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5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229556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疗设备、护士进修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全国消毒论文写作与新进展学术交流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换届会议暨2012年学术年会等;压力蒸汽灭菌的相关文献由127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可龙、张剑、侯纪民等。

压力蒸汽灭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5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29556 占比:99.82%

总计:229966篇

压力蒸汽灭菌—发文趋势图

压力蒸汽灭菌

-研究学者

  • 赵可龙
  • 张剑
  • 侯纪民
  • 韩宝福
  • 邹辰明
  • 钟善
  • 刘其龙
  • 刘凌华
  • 宋丽明
  • 尹安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发香; 聂珊; 汪昆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产生湿包的原因,找出最佳的灭菌装载方式和冷却时间,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方法将450包骨科外来器械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150包,分别采用平放,45°侧放,大包与小包交替侧放的装载方式,使用目测以及称重的方法对灭菌前、灭菌结束后灭菌器内冷却30 min湿包个数。将300包外来器械均采用大包与小包45°交替侧放的装载方式,且均使用新华牌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行常规灭菌,根据灭菌结束后于灭菌器中冷却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包,对照组冷却时间设定为30 min、观察组冷却时间设定为12 h,统计2组湿包的个数。结果平放或大包与小包交替侧放的方式湿包发生率均低于侧放(P<0.05);灭菌结束后炉内冷却12 h湿包发生率显著低于30 min(P<0.05)。结论采用平放或大包与小包交替侧放的装载方式及延长灭菌器内冷却时间至12 h,能有效减少外来器械湿包发生,保障器械灭菌效果。
    • 许旭黎; 戴村芳
    • 摘要: 俯卧位通气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新生儿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我院新生儿科设计了一款新生儿多功能俯卧枕(简称俯卧枕),自2019年4月开始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材料包括高支纯棉布、棉线、海绵、棉絮、弹力带、连接带,要求能耐134°C压力蒸汽灭菌。1.2结构与制作方法 俯卧枕(图1-2)由海绵枕、多功能限位枕、棉垫与水枕组成。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及体型设计有S、M、L型号,以M尺寸为例。
    • 焦娇; 姚卓娅; 耿军辉; 詹朦
    • 摘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目前,压力蒸汽灭菌是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械首选的灭菌方式,而湿包是灭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复杂、耗时的问题之一,也是CSSD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湿包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仍是医院消毒灭菌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研究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的概念和判断标准入手,对设备因素、器械因素、包装因素、灭菌因素、不确定饮食等造成湿包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强化专业技能、运用管理工具,创新管理方法、以新技术提高灭菌质量、规范包装方式、定期预防性维护、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等多方面的针对性湿包管理方式和处理对策,旨在为在实际工作应用提出建议和展望。
    • 朱磊
    • 摘要: 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医疗器械灭菌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于卫生防疫、制药、医疗等行业中。由于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流程直接决定其灭菌效果,因此保证整个流程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尤为重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原理为:高压高温状态下的蒸汽及其释放的热能,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进而达到不可逆的失活状态,最终达到灭菌的目的。我院手术室目前在用的千樱23 L压力蒸汽灭菌器自投入使用至今已5年有余,该设备故障率较低,基本能满足小批量手术器械的临时灭菌需要。
