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学
蒙医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6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9篇、会议论文63篇、专利文献28117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中国民间疗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版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教育论坛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研究分会年会、2013京蒙蒙中医药高峰论坛等;蒙医学的相关文献由884位作者贡献,包括宝龙、阿古拉、敖姝芳等。
蒙医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117篇
占比:97.77%
总计:28759篇
蒙医学
-研究学者
- 宝龙
- 阿古拉
- 敖姝芳
- 王晓华
- 包晓华
- 包根晓
- 图门吉日嘎勒
- 苏日雅
- 乌日图那顺
- 包纳日斯
- 布仁巴图
- 格日乐
- 那生桑
- 斯琴
- 李英格
- 乌云
- 乌兰图雅
- 乌力吉
- 其合力嘎
- 哈斯巴根
- 李梅
- 赛罕其其格
- 赛音朝克图
- 陈英松
- 高娃
- 乌云格日乐
- 乌兰
- 乌兰格日乐
- 乌力吉巴托
- 乌日娜
- 乌达
- 付金莲
- 何福根
- 包勒朝鲁
- 包金虎
- 包龙堂
- 吉日嘎拉图
- 吴蒲英
- 周铁宝
- 图门乌力吉
- 图雅
- 孟和格日乐
- 孟庆宝
- 孟柯
- 安官布
- 宝音朝格图
- 小绘
- 巴雅尔
- 布图雅
- 张淑兰
-
-
张展;
李进;
鞠宝兆
-
-
摘要:
蒙医学专业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技术方法的民族特色医药专业,虽在长久的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但当前蒙医学高等教育存在载体明显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医学专业的长足发展。此文从生源情况、民族医药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组织、职业规划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蒙医学本科专业建设及发展现状,旨在为促进蒙医学本科专业发展、提升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
王青春;
萨茹拉;
高敬贤;
陈沙娜;
白长喜
-
-
摘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血小板数量减少或伴功能受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之一。IT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虽然现代医学治疗ITP的方法很多,但疗效不尽理想,且复发率高。蒙医学对该病有系统的认识,且临床疗效独特,受到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论述蒙医对ITP的认识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
李权;
白万福(指导);
阿拉坦图雅
-
-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角膜病,是致盲性角膜病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蒙医理论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黑睛表面生灰白色翳为特征的眼病。多因人体三根、七素失去相对平衡,导致人体营卫虚弱,局部赫依、琪素循环不畅。治疗上以清血热除翳障为原则。
-
-
包文光;
财吉拉胡
-
-
摘要:
多元医疗模式一直是医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除了现代医学、中医学和蒙医学以外,科尔沁萨满教医事活动作为地方性医疗行为也在当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尔沁地区,与萨满教密切关联的民间正骨疗法受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使得骨伤医疗成为当地的特色医疗。故通过借助医学人类学家阿瑟·克莱曼所提出的医疗保健体系内部结构之解释模式,将其统称为民间医疗;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医学人类学研究动态,探讨民间医疗实践在内蒙古多元医疗体系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发展过程及其生存现状,以期从医学人文视域对民间医疗给予更多关注。
-
-
李一陵
-
-
摘要: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2022年中央财政计划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5918人,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和蒙医学。
-
-
张瑞卿
-
-
摘要: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学者与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广泛地进行研究实践,著书立说提出了不少新颖理论与观点方法,为蒙医药的创造、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历史发展为轨迹,搜集、整理、研究这些名老蒙医学专家的平生事迹、著作及学术思想。
-
-
-
白乌日力嘎;
娜米拉;
特日格乐;
苏龙嘎;
小芳;
其其日力格;
包纳日斯
-
-
摘要:
目的:建立蒙医“胃巴达干病”临床症状的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探索和揭示“胃巴达干病”内在的生理病理机制打好实验基础.方法:采用SD大鼠,给予冰水灌胃及吹寒风的方法,诱导大鼠“胃巴达干病”模型形成.造模结束后从症状体征的变化、胃组织学及相关消化指标等分析并评价模型.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外观及性情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明显减少,瞌睡,常相互挤在一起倦卧成团,捉拿时挣扎少或挣扎无力,毛枯槁、蓬松,大便湿润、质地较软,皮肤黏膜苍白,舌唇多为紫暗色特征的证候;一般体征出现体质量下降或缓慢增长的情况(P<0.05),肛温(P<0.05)、饮水量(P<0.05)、摄食量下降,尿量增加等表现.上述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体征改变符合“胃巴达干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基本特征;两组胃组织学病理改变未见明显差异;模型组PG Ⅰ、PGR水平明显升高(P<0.05),G-17相对有所升高(P>0.05),而PGⅡ水平相对有所降低(P>0.05).结论:本模型有程度较深的“胃巴达干病”临床表现.本研究结合吹寒风与灌胃冰水的造模方法,较为成功地建立了与临床症状相符的蒙医“胃巴达干病”动物模型.而蒙医“胃巴达干病”病变与PGⅠ、PGⅡ、PGR、G-17有密切内在机制相关性.本次研究为蒙医“胃巴达干病”本质及药物治疗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
敖日其楞;
其力格尔;
乌云格日乐
-
-
摘要:
