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9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571350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暨第一届国际脑心同治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关文献由2036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加锋、林佳选、李岳春等。

室性期前收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1350 占比:99.83%

总计:572343篇

室性期前收缩—发文趋势图

室性期前收缩

-研究学者

  • 林加锋
  • 林佳选
  • 李岳春
  • 季亢挺
  • 李进
  • 陈小锋
  • 殷日鹏
  • 卢喜烈
  • 李嘉
  • 黄晓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子健; 李经纬; 王丽; 郭小辉; 张仁国
    • 摘要: 目的整理并总结当代名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与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相关的当代名中医经验组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经验组方进行统计,利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提取高频中药,并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频数及聚类分析,对高频中药及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运用Gephi 0.9.2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处方165首,其中涉及中药228味,总计出现频次2247次。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常用药物有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并挖掘出高频中药8个常用聚类组方、8组高频中药与证素的潜在对应关系,获得高频中药常用22个药对及37个药组。结论当代名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以益气养阴、补益心气,健脾宁心、益气温阳、养心安神、健脾化痰、益气活血组合治疗为主,临床诊治常用方剂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当归芍药散、生脉饮、炙甘草汤、柴胡疏肝散、安神定志丸等。
    • 黄勇淇; 田龙海; 杨龙
    •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频繁发作可导致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但该心肌病目前发病机制及相关风险因素仍不甚明确。现就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马路遥; 王美娜; 孙晓; 黎明修; 张翔宇; 赵慧怡; 任明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20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合成本-效果分析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共纳入17项RCT,涉及150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美托洛尔[OR=1.32,95%CI(1.24,1.41),P<0.00001],参松养心胶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美托洛尔[OR=3.37,95%CI(1.60,7.10),P=0.001],参松养心胶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OR=3.00,95%CI(1.65,5.46),P=0.0003]。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痊愈率优于美托洛尔[OR=2.29,95%CI(1.17,4.49),P=0.02]。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美托洛尔[OR=3.54,95%CI(1.75,7.15),P=0.0004];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美托洛尔[OR=0.27,95%CI(0.14,0.52),P=0.0001];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罗帕酮[OR=0.07,95%CI(0.02,0.22),P<0.00001]。药物经济学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单因素敏感度分析证实了结果的稳定性。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 邱凤; 苏伟
    •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室性早搏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临床治疗室性早搏常选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炙甘草汤是仲景治疗"心动悸"的经典方剂,该文通过对炙甘草汤的药理、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
    • 杨明杰; 王洋; 薛晓雪; 雒明池; 于春泉
    •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PCVs)作为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可影响患者心脏的舒缩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通常根据病因病机,将其归属于中医“心悸病”范畴。于春泉教授治疗本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PCVs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故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文章通过对于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验案的总结分析,探究其中医辨证思路,遣方用药特点,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挖掘核心用药,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判断疗效,客观地展示了中医药治疗PCVs的独特优势。
    • 朱晋鸣; 戴小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调脾护心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门诊的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95.00 mg,每日1次,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脾护心方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检测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采用窦性心率震荡软件检测R-R间期,计算震荡斜率(TS)和震荡起始(TO)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TO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T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S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T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脾护心方可有效减少室性期前次数,且对窦性心率震荡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 李维娜; 陈兴娟; 胡木; 胡影; 冯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安神定律汤治疗功能性期前收缩(阴血亏虚、热扰心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今后临床更好地治疗本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期前收缩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安神定律汤颗粒剂,1次1格,3次/d,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次,2次/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期前收缩次数、期前收缩总疗效及中医证候、中医症状积分等疗效性指标。结果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安神定律汤能明显减少功能性期前收缩患者期前收缩次数,并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 文龙; 胡鑫荣; 梁东坡; 林敏茵; 刘甜; 王树水
    • 摘要: 目的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OTPVC)心电信号的人工智能定位诊断模型。方法研究纳入了2015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经心电生理检查确诊为OTPVC的421例患者,其中右心室流出道(RVOT)330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91例,采集每例患者各1份包含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PVC)的体表12导联心电信号及心电图。心电信号经过预处理,输入VGGNet、ResNet和MobileNet等3种CNN进行训练,构建3种人工智能OTPVC左右侧二分类定位诊断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诊断效能,并与两名心电生理专科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VGGNet、ResNet和MobileNet架构的3种C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为0.88,对OTPVC二分类定位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87.65%、88.84%、89.31%,敏感度为92.12%、95.45%、95.45%,特异度为71.43%、64.84%、67.03%。两名心电生理医师对OTPVC的准确度分别为77.78%、79.01%,敏感度为93.70%、97.64%,特异度为20.00%、11.43%。3种CNN模型的诊断效能相近,其敏感度与两名医师相近,但准确度和特异度高于两名医师。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OTPVC心电信号的3种CNN人工智能左右侧定位诊断模型,构建的人工智能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望在体表心电信号定位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 赵瑞平; 姚淮芳
    •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多由电解质紊乱,精神因素,过量烟、酒、咖啡等诱发,近几年临床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治疗室性早搏优点颇多,但同时存在许多缺陷,如治疗费用高昂、长期应用西药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介入后再狭窄、药物耐受等。姚淮芳教授认为室性期前收缩病位在心,其发病与肝失疏泄、心神失养、瘀血阻滞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从心肝论治,疏肝、养肝血以宁心神,兼活血化瘀之法,运用自拟方枣仁稳律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其临床经验如下,并附典型案例。
    • 傅梦薇; 李洪峥; 滕羽鸥; 韩宜臻; 赵鑫; 陈恒文; 王阶
    • 摘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the Cochranc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2006年5月—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与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相关的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151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减少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MD=-1.24,95%CI(-1.45,-1.03),P<0.00001],提高临床疗效[OR=2.93,95%CI(2.15,3.99),P<0.00001],改善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MD=19.84,95%CI(15.09,24.60),P<0.00001],提高症状疗效[OR=2.81,95%CI(1.98,3.99),P<0.00001]、心电图疗效[OR=2.93,95%CI(1.96,4.37),P<0.00001],改善Lown分级[OR=2.78,95%CI(1.52,5.06),P=0.0009],有效缓解心悸[OR=3.97,95%CI(2.08,7.57),P<0.0001]、胸闷痛[OR=3.35,95%CI(1.97,5.72),P<0.00001]、气短乏力[OR=2.20,95%CI(1.40,3.47),P=0.0006],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1,95%CI(0.32,0.81),P=0.00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增加临床获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