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带
弹力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06175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田径、健与美、当代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8年安徽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安徽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安徽省保健医学会学术年会、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8骨伤学术年会等;弹力带的相关文献由51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冬梅、张鹏、曾文农等。
弹力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06175篇
占比:99.97%
总计:506348篇
弹力带
-研究学者
- 姚冬梅
- 张鹏
- 曾文农
- 李清芳
- 王新凤(文/图)
- 袁素霞
- 许斐
- 李建臣
- 刘燕
- 叶敏慧
- 孙奇
- 张君贝
- 张鹰
- 徐艳
- 李冬咏
- 李维维
- 熊焱青
- 赵顺淸
- 郑丽
- 金瑜
- 丁洁
- 余昌纮
- 刘波
- 卡尔-海因茨·拉格
- 吴树龙
- 周建
- 周达龙
- 姚丽萍
- 姚成金
- 姜倩倩
- 孔庆江
- 崔奕娉
- 弗兰克-博塞
- 张晓萌
- 朱一琪
- 朱生洪
- 李国嵘
- 李庆钟
- 李晓刚
- 杨丹
- 林翠霞
- 沈光裕
- 王一妃
- 王春宇
- 王莹
- 石林
- 胡波
- 苏立苓
- 荀佳慧
- 董静
-
-
王波;
蔡家元;
刘莉
-
-
摘要:
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腰背力量以及协调能力。在侧向滑步推实心球的教学中,利用弹力带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素质。本文通过探索利用弹力带来辅助中学生学习和掌握侧向滑步推实心球技术,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弹力带辅助练习方法,帮助教师解决重难点,使学生在学会技术动作的同时发展身体素质。
-
-
何德华;
潘芳芳;
黄小芳
-
-
摘要:
目的分析抗阻训练配合有氧运动用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摸球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实施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有氧运动,观察组采用弹力带抗阻训练配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性别χ^(2)=0.152,P=0.696>0.05;年龄t=0.977,P=0.331>0.05;病程t=0.994,P=0.322>0.05;高血压χ^(2)=0.164,P=0.685>0.05;高血糖χ^(2)=0.043,P=0.836>0.05;血脂异常χ^(2)=0.044,P=0.834>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相比对照组较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t=3.205,P=0.002<0.05;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t=2.773,P=0.007<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t=3.303,P=0.001<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较高(t=2.228,P=0.028<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较高(χ^(2)=3.975,P=0.046<0.05)。结论患者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经弹力带抗阻训练配合有氧运动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
姚丽萍;
金海燕;
刘波;
崔奕娉;
丁洁;
王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运动结合健康教练技术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33例24~28周单胎、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与试验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门诊传统教育,试验组给予弹力带抗阻运动结合健康教练技术,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及心理弹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结合健康教练技术可有效改善病人血糖水平,提高病人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水平。
-
-
许旭黎;
戴村芳
-
-
摘要:
俯卧位通气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新生儿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我院新生儿科设计了一款新生儿多功能俯卧枕(简称俯卧枕),自2019年4月开始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材料包括高支纯棉布、棉线、海绵、棉絮、弹力带、连接带,要求能耐134°C压力蒸汽灭菌。1.2结构与制作方法 俯卧枕(图1-2)由海绵枕、多功能限位枕、棉垫与水枕组成。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及体型设计有S、M、L型号,以M尺寸为例。
-
-
韩君;
王君俏;
高键;
谢博钦
-
-
摘要:
目的:探讨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对社区认知衰弱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75岁及以上认知衰弱老年人66人,按其所在居委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观察组进行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每周2次,每次60 min,共3个月。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方式。采用衰弱表型(FP)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老年人的衰弱水平和认知功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步速[(0.93±0.14)m/s]、MMSE评分[(27.32±2.52)分]、FAB评分[(16.29±2.21)分]均高于对照组[(0.64±0.17)m/s、(25.75±2.63)分、(13.89±2.5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衰弱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握力、步速、MMSE、FAB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认知衰弱人数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弹力带运动联合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社区认知衰弱老年人的身体衰弱水平、认知功能,能有效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的发生、发展。
-
-
董琪
-
-
摘要:
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体育高考四项术科测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定跳远分为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缓冲四个阶段,在平时上课训练中常会进行原地纵跳、收腹跳等一些徒手练习,这些方法枯燥乏味且效果不佳。
-
-
蒋毅;
王艳玲
-
-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内外可变阻力训练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可变阻力训练在医疗康复、运动康复、力量训练、神经肌肉协调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可变阻力训练是一种符合人体运动方式、能够较好地刺激肌肉发展的训练方法;在3种主要的可变阻力训练方法中,铁链阻力和弹力带阻力具有设备简易、操作性强、项目契合、简单便捷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姚丽萍;