    • 杨艾; 洪梅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中应用PDCA模式干预后对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受压力蒸汽灭菌器械1682829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PDCA模式干预为观察组;选取2019年6~9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受压力蒸汽灭菌器械1682830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消毒管理流程器械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器械湿包率、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情况。结果 经不同模式管理后,观察组器械湿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器械发生原因主要为干燥时间不足、卸载不正确、装载不正确、包内器械叠堆、待灭菌包过重、待灭菌包过大;其中观察组中,因干燥时间不足造成器械发生湿包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因干燥时间不足、待灭菌包过重、待灭菌包过大造成器械发生湿包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DCA模式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内所有工作人员对湿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应用PDCA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器械湿包率,提高灭菌合格率以及清洗合格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董爱英; 王叶凤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分层灭菌装载架应用在压力蒸汽灭菌中降低湿包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12月使用常规灭菌装载筐装载灭菌包设为对照组,2021年1—3月使用自制分层灭菌装载架装载灭菌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灭菌后灭菌包发生湿包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灭菌包数95698件,湿包数345件(3.6‰),观察组总灭菌包数90005件,湿包数54件(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分层灭菌装载架可有效降低压力蒸汽灭菌后灭菌包湿包发生率,保障器械包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王素芳; 崔兴芬; 肖海荣
    • 摘要: 目的探讨PDCA管理循环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灭菌消毒的器械包、敷料包2500个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进行灭菌的器械包、敷料包2500个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湿包发生率,并对其发生因素及各流程包装合格率、医疗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湿包发生率(1.68%)显著低于对照组(1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包原因主要包括待灭菌包过重、待灭菌包过大、包内器械堆叠、装载不正确、卸载不正确及干燥时间不足等;观察组在包装、装载、灭菌及卸载各流程上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PDCA管理循环模式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循环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降低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 郭威; 苏裕心; 李杰; 王洪敏; 李海帅; 王园园; 高桦; 帖金凤
    • 摘要: 目的 探究蒸汽穿透抗性与管腔长度、内径的关系,评价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不同变量对蒸汽穿透管腔构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长度、内径的PTFE材质单通道盲端管腔型灭菌挑战装置(PCD)进行实验,当蒸汽穿透至管腔PCD末端不同深度时,位于PCD末端指示物舱内的化学指示卡会相应发生不同的变色反应,可根据指示卡的变色程度来评价本次灭菌循环中该PCD被蒸汽穿透的情况.结果 在PCD管腔部分内径不变的条件下,管腔构造的蒸汽穿透难度与管腔长度成正比(1~6m);在管腔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蒸汽穿透难度与内径大小(1~5 mm)成正比.在改进灭菌程序排气循环的实验中,加深脉动真空深度与增加脉动真空循环次数均显著提高了蒸汽对管腔的穿透效果.在蒸汽穿透不彻底的情况下,延长灭菌时间对管腔的蒸汽穿透效果无明显影响.当管腔内部塞入不会造成腔体封闭的相同材料物品时整体穿透难度将降低.结论 管腔的蒸汽穿透抗性与管腔长度、内径均成正比;在灭菌程序排气循环的设计中,加深脉动真空压力最低压强与增加循环次数可提升对管腔的排气和蒸汽穿透效果;延长灭菌时间对管腔内蒸汽穿透效果影响不大,空气与蒸汽在管腔内的对流速率非常低.
    • 郭威; 苏裕心; 李杰; 王洪敏; 李海帅; 王园园; 高桦; 帖金凤
    • 摘要: 目的探究蒸汽穿透抗性与管腔长度、内径的关系,评价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不同变量对蒸汽穿透管腔构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长度、内径的PTFE材质单通道盲端管腔型灭菌挑战装置(PCD)进行实验,当蒸汽穿透至管腔PCD末端不同深度时,位于PCD末端指示物舱内的化学指示卡会相应发生不同的变色反应,可根据指示卡的变色程度来评价本次灭菌循环中该PCD被蒸汽穿透的情况。结果在PCD管腔部分内径不变的条件下,管腔构造的蒸汽穿透难度与管腔长度成正比(1~6 m);在管腔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蒸汽穿透难度与内径大小(1~5mm)成正比。在改进灭菌程序排气循环的实验中,加深脉动真空深度与增加脉动真空循环次数均显著提高了蒸汽对管腔的穿透效果。在蒸汽穿透不彻底的情况下,延长灭菌时间对管腔的蒸汽穿透效果无明显影响。当管腔内部塞入不会造成腔体封闭的相同材料物品时整体穿透难度将降低。结论管腔的蒸汽穿透抗性与管腔长度、内径均成正比;在灭菌程序排气循环的设计中,加深脉动真空压力最低压强与增加循环次数可提升对管腔的排气和蒸汽穿透效果;延长灭菌时间对管腔内蒸汽穿透效果影响不大,空气与蒸汽在管腔内的对流速率非常低。
    • 唐建; 陈燕华
    • 摘要: 通过设计开发压力蒸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期提高医学生压力蒸汽灭菌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