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
悲愤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1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戏剧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老年世界、文教资料、中学生阅读中考版等;
悲愤的相关文献由20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洋、刘畅、李丽黎等。
悲愤
-研究学者
- 刘洋
- 刘畅
- 李丽黎
- 杨大亮
- 汲安庆
- 王利平
- 王彤
- 许学宁
- 车甲弟
- 邵建新
- 陈英
- Danlee(图)
- 于学剑
- 亢西民
- 亦桑
- 付卫星
- 付燕
- 付蓉
- 任树理
- 何伟(指导)
- 何俊霞
- 何奕佳
- 何晓玲(指导教师)
- 何玉兰
- 何艳
- 何莉
- 余戈
- 佚名
- 侯发迅
- 侯颖
- 俊歌
- 俞晓红
- 冯晓蔚
- 刘一秀
- 刘俊
- 刘慧
- 刘江
- 刘海潮
- 刘绍本
- 刘良玉
- 刘虹
- 半袖
- 华世鑫
- 南志刚
- 卢君
- 卢毅
- 叶金
- 吴凤菊
- 吴振华
- 吴颢
-
-
暴红博
-
-
摘要:
1931年8月10日,上海《文艺新闻》第22号以《鲁迅氏的悲愤——以旧诗寄怀》为题,发表了鲁迅的三首诗。诗前加有编者按:“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
-
-
王沅芷;
杨杰(指导)
-
-
摘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轻轻地吟诵著名的《七律·长征》。诗词,对于我而言,永远是梦境般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年代已久的诗。无论课上课下,每次读,我都不禁要去猜度一番,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或悲壮,或狂喜,或悲伤,或悲愤。又不禁思索幽幽回响在脑畔的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
周渝
-
-
摘要: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一曲饱含血泪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一切悲剧都源于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炮制“柳条湖事件”后突袭沈阳,继而以武力侵占东北,开始了长达14年对东北人民的奴役统治。
-
-
戴玉烨;
王诗语;
何伟(指导)
-
-
摘要:
再一次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依然让我感动不己。命运无常,“在最狂妄的年纪上”,史铁生不幸双腿瘫痪,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我不想活了,活着还有什么劲呢?”他声嘶力竭地对着母亲叫喊,随后是一阵悲愤的、凄凉的哭诉。面对命运沉痛的打击,他一度自暴自弃,整日哀怒无常。
-
-
都雅涵;
曹淑敏(指导)
-
-
摘要:
我穿梭于岁月的锈迹间,屏息谛听,谛听着穿越数十年的话语年硝烟四起,尘土飞扬,人们耳边经日是炮火的嘶吼。在枪林弹雨和呐威声中,号角徐徐吹响。啊,红色的历史,我翻幵了你的篇章!告诉我你的一切,我将谛听无声的话语--东江纵队纪念馆墙上的黑白照片,留下了中山大学抗敌青年的身影:几个女学生昂然走在人群中,利落的短发,素清的脸庞,端庄的袍子。她们的脸上尚存青春的天真,却怀了同样一腔悲愤,带着毅然的神情,走向同一个地方。
-
-
肖云儒
-
-
摘要:
三年前的九月三十号晚上,在波兰克拉科夫市宾馆的灯下,我写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我们‘丝绸之路万里行’全体参观了惨无人道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纳粹的暴行,使我们无比的悲愤,无比的郁闷。”
-
-
-
-
-
摘要:
殷夫是一位革命诗人。1910年6月11日出生于浙江象山。1931年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牺牲时尚不足21岁。殷夫是位铁骨铮铮的革命英雄,是"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先生在为"左联五烈士"所作的悼文中悲愤地写道:"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诗作《自由与爱情》,于1929年被这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翻译过来。殷夫虽不是职业翻译家,但是他的译作,却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他不是翻译家,胜似翻译家。
-
-
章鑫宁;
赖世华(指导)
-
-
摘要:
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喵星人!自从那一天,铲屎官突发奇想,让我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思考“喵生”,我自由自在的生活从此化为了泡影,真希望这是一场梦!每一天,我都在心底悲愤地呐喊:喂,铲屎的,快放我出去!(铲屎官: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也很无奈,晓得不?)哼,就不晓得,我要逃离“魔窟”!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
郑好;
无
-
-
摘要:
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韩娥的女子,不但长得非常美丽,而且歌唱得非常好。她的歌声婉转悠扬、清亮悦耳。当她唱歌的时候,劳动的人忘记了劳作,走路的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韩娥到处给人们唱歌,她用歌声唱出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和悲愤,唱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