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民主与法制、中外企业家、政协天地等; 悲天悯人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有荣、周甜、叶修成等。

悲天悯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100.00%

总计:241篇

悲天悯人—发文趋势图

悲天悯人

-研究学者

  • 姜有荣
  • 周甜
  • 叶修成
  • 哲夫
  • 尹玉生
  • 徐康
  • 徐超
  • 朱红霞
  • 李慧君
  • 李洪海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振宇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著名女画家周思聪的主题性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探寻主题性创作除纪实与美育之外的第三个关注点,为新时代主题性创作需要与现代艺术发展新趋势的结合提供一个可借鉴、可遵循的途径。从周思聪的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入手,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与艺术与理想等三个方面的作品特征,结合其主题性创作来解读她的风格流变和艺术理论,分析她是如何将悲天悯人的自我情志和深入人民的社会担当融入其主题性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除纪实与美育之外,还需解决“时代特征与艺术个性”及“集体观照与个体意识”的双重问题,才可让作品达到“真善统一,为世而用”的美学要求,才可使人感受到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亲近融合,才可充分实现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与人文关怀。
    • 丁进
    • 摘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显然书名号里面所说的,不只是一个文章的标题,同时更是一种人生观点。在高中阶段,将这样一篇课文放在学生的面前,或许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如果仅从教化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如果加以改编,是可以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个时候的教育效果应当更加理想,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认同怜悯是人的天性,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加容易。将这一观点带着这篇文章放到高中学生的面前,某种程度上讲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这是因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 摘要: 1921年,鲁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在《故乡》中这样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完成了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后的中国走到历史的转弯处,我们客遇到了和百年前类似的问题:乡村如何走进现代化?
    • 婕妤
    • 摘要: 众所周知,贵妃的杨玉环和歌妓的琵琶女是分别从白居易两首脍炙人口的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中走出来的美艳女子。时光虽已过去了一千多年,但是她们超凡脱俗的才艺禀赋以及令人扼腕的命运走向,却会在不经意间从历史的纱幔中呈现出来,同时呈现出来的还有白居易那颗悲天悯人的诗心及其宦海沉浮的一生。《长恨歌》一诗作于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正在陕西省周至县任县尉。
    • 古典君
    • 摘要: 公元759年,即安史之乱第四年,史思明率兵攻洛阳,洛阳再次失陷。杜甫刚从洛阳探完亲,还在回任职地华州的路上,一眼望去都是逃难的人,城池破败.尸横遍野。巨大的悲痛与震撼之下,他写下了“三吏”“三别”,诗史的笔触,悲天悯人的心,让很多人跟着伤心落泪。这一年,他诗风大变,个人与百姓相连,现实与历史相通,一代诗圣正式崛起。
    • 金戈
    • 摘要: 近读谢力军先生即将付梓的散文集书稿,正值疫情肆虐全人类时期,心情难免压抑。而作者书稿中一篇近作《谁被关进了笼子》,直接涉及疫情话题,可见作者关注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篇颇有分量的文章几近科普论文,作者描述说,地球上的生命大约出现于四十六亿年前地球诞生之后的十亿年间。最初的生命形式是蓝藻,进化为两种不同的生物形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前者以细菌为代表,后者包括人和所有生物……作者以相当专业的语言论述了细菌、病毒、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
    • 宝哥哥
    • 摘要: 2021年4月,佳士得拍卖行隆重揭晓了史上估价最高的亚洲艺术品--中国现代艺术巨匠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狮》。这是继苏轼《木石图》、常玉《五裸女》等创下拍卖世界纪录后的又一艺术史诗级重磅杰作。关于徐悲鸿,大家最熟悉的是他的《奔马图》,其实他不光画马,也画狮子,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他还以“狮子”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作品。在恃殊的年代和语境之下,这些狮子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
    • 张汝伦
    • 摘要: 第一条,他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哲学家始终在思考人类最根本的问题,而且他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第二条,哲学家要有一种对真理没有任何功利考虑的强烈热爱。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中国人从来不会为学问而学问,中国人考虑问题从来都是很实际的。第三条,哲学家还要不断完善和修炼自己的人格。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太大,对古人也是如此。
    • 王大庆
    • 摘要: 谈起吴嘉纪,人们都称其为“盐民诗人”,诚然,这位出生盐民、生于江苏东台盐场的明末清初秀才,从小就目睹了悲惨的盐民生活,他的诗基本上反映的是盐民生活。如他在描写盐民生活的《煎盐绝句》诗中写道:“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写出了盐丁夏日煎盐的极端艰苦生活,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绝唱。可鲜有人知的是吴嘉纪不仅是一位悲天悯人的盐民诗人,还是长于写串场河船民生活的高手,如反映船民繁重徭役和运输艰难等情状的《粮船妇》《挽船行》《打鲥鱼》《江边行》《邻翁行》等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描写船民遭受水灾的《流民船》和反映船民爱情生活的《船中曲》。
    • 王爱军; 王小坡(图)
    • 摘要: 北宋将军曹彬是个十分仁慈的人。有一年冬天,家中子弟因为他居住的堂室年久失修,想重新整修,把想法跟他一说,他连忙摆手:"现在正值严冬,有很多虫子躲在墙壁瓦石之间冬眠,不可因整修而伤害了它们。"真可谓是"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应当不在唐僧之下。在这样的心念下,曹彬行为处事总是顾及他人,柔软得让人心生温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