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9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7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27483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中外医疗、黑龙江医药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0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畅、吴艳、岳建民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7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7483 占比:99.65%

总计:127932篇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文趋势图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研究学者

  • 刘畅
  • 吴艳
  • 岳建民
  • 樊成奇
  • 董蕾
  • 金晓蓉
  • 陈圣洁
  • 陈瑶
  • A·斯普利菲克
  • A·桑图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威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入我院的200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慢性胃炎的内镜表现》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分为两类,A类患者117例,B类患者83例。均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及Hp感染检测,分析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及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胃镜下A类患者病理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并以白色居多,血管充分暴露且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B类患者病理表现为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A类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肠上皮化生率、不典型增生率、Hp感染率分别为71.79%、11.11%、9.40%、54.70%,均低于B类患者(85.54%、21.69%、22.89%、73.49%,P<0.05)。结论 CAG患者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存在关联。
    • 徐娟; 任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溃疡(GU)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88例GU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实施基础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胃溃疡面积、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治疗8周Hp转阴率;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可较快消失,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GU可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胃溃疡愈合,提高Hp转阴率。
    • 魏慧娜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情进展情况,并分析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出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后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病情进展组与未发生病情进展组。研究者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比较,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特征主要为出现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胃脘饱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可伴有反胃酸等症状、腹泻等,个别患者伴有黏膜糜烂、上腹明显痛感及出血;随访2年期间,82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出现病情进展14例,占17.07%(14/82);发生病情进展组患者饮酒史、饮食习惯辛辣、Hp感染、CYP2C19基因多态性强代谢型占比高于未发生病情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有饮酒史、饮食习惯辛辣、Hp感染、CYP2C19基因多态性为强代谢型是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 许丽萍
    • 摘要: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在老年人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抗菌药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是常用方法,采用大剂量阿莫西林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并分析应用效果。 方法: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6 月为研究时间段,此期间内我院收治的 64 例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自愿加入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莫西林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剂量阿莫西林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大剂量阿莫西林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并且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也比较理想,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 柳丽娜
    • 摘要: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初次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诊治的58例初次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四联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观察组用常规四联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改善情况(包括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时,检测两组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包括IL-6与IL-8),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 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总复发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次治疗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患者在常规四联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辅助治疗的H p根除率高,可明显减轻胃部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
    • 姚琼; 郑炎焱; 吴森翔; 徐晓敏; 林一均; 任爱群
    • 摘要: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初次诊断为PD的患者60例(PD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行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对象Hp阳性率。将PD组分为阳性者和Hp阴性者,采用世界运动障碍学会统一PD综合评定表(MDS-UPDRS)评分,比较Hp阳性者和Hp阴性者上述评分。Hp阳性者根除Hp后,比较治疗前后MDS-UPDRS第Ⅲ部分运动功能检查评分。结果PD组Hp感染率48.33%,高于对照组25.00%(P<0.05)。PD组中Hp阳性者MDS-UPDRS总分和第Ⅲ部分运动功能检查评分均高于阴性组(均P<0.01)。PD组中Hp阳性者根除Hp后第Ⅲ部分运动功能检查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PD患者Hp感染率高,将Hp阳性患者作为重点筛查群体可协助PD诊断,根治Hp后可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
    • 高芳; 卫星如; 马立聪; 田旭阳; 党彤; 贾彦彬
    • 摘要: 目的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在包头汉族人群中检测Toll样受体(TL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法对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病例组)及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281例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正常对照组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使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同时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43.3%,TLR5基因SNP rs5744138、rs2241096、rs160827、rs2096141、rs160812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联(P>0.05)。同时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5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中不起主要作用。
    • 武守军; 黄晓兰
    • 摘要: 目的对四联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作用进行效果评估。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感染Hp而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三联抗Hp治疗,即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用;研究组应用四联抗Hp治疗方案,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胶体果胶铋。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及胃排空功能改善情况、抗Hp最终治疗成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减少,胃排空时间减少,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感染Hp且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四联用药根除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最终治疗成效。
    • 肖鹏柁; 郭建强
    • 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的微厌氧菌,于1983年首次被澳洲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胃炎患者的胃黏膜里成功分离和培养[1]。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疾病息息相关。第五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提出,我国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虽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因此,找到适合当地区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同时,用药安全也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尽可能降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率。本文主要分析济南地区不同用药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
    • 陈雅宁; 朱琼琼; 乔娜丽
    •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镜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80例(Hp阳性组),另选取院同期治疗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Hp阴性组)。对比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病理改变分布情况,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病理特征Hp感染程度。结果:Hp阳性组患者胃部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情况为中-重度者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不同病理特征之间患者Hp感染程度不一,胃粘膜萎缩患者其Hp感染程度以强阳性为主,炎症患者则以弱阳性为主(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病理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Hp诊断、根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