刘波;
丁洁;
徐宏;
崔奕娉;
金海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压力接种训练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及应对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压力接种训练和弹力带抗阻运动结合干预。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痛苦量表得分及应对适应量表得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糖尿病痛苦得分低于对照组,应对适应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压力接种训练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提高患者应对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蒋林稼
-
-
摘要:
弹力带由天然乳胶制成,是一种具有弹性、易于携带、使用简单方便且十分有效的训练工具。笔者通过组合弹力带与篮球基本功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练习欲望,以期让学生更好地夯实篮球基本功。一、对抗牵拉运球练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运球能力,发展抗阻运球能力。练习方法:以右手运球为例,两人相距2米站立,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眼看前方,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在右手运球手腕部位,另一名学生握住弹力带在腰部位置牵拉弹力带,运球的学生将球高度置于腰部位置进行抗阻运球。
-
-
石林;
韩冬;
蔡治东;
郭炜;
陈贞祥
-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可变阻力训练对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表现的急性干预和训练干预效果,为在实践中科学运用可变阻力训练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通过CNKI及PubMed、Web of Science、SPORTDiscus等数据库检索文献,采用Brughelli改进的质量评分表评价文献质量。应用Stata 16.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合并、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异质性分析、meta回归、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急性干预共纳入8篇文献,与恒定阻力训练相比,可变阻力训练能更有效地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SMD=0.37,95%CI:0.18~0.56,P<0.001),且采用强度相同的设计方式诱导的PA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4~7 min间歇时间诱导的PAP趋向显著性(P=0.05),8~12 min诱导的PA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采用较大的可变阻力诱导的PAP可能更好(P=0.064)。训练干预共纳入12篇文献,与恒定阻力训练相比,可变阻力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最大力量表现(SMD=0.25,95%CI:0.05~0.45,P<0.05),且<7周的训练周期(P=0.04)以及使用铁链作为可变阻力设备(P=0.01)的训练效果更佳。可变阻力训练可能更有益于提高爆发力表现(SMD=0.26,95%CI:−0.03~0.55,P=0.08),且强度相同的设计方式以及使用弹力带作为可变阻力设备的训练效果可能更佳(P=0.08)。结论设计可变阻力训练方案时,采用强度相同的设计方式以及较大的可变阻力是诱导PAP的最佳策略,且在干预后4~12 min的效果最佳。<7周以及使用铁链的训练策略对最大力量表现的训练效果更好;采用强度相同的设计方式以及使用弹力带的训练策略对提升爆发力表现可能效果更佳,但可变阻力不宜过大。
-
-
程家伟
-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8骨伤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从23岁至75岁.AO分型:A1、2、3型骨折.予手法闭合复位,从肱骨近端分别开口进钉,过断端后至远端,对骨折进行固定.并用弹力带加压固定肩肘,控制骨折端的分离.结果:所有骨折都愈合,无神经损伤及劈裂骨折、延迟愈合、肩肘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弹性髓内钉结合弹力带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优点.但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操作要点是成功的关键.
-
-
Yu Jin;
金瑜;
Dong Yong Li;
李冬咏;
Li Zheng;
郑丽;
HuiMin Ye;
叶敏慧;
Yan Qing Xiong;
熊焱青;
Weiwei Li;
李维维
- 《2018年安徽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安徽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安徽省保健医学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中利用弹力带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由本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之间住本院老年病房的使用弹力带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的患者资料,以12周为锻炼周期,随访所有完成12周训练和未能完成训练的患者,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Task Force,USPSTF)设计的针对老年人体力活动行为影响因素设计表格收集数据,对依从性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能完成相关训练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患者66名,其中完成12周训练的患者26名,未能完成12周训练的患者40名,总体依从性39.3%,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缺乏医护人员的宣教及督促、缺乏家庭支持、肥胖、视力减退、及基础病中的冠心病、脑供血不足,心理因素中的焦虑是患者不能完成相关肌力训练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使用弹力带对老年患者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总体依从性较低,改善依从性重点应当加强医护人员的宣教和督促及家庭支持.
-
-
黄中华
-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结构功能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如骨量的丢失.中老年女性退行性骨量丢失和绝经后骨量快速丢失的综合效应以及峰值骨量低于男性的特点,使得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任何人.然而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发现,中老年女性并未选择有效的运动方式以减缓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本研究探讨弹力带弹性抗阻训练在预防中老年女性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为绝经后女性选择科学的运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弹力带抗阻训练健骨效应明显优于广场舞组和对照组,在减缓中老年女性骨量丢失的同时还能改善骨质状况,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弹力带抗阻训练能有效降低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含量;广场舞组也适当降低体脂百分比、脂肪含量,但是对瘦体重的影响不明显。弹力带抗阻训练是有氧运动与力量练习的有效融合,其训练效果明显,且安全、易操作,是中老年人健身的首选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