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医学生
定向医学生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专利文献73217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市场、教育教学论坛、科教导刊等;
定向医学生的相关文献由2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鸣、葛正龙、邵珠建等。
定向医学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217篇
占比:99.86%
总计:73318篇
定向医学生
-研究学者
- 李春鸣
- 葛正龙
- 邵珠建
- 余昌胤
- 覃晓龙
- 刘仰斌
- 肖雪
- 陈琦
- 高杨
- 吴炳义
- 周万津
- 张志花
- 王曜晖
- 范腾阳
- 郭旺
- 陈学洪
- 刘建国
- 刘民
- 周建裕
- 夏丹
- 代苑林
- 何志旭
- 冯杰
- 刘北忠
- 刘娟
- 刘波
- 刘海燕
- 叶洪
- 吴慧蕾
- 吴文君
- 吴松婷
- 周少余
- 周建荣
- 夏有兵
- 宋晶
- 宋茂荣
- 廖娟
- 张发斌
- 张小健
- 张洪刚
- 张绍群
- 张翼
- 张迪
- 彭翔
- 李佳
- 李小花
- 李杰
- 李章平
- 杨惠莲
- 杨晨斌
-
-
张前德;
何淑通;
谷雨;
裴瑞娟
-
-
摘要:
目前我国乡镇基层医学人才存在总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江苏省自2009年起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为乡镇基层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镇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但基层卫生人才依然有较大缺口。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作为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高校之一,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培养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多措并举,着力培养能够适应江苏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
-
杨富茂
-
-
摘要:
目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定向医学生专业认知有显著变化,分析农村定向医学本科生专业认同特征和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云南省某地方大学2017级-2020级定向医学本科生600名,借助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及相关分析,建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分析显示定向医学生专业认同度总均分3.68,社会适应、是否自主选择志愿、专业学习条件认知能正向预测专业认同,性别对专业认同有负向预测作用;专业认同与社会适应存在强度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医学生专业认同度中等偏高,学校可通过优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形成异化培养网格,关注学生性别差异;生涯规划常态化的方式进行改善。
-
-
宋茂荣;
刘波;
宋晶
-
-
摘要: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享受了国家招生优惠政策并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但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违约现象。通过分析定向生在招生、培养、就业过程中契约精神的背离问题,提出从思想、待遇、机制上寻求契约精神的回归路径,使定向生真正成为扎根农村的全科医生、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
-
李一陵
-
-
摘要: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2022年中央财政计划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5918人,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和蒙医学。
-
-
刘波;
宋茂荣;
宋晶
-
-
摘要:
以中国知网(CNKI)2010—2021年刊发的233篇定向医学生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了解我国定向医学生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定向医学生研究文献呈明显增长趋势,文献增长节点与国家政策高度耦合;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定向医学生培养、职业发展、履约管理和国际比较研究,存在整体研究水平薄弱、跨部门协同研究匮乏、质化研究方法运用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建立高校、规培医院、各级卫生健康委和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协同研究机制,综合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为定向医学生政策优化改革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
-
郭旺
-
-
摘要:
作为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9年前我怀着医学梦想踏入川北医学院,在这里渡过了医学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5年.在这5年里,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原以为已经掌握了较为充足医学知识的我,走上岗位后,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当一名合格的医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而这条路,对于定向医学生而言则更为难行.
-
-
徐毓才
-
-
摘要:
最近,各省市陆续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填报志愿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自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11年。
-
-
祝汉成;
李芳;
荆忠国;
栗蕴
-
-
摘要:
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乡村与城市差距较大,人才缺失严重,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是乡村振兴和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定向生自愿服务基层也将作为定向生培养的重要考核依据.从学生医德医风、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到构建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整合课程体系、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强化了医学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使命.
-
-
杜纯静;
娄逸群;
孙菊梅;
逄玥;
吴炳义
-
-
摘要:
目的:探讨山东省定向医学生报考动机对潜在违约风险的影响,为提高定向医学生在校培养质量及履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2017届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辅以文本资料的质性分析.结果:有169名(29.6%)定向医学生产生过违约想法,潜在违约风险较高.定向医学生的潜在违约风险在人生志向、免费政策、事业编制的认同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专业、性别、生源地等属性变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结果显示,人生志向、事业编制对潜在违约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人生志向的影响最大.结论:人生志向、事业编制对违约风险约束具有保护作用,其中"人生志向"效应最高.应引导定向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要稳定基层卫生服务的事业编制制度,落实好相关保障措施;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政策,多种途径提高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归属感.
-
-
郭旺
-
-
摘要:
作为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9年前我怀着医学梦想踏入川北医学院,在这里渡过了医学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5年.在这5年里,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原以为已经掌握了较为充足医学知识的我,走上岗位后,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当一名合格的医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而这条路,对于定向医学生而言则更为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