蒙医灸疗法是具有蒙医特点的一种传统外治法,不仅疗效奇特,而且源远流长.蒙医灸疗法是使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固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烧灼对皮肤的刺激,促进机体代谢反应,有效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保健.通过查阅古今蒙医灸疗法的相关文献探索灸疗法的作用,为蒙医灸疗法的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古今蒙医灸疗法相关书籍、蒙医灸疗法临床报道与实验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后说明蒙医灸疗法的作用和选穴、组穴原理,并系统说明关于蒙医灸疗法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将蒙医灸疗法作用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与蒙医古文献相结合,进一步研究蒙医灸疗法对疾病的作用机制与研究现状,为临床研究与实验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
-
图门吉日嘎勒;
纳贡毕力格;
敖姝芳;
赵宏林;
浩日勒;
施都阿拉
-
-
摘要:
目的:探索蒙医学三体素理论心理学经典功能(心/脑意识功能——感觉、知觉、表象、思维)在脑神经科学意义上的本质属性.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三体素理论心理学经典功能内涵与体液体质个体脑神经生理生化功能模式(脑型神经模式、大脑半球化学优势模式、赫依概念与脑神经系统对应关系)假说内涵之间的关联.结果:赫依功能与双侧半球功能相关联,希拉功能主要与左侧半球功能关联,巴达干功能主要与右侧半球功能关联;三体素理论二级功能概念中,五个次级赫依、三个次级希拉、三个次级巴达干之功能与大脑前额叶执行回路、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下丘脑控制、自律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存在关联;三级功能概念中,发现两组三胞次级体素,即司命赫依-能视希拉-能足巴达干、普行赫依-能成希拉-主靠巴达干,分别支配脑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全部五个次级赫依功能与大脑相关功能区域和神经系统相关解剖结构存在"靶向"联系.结论:三体素理论是一个不仅蕴含脑-神经科学基本原理,而且以自然哲学思辨方法高度概括脑神经系统功能的经典理论假说,其具有耦联心脑功能、整合心身关系、概念定义清晰、理论内涵丰富、层级体系完整、哲理思辨深邃等科学理论品质特征,因此该理论能够科学地阐释人类个体心身关系相关原理及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
-
-
斯琴格日乐;
包晓华
- 《2018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病因是指一切可能增加疾病发生概率的因素.了解和掌握病因不仅是诊断治疗疾病的关键问题更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核心问题.蒙医学和现代医学一直都在探索病因、认识病因,对病因均有各自的认识和解释.本文从两种医学对病因认识的异同点加以分析,旨在更加深刻的认识蒙医学,在人类的健康服务方面使得蒙医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
-
-
-
宋欣阳;
王硕;
思璎桀
- 《2018全国民族医药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蒙医学“阴病治阳”的实践占有重要地位.蒙医温阳应用较为深入.在基础理论中,蒙医在辩证、用药上对脾胃、肾阳气有较大重视,药物、方剂的应用中有很大占比.现存蒙医传统疗法在温热性质方面上的应用亦有较大占比.深入剖析蒙医的疗法、药剂实践,探讨蒙医的“阴病治阳”内涵.
-
-
乌云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内蒙古(国际)蒙西医结合皮肤科分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蒙医皮肤科是蒙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国家对民族医学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蒙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皮肤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把传统蒙医皮肤科传承、发展、推广、创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的年会在尊敬的巴雅尔会长和乌日娜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次开设了蒙医专场,中心的感谢巴会长和乌主任!,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蒙医皮肤科学术交流平台,所以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全区蒙医皮肤科概况,本次统计是非官方不完全统计,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
-
关宝柱;
白玉华;
结小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扼要介绍了蒙医学理论、饮食疗法、起居疗法和外治疗法的特点及怎样与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展开述评,为掌握蒙医综合诊治疾病特点提供参考.蒙医六基症学说将复杂的病因归纳分类为本致因素、专致因素、特殊因素三大类。将导致内源性疾病根源的发病本致因素赫依、希拉、巴达干及专致因素血、希拉乌素,加上外源性疾病致病根源的特殊因素粘统称为“六基症”。对所有疾病都从“六基症”的角度去加以分析研究,针对其发生、合并、蓄积等不同的变化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包括病因、病位及病性辨证。以“六基症”理论及“寒热”理论对疾病性质进行判定,以“脏腑”理论对病位进行判断。把治疗疾病方法归纳为滋养疗法和削弱法两种。
-
-
戴那日苏;
陈晓敏;
包志强;
苏日雅
- 《2017全国民族药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蒙医白脉又称"查干苏达拉".白脉是由脑、脊髓、白脉系统组成的五元学说中属水性,胚胎时期依靠阴脉形成,故称之为白脉,是赫依运行之脉道.上肢白脉由拉迪那和加吉德两白脉组成,亦属于上肢白脉的主要干支,是连接于拇指和无名指的明显型白脉.在蒙医学上它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可进一步发掘其和探讨医学领域.
-
-
韩红梅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蒙医认为本病系以精神、思维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又称悲伤狂.对癔病蒙医认为治宜以赫依,清心宁神,开通白脉为原则,并视病情随症施治,药物宜投如意至宝丸,用沉香三十五味散水煎送服。
-
-
韩红梅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蒙医认为本病系以精神、思维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又称悲伤狂.对癔病蒙医认为治宜以赫依,清心宁神,开通白脉为原则,并视病情随症施治,药物宜投如意至宝丸,用沉香三十五味散水煎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