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灯舞,俗称“调马灯”,数百年来在无锡马山广为流传。光绪七年(1882年)许棫《马迹志》载:“自三日(农历正月初三)以后,儿童扎布为龙马灯,夜燃烛赴各湾为戏,凡十余日止”。新中国成立前,仅3000余人口的马山岛上,有3个各具所长的马灯队,雁门马灯舞队以含蓄抒情闻名,古竹队以滑稽风趣著称,耿湾队以武功高超见长,每队多者有130人,少者80人。表演马灯舞时,有领队2人,执红灯指挥表演,战马六匹,以马头颜色区分,红色为公马,绿色花色为雌马,由6名扮鞑婆的演员分骑;督旗6人,手执红色三角令旗,服饰装扮与鞑婆同,便于与鞑婆互换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