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教学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490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师版)、新课程.中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度职教教改论坛等;开放题教学的相关文献由14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清芳、吴卫兵、朱叶等。
开放题教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9490篇
占比:99.85%
总计:99638篇
开放题教学
-研究学者
- 张清芳
- 吴卫兵
- 朱叶
- 杨传冈
- 林俊
- 崔永芹
- 徐卫国
- 施婉茹
- 曹望祁
- 李海东
- 殷惠琴
- 程桢桢
- 解春玲
- 陈永强
- 万德帅
- 仲崇恒
- 伊红
- 何光峰
- 何梅
- 佘平
- 俞军
- 冯桂敏
- 凌国华
- 刘娟
- 刘晓宝
- 刘萍
- 刘青玲
- 吴凤昌
- 周建平
- 周敏葵
- 周立顶
- 唐立东
- 唐麒
- 夏兆省
- 夏忠
- 姚冰
- 宋丽丽
- 宋唐秦
- 封加艳
- 尹卫红
- 张军富
- 张加芬
- 张旭兰
- 张晓丽
- 张炳
- 张莉莉
- 张蕾
- 张高峰
- 张高峰1
- 彭增栋
-
-
潘晓艳
-
-
摘要:
近年来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在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练习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复习方法,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开放性数学练习题的实践,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数学练习题的最佳教学效果.
-
-
黄燕
-
-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目,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其中,开放题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思维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中存在的开放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带来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
-
石高婷
-
-
摘要:
在小学数学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开放题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立足于多角度展开思考,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从开展多样活动、沟通知识联系、培养开放思维等角度阐述常态课堂教学中开放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
-
沈新春
-
-
摘要:
数学开放题不仅内容丰富、探索空间大,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解题方法多样或者答案不确定,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在课堂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设置作业五个环节中运用数学开放题,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淀.
-
-
-
-
陈春丽
-
-
摘要:
数学开放题是在开放时代背景中生成的一种教育改革产物,开放题是一种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开放题因其趣味性、发散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特点被视为创新的壤土,开放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
-
-
李海东;
杨传冈
-
-
摘要:
学生解决开放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况,能有效反映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教师要精心组织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和评价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和反思中感悟开放题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开放题所在领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以便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开放题.
-
-
项艳华
-
-
摘要:
开放题的教学与封闭题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培养学生"四能"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教学实践工作中,重视对学生"四能"培养工作需要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意识;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意见表达的机会,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问题分析;构建教学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争辩的机会.
-
-
李树臣;
陈长虹
-
-
摘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对于提高数学素养至关重要,数学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使然.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是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根本途径是: 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数学实验活动以及实施开放题的教学策略.
-
-
朱雁萍
- 《2011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 2011年
-
摘要:
数学开放题教学正在进入课堂,它改变数学以"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的知识传授模式,体现了数学教育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想,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转变的正确选择.开放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主体活动和自我意识明显增加,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度探究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发展了推理技能和高层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