深层成像效果明显得到改善,为目标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 陆旭康; 张兰江; 曾嘉玲; 汪怡晨; 何圩
    • 摘要: 南海东部惠州凹陷主要目的层为恩平组、文昌组、前古近系地层,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较大,常规录井方法难以识别岩性.以惠州凹陷A井为例,介绍了岩性薄片鉴定技术在现场识别岩性的方法,该技术实现了边钻井边鉴定,在南海东部岩性识别方面应用效果很好.
    • 王清辉; 朱明; 冯进; 管耀; 侯博恒
    • 摘要: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准确计算钻杆地层测试(DST)渗透率,能够大幅提高海上非均质砂岩油藏产能预测精度.为此,综合考虑惠州凹陷宏观沉积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绝对渗透率的测井解释模型.正演分析表明,射孔层段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储层对产能的贡献明显不同;对不同级别储层渗透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合成测井渗透率,并对权系数大小进行约束,突出优势储层对产能的贡献,建立了DST渗透率的回归拟合方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迭代,得到DST渗透率计算方程的最优解.采用该方法对惠州凹陷72个油层产能进行预测,48个油层的产能大于100 m3/d,预测相对误差小于30%的油层占比90%;24个油层的产能为10~100 m3/d,相对误差小于50%的油层占比79%.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渗透率合成技术的砂岩油藏产能预测方法,能够为海上油田测试作业决策提供指导,降低勘探作业成本.
    • 贾培蒙; 张向涛; 陈维涛; 刘培; 罗明; 王文勇
    • 摘要: 惠州21构造为具有基底古隆起背景的潜山披覆构造,是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目前在该构造中浅层已发现惠州21油气田,但深层尚未获得商业油气藏发现,分析古潜山的形成演化对于指导构造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地震资料和周边已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对惠州21古潜山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构造演化过程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结果表明,惠州21古潜山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晚中生代早白垩世岩浆侵入花岗岩基底侵位、新生代古新世火山喷发隆起、始新世断层差异活动隆升、渐新世-中新世定型4个阶段;提出构造演化对深层成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古潜山火山岩储层的改造、裂陷期沉积体系的发育和油气运移聚集3个方面;指出文昌组和神狐组具备发育规模优质储层的条件,是该区域深层重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