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梁
导梁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946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安徽建筑、建筑技术开发、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暨2006年华东公路科技情报网年会、第四届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等;导梁的相关文献由1473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志新、王治斌、蒋中明等。
导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9462篇
占比:99.91%
总计:169615篇
导梁
-研究学者
- 梁志新
- 王治斌
- 蒋中明
- 周光忠
- 王嵽显
- 万鹏
- 桂婞
- 谌启发
- 朱雄
- 杨岳勤
- 王慨慷
- 朱海燕
- 王清明
- 巩立辉
- 熊春奎
- 于菲
- 张建辉
- 朱建惠
- 杨洪超
- 韩波
- 于善毅
- 袁攀峰
- 乔彬
- 仇湘
- 刘会平
- 周衍领
- 常兆松
- 张丕界
- 张宇
- 李伟
- 李小红
- 杨景东
- 栾宏源
- 苏雅拉图
- 薛泽民
- 赵新乐
- 闫生平
- 陈子顺
- 刘强
- 姜军
- 孙琪
- 张强
- 徐继华
- 李军
- 李尉东
- 王洋
- 王磊
- 程红威
- 罗九林
- 赵胜
-
-
张宏武
-
-
摘要:
以湖际中桥为例,根据钢桁架梁结构特点、施工场地条件,选择顶推滑移方法施工,对导梁、滑移轨道进行了设计,并制定了顶推滑移过程中纠偏措施。减少了对铁路交通的影响,保证了施工工期及质量安全。
-
-
耿树成
-
-
摘要:
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是孟加拉国连通首都达卡与西南部地区客货运输重要的交通干线,新建铁路正线全长168.6 km,正线上有8座桥,共35孔单孔跨度100 m的简支钢桁梁,其中12孔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架设。采用顶推法架设的钢桁梁在桥位或过渡墩后混凝土箱梁区设拼装支架,在临时墩和各墩旁滑移支架顶设置顶推滑移系统,拼装第1孔钢桁梁和前端导梁,小节点竖杆设临时加固杆件,运用多点同步控制技术完成第1孔钢桁梁顶推;拼装第2孔钢桁梁,相邻孔跨间设置临时连接,将简支结构变为可顶推的连续结构;循环作业直至完成所有孔跨顶推;运用体系转换及高位落梁技术完成钢桁梁架设。已完成的首座钢桁梁桥成桥线形及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
-
何建华
-
-
摘要:
从2000年秦沈客运专线24 m简支箱梁工程化应用开始,我国研制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从24 m到32 m跨度,再到目前的40 m跨度,已二十多年。其架梁用的运架一体机,也经历了从引进应用到自主研发、再到世界领先的过程。为此,将我国高速铁路简支箱梁运架一体机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24 m/550 t级运架一体机阶段(引进应用阶段)、32 m/900 t级运架一体机阶段(自主研发创新阶段)、40 m/1000 t级运架一体机阶段(世界领先阶段);分析各个阶段运架一体机的主要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架梁流程、创新点;最后,对正推广应用的第三阶段昆仑号架桥机,提出要轻量化设计、增加精确落梁辅助定位系统等建议,并指出无导梁式运架一体机是今后发展趋势。
-
-
吴应松;
李建国;
赵启林;
周黎军;
李飞;
刘为平
-
-
摘要:
针对大跨径FRP-金属组合桁架式应急桥快速架设需求,首先提出了一种斜拉-梁组合结构、可自动翻转与抽取的新型导梁系统,而后利用ANSYS参数化语言APDL建立了该新型导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在初始设计参数下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以及稳定性分析,以结构的总质量为目标函数,以结构各杆件尺寸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整体与局部稳定性等约束条件构建了优化模型,利用ANSYS自带的一阶优化方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提取优化后的结果与初始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初始设计的导梁结构质量为14.89 t,屈曲系数为1.36;优化后结构质量为9.24 t,屈曲系数为2.08,优化后的导梁结构重量比优化前减小了37.94%,且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
-
王天保
-
-
摘要:
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工程02标跨沪宁高速钢桁梁为两跨连续梁,跨径165 m+90m布置,采用无竖杆的三角桁架.钢桁梁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各构件间连接全部为焊接.主桁平面位于直线上,立面位于缓和曲线-2.5%纵坡上.钢桁梁施工设置98 m导梁,采用拖拉滑移方式跨越沪宁高速.
-
-
杜庆民
-
-
摘要:
桥梁的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桥梁施工方案。基于传统的吊装方式,双机吊配合单导梁吊装方法被提出,此法所用机械设备简单且适用性强、费用少,很适合梁体数量少的小型桥梁的梁体安装施工。本文根据兰州市泥麻沙沟桥箱梁吊装施工实例,主要分析双机吊配合单导梁吊装方法在小型桥梁中的应用。通过以项目中两跨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吊装为例,研究在施工运输与架设吊装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研究了箱梁吊装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
-
时晓晔;
梁岩;
万德坤;
陈淮;
方磊磊
-
-
摘要:
大跨钢箱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受力复杂,导梁临时结构受力性能对大跨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安全性影响较大.以某大跨钢箱梁顶推施工为工程实例,根据实际顶推过程中发生的导梁变截面处失稳现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其有限元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导梁失稳截面变形情况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导梁局部失稳现象和屈曲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一排纵向加劲肋、两排纵向加劲肋、一排纵向与两列竖向组合加劲肋、两排纵向与两列竖向组合加劲肋4种不同加固方案的导梁稳定性.由计算结果分析可知:4种加固方案导梁第1阶失稳特征值分别提高了1.9%、63.8%、26.0%及93.5%,纵向加劲肋优于竖向加劲肋的效果.结合现场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可优先选用纵向加劲肋加固.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及高速通行作业时间要求,确定了符合工程实际且便于施工的导梁加固方案:采用两排纵向加劲肋进行加固.加固效果表明,加固后的导梁在后续顶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失稳现象,保障了钢箱梁后续顶推施工的安全进行.鉴于顶推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顶推施工过程应实时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落梁.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
李吉勇
-
-
摘要:
结合温州七都北汊桥引桥钢箱梁导梁施工项目,对多跨钢箱梁三角变截面桁架轻型导梁的设计、临时支架与顶推支座的布置、各工况安全分析、预抛高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研究.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了钢箱梁三角桁架轻型导梁的安全施工,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
-
叶建良
-
-
摘要: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16~N37墩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N16~N22段为双层结构、N22~N37段为单层结构,槽形钢梁采用顶推施工.根据桥跨布置及结构特点,钢梁顶推分为3个工作面,设置2套提梁站、3个拼装平台,墩旁和部分跨中设置临时顶推墩,导梁为工字形斜腹板+横向平联的桁架结构.施工时以4个或5个节段为1个顶推轮次,采用提梁站将钢梁节段依次吊装到拼装平台,精确调位并焊接成整体后采用DX步履式千斤顶进行多点同步连续顶推,顶推到位并精确调位后解除伸缩缝处的临时连接,依次分联落梁,完成顶推施工.施工中对钢梁的应力和线形进行实时监控,落梁后钢梁的线形和内力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
-
-
冯光明
- 《第四届铁道桥梁设计年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对宣杭线56m简支钢梁拖拉架梁全过程的数字模拟计算,进一步明确拖拉过程中主桁及导梁各杆件的受力,提出主桁的加固措施,设计了钢桁架导梁,并在架梁施工中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