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力学、物理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95090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数理天地:高中版、物理教学、大学物理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年第14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第四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多项流学术会议等;弹性碰撞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望强、郑金、孙金锋等。
弹性碰撞—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090篇
占比:99.66%
总计:95410篇
弹性碰撞
-研究学者
- 肖望强
- 郑金
- 孙金锋
- 彭刚杰
- 林伟
- 陈贻佳
- 方敏
- 陈尚鸿
- 邢誉峰
- 余文清
- 施德恒
- 曹延军
- 李东升
- 王修勇
- 王文熙
- 诸德超
- 郭皓君
- E·博特
- R·伊利希
- 乔永海
- 亓鹏
- 代高乐
- 任汴
- 余忠泽
- 侯氢
- 修霞
- 倪一宁
- 凌叶强
- 刘玉芳
- 刘贵兴
- 包兴明
- 单勇
- 卞钰洁
- 史宝明
- 吴广国
- 周文富
- 呼永香
- 孙丽君
- 孙常庆
- 孙隐
- 常德功
- 庄新颖
- 张伟
- 张军
- 张杰
- 张永武
- 张洪源
- 张金平
- 戴朝永
- 朱遵略
-
-
袁恩国
-
-
摘要:
求解涉及“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问题时,很多同学能够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但往往会由于计算难度大,而不能够求出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下面展示处理这类问题的四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
-
倪志强
-
-
摘要:
碰撞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台球桌上出色的一击、冰壶场上绝妙的“双飞”等碰撞现象都令人叫绝。观察与思考碰撞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利用常见的硬币设计简单的实验,带领学生探究一维的弹性碰撞规律,使学生从硬币的碰撞现象中理解物理规律。
-
-
-
董廷灿
-
-
摘要: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典型问题,其中一维弹性碰撞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这类问题所涉及的数学运算往往比较麻烦,但是若能够活用一维弹性碰撞的二级结论,特别是掌握其推导方法,将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
-
-
乔永海
-
-
摘要:
两个完全相同的球,一个运动,一个静止,它们发生弹性斜碰后,末速总是相互垂直的.用运动分解的方法,把问题转化为两个一维运动分别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这种分解的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斜碰问题中.教学中可以利用软件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质疑,然后进入探究过程,使学习和思维层层递进,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
-
崔渝珩
-
-
摘要:
对相互作用的系统,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总是相互联系的,本文就高中所涉及的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模型,如碰撞、爆炸、打击、反冲等现象的动能关系做出归纳,分析物理过程,体现物理逻辑,强调结论应用,给学生提供解题思路,最终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
-
-
杨勇
-
-
摘要:
在处理一维弹性碰撞时,通常的方法是利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相结合求出相应的未知物理量.这是高中物理常用的方法,但是对于弹性碰撞的两个重要公式在化简上会有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从质心速度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一维弹性正碰的速度计算以及相应的模型迁移,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
-
-
-
邹斌;
吴广国
-
-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间球体质量不同的共线三球体弹性碰撞物理规律问题.通过递次利用二体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依次求解各球体碰后速率表达式,解析求解出中间球体和首(末)球体质量比为某些特定值时,中间钢球在两端钢球间发生多次共线弹性碰撞,末端钢球将获得三球体系的全部动量(机械能).该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内容可作为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参考案例,其蕴含的探索意义对落实物理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