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形成机理
强度形成机理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6113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科技创新与应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等;强度形成机理的相关文献由110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波、李文瑛、刘元福等。
强度形成机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6113篇
占比:99.97%
总计:226184篇
强度形成机理
-研究学者
- 彭波
- 李文瑛
- 刘元福
- 卓建平
- 张玉斌
- 戴经梁
- 杨军
- 陈菊香
- 俞红光
- 周明凯
- 张荣福
- 徐河永
- 李更新
- 杨雪峰
- 沈卫国
- 童庆
- 赵海滨
- 赵青林
- 万军
- 万铭芳
- 亢丽敏
- 何荣裕
- 余崇俊
- 余志雄
- 关宁峰
- 冯卫娟
- 刘子国
- 刘庆丰
- 刘建
- 刘浩
- 刘瑞
- 刘盏红
- 刘长妍
- 吕振北
- 吕政平
- 吴其华
- 吴少鹏
- 周在国
- 周庆华
- 周晓慧
- 周红梅
- 姚建平
- 孟岩
- 尚筠
- 庞帅
- 张义
- 张争奇
- 张伟
- 张嘉明
- 张杰
-
-
刘浩;
朱祐增;
黄锐;
张鹏
-
-
摘要:
为综合利用建筑废土,以废土替代砂石骨料,制备一种高流动度、低泌水率的新型回填材料——可控低强度材料(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s,CLSM)。通过流动度、泌水率、湿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水胶比、水泥掺量、废土取代量等因素对CLSM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能谱分析(energy spectrum analysis,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一步揭示了强度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胶比主要控制CLSM流动度的大小,随着废土掺量的增加,满足材料流动的水胶比不断增大,废土添加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泌水率;胶凝材料中水泥掺量影响着CLSM强度的发展;通过微观分析、计算得出土基CLSM强度的形成主要源于水泥的水化反应、团粒化作用以及黏土颗粒的黏结。研究结果为利用废土制备CLSM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制备出优良工作性能的CLSM服务于将来的工程沟槽回填。
-
-
牟长江;
程凯;
刘瑞
-
-
摘要: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具有抗车辙、抗推移、抗水损害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同时兼具耐油、耐酸、耐热、耐水及景观装饰等功能,主要用于沥青路面车辙严重区域。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对半柔性路面路用性能、强度形成机理、强度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根据试验路使用效果来看,半柔性路面结构在渠化重载交通路段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
-
阎亮
-
-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水稳基层,在介绍其强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津石高速(石家庄段)一合同段一分部实际情况,对其主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和养生,以此为高速公路工程的水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借鉴,保证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为后续路面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
-
赵富强;
王素青;
路国栋;
张争奇;
张伟
-
-
摘要:
为研发新型高性能的坑槽冷补材料,提出采用水性环氧组分对两种普通溶剂型冷补混合料进行改性,首先根据其技术特点提出新型冷补材料的性能评价方法与指标,然后以路用性能与施工性能系统研究水性环氧组分对冷补混合料的性能的影响与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水性环氧组分对冷补材料的强度、水稳性、高温性能,以及黏结性都有显著改善,但对低温性能与存储性能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其掺量质量分数宜控制在1.2% ~1.8%,水性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最佳质量比宜采用3:1;另外,环氧组分对溶剂型冷补混合料的改性效果有重要影响,环氧组分EP-20+HGC在冷补材料中的固化适用期较长,对冷补料的成型强度、劈裂强度、高温性能改善效果较好,存储稳定性较好,可用于生产需要长时间储存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环氧组分EP-20+HGA改性的冷补混合料初始强度和水稳性能较好,强度成型速度快,但适用期较短,可用于坑槽的应急性修补.在实际养护工程中,应根据溶剂型冷补材料性能缺陷及养护需求选择适宜的水性环氧组分进行改善.
-
-
李斯;
姚建平;
庞帅;
程冠之;
熊亚军
-
-
摘要:
针对泡沫轻质土这一轻质高强的高速铁路新型路基材料,研究其强度形成机理、路基控制标准与要求.结合一高速铁路路基帮填泡沫轻质土工程施工案例,得出泡沫轻质土路基施工关键参数.泡沫轻质土强度形成过程分为初始阶段、反应阶段、硬化阶段3个过程.通过原材料检验、工艺性试验、浇筑过程中控制与工艺改进等措施,确保浇筑的泡沫轻质土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对材料性能、结构形式、受力特征、耐久性指标的要求,从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泡沫轻质土的理论和技术.
-
-
杨丹
-
-
摘要: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在常温下将液态改性沥青与矿料拌合,制成一种既可以直接使用又可以长时间存放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它在常温下呈松散状态.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抗雨雪侵蚀,可以随时按量取用,常温下便可实现操作,冷补沥青混合料具备节能、环保、高效和快速等优点.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道路的日常维修养护的成本,以最小的道路生命周期成本,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亢丽敏
-
-
摘要:
为推广应用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克服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变异性,进而表现出更好的路用性能,分别从其强度形成机理、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深入研究,并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试验段进行验证.
-
-
柳峰
-
-
摘要: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主要是对沥青旧料循环再生利用的一项环保低碳技术。本文主要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青银高速扩改建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作详细说明,主要介绍了路面施工工艺、强度形成原理、节能减排能效、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项目完成结果显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工程造价低、材料功能优、环保节能等优良特性,值得广泛使用。
-
-
余志雄;
彭馨彦
-
-
摘要: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优良的道路修补材料,具有修补时间短,施工速度快的优点。本文基于一种高性能冷补料,研究了其低温和易性、初始强度、粘聚性、成型强度、水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性能冷补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前景。
-
-
彭波;
陈璟
-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
| 2005年
-
摘要:
石灰土、二灰土结合料普遍存在着早期强度增长慢等问题,对工业废渣稳定土和石灰稳定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分析了工业废渣稳定土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工业废渣稳定土在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劈裂强度等路用性能方面表现出优于石灰稳定土的性质,可以改善路面基层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适宜做高等级公路的半刚性基层;工业废渣稳定土同石灰稳定土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强度增长快等特点,这对于工程中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方面有特殊意义;利用工业废渣稳定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刚性基层混合料.
-
-
-
何荣裕;
陈天友
- 《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01年
-
摘要:
本文根据信阳市的自然条件,对路面基层使用的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水泥、石灰和粘土的不同用量分别对混合物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合料组成设计.
-
-
-
-
-
-
-
-
- 阿克佐诺贝尔表面化学公司
- 塞纳德特克尼科比顿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5-1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孔体积为10-85%、优选为20-85%的含水混凝土拌和物,当养护时,获得具有均匀密度和较高强度的混凝土。其通过使用含有两个磺酸基的通式(Ⅰ)为(R)m-R1-(SO3M)2的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化合物来实现,式中,R是4-20个碳原子的脂族基,m是1或2,在一个或多个R基团中碳原子的总数是6-30,R1是含有至少两个芳香环和10-20个碳原子的芳香基,而M是阳离子或氢。阴离子化合物具有引气效果并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均质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