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翻译
对话翻译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743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学术界、新西部(下旬刊)、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辞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等;对话翻译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都媛、陈吉荣、姜培培等。
对话翻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43篇
占比:99.50%
总计:11802篇
对话翻译
-研究学者
- 都媛
- 陈吉荣
- 姜培培
- 张俭
- 徐德荣
- 徐慢
- 成昌婕
- 杨蕾
- 王爽
- 王翠转
- 蒋慧
- 赵杰
- 郭勐
- 高林
- 何宇靖
- 何海性
- 俞珏
- 俞露
- 农彧
- 冯瑞贞
- 冯立波
- 刘婷婷
- 刘思阳
- 吕焱莘
- 吴佳
- 周楚伦
- 商璐
- 孟凡东
- 宋学智
- 师艳芹
- 廖宇欣
- 张志远
- 张斌
- 曹冰
- 曾凡芬
- 朱琳1
- 李一帆
- 李亦凡
- 李俊灵
- 李彦
- 李执桃
- 李静芳
- 杨翠
- 汪淑婷
- 涂闽怡
- 牟益君
- 王媛
- 王渝玥
- 王蕙
- 申迎丽
-
-
范丽
-
-
摘要: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 , 常常用于研究语言交际中的对话。近年来 , 会话含义理论也逐渐用于小说翻译的研究。本文运用了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 对《京华烟云》中的人物对话进行了分析 , 旨在探讨如何将对话中隐含意义准确传达与翻译。
-
-
-
-
-
-
-
涂闽怡
-
-
摘要:
文学作品翻译中,源语交际语境会影响译者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译者应准确分析并顺应小说对话中人物的心理、社交、物理世界,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小说角色形象。在对话翻译中,交际语境理论能为译者解读源语文本提供指导。本文评析巫宁坤和姚乃强中译本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对话翻译中塑造角色形象的表现,旨在论证交际语境中“三个世界”对小说角色的解释力和交际顺应理论对小说中对话翻译的指导作用。
-
-
陈亚俊
-
-
摘要:
合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会话分析中,同时也适用于小说中的对话翻译.本文尝试运用合作原则来分析比较《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对话翻译策略,以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为标准衡量翻译质量,发现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指导翻译实践.
-
-
农彧;
李一帆;
麦红宇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影视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物对话以突出人物性格、传递人物情感为目的,是影视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影视剧《权力的游戏》中瑟曦?兰尼斯特的对话为例,探讨和研究对话翻译在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
-
成昌婕
-
-
摘要:
任何言语行为都可以分为三重行为,即发言中之声,示言外之力,收言后之果.翻译的目的是将一种言中之声转为另一种合适的言中之声,以获得相同的言外之力及言后之果.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这就需要从深入分析语言单位入手,研究它们在不同的语言中的差异,以及对言外之力的不同的阐发度和贡献度,从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达到译文与原文"言外之力"的等价.该文收集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对话中的语言强调,并对两个汉译本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了四种汉译方式,实现译文与原文"言外之力"的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