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6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99836篇;相关期刊1270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代青年研究、现代特殊教育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等;社会适应的相关文献由3200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晓义、余益兵、邹泓等。

社会适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6 占比:2.22%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9836 占比:97.75%

总计:102134篇

社会适应—发文趋势图

社会适应

-研究学者

  • 方晓义
  • 余益兵
  • 邹泓
  • 刘庆
  • 徐礼平
  • 戴岳
  • 陈梅
  • 刘文
  • 刘艳
  • 施国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琼芳; 何维维; 侠牧
    • 摘要: 本文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测量了广西南宁市某中学437名流动儿童,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 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调节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歧视知觉只在儿童具有中等以下个人力水平时才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当儿童具有高个人力时,歧视知觉不再能显著预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提示在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对流动儿童个人力的培养。
    • 虎菲; 王万平
    • 摘要: 在精准扶贫期间,有很多贫困群众搬离原来的居住地,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如何让这些移民适应新社区的生产生活,是关系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和谐社区为例,调查了该社区搬迁移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计方式、社会网络等方面的适应状况,发现存在拆旧复垦还未完成、迁出地土地流转难度大、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大、后续就业帮扶任务艰巨等社会适应困境,提出了盘活搬迁区“三块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好后续帮扶工作等增强移民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
    • 马于钞
    • 摘要: 为探索青少年家庭经济压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本研究在四川省两所中学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本研究使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29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社会适应、家庭经济压力、应对方式三个变量上的得分两两相关;家庭经济压力在社会适应上的回归效应显著;纳入应对方式后的中介效应显著。研究得出两个结论:① 青少年家庭经济压力能够预测其社会适应水平;② 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家庭经济压力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
    • 庞子琦
    • 摘要: 当前,城市丧偶中年男性的社会适应问题日渐突出,其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表现出严峻问题亟待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城市丧偶中年男性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服务、介入方式,有效利用、链接各方资源,为城市丧偶男性的社会适应能力恢复提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下的解决方案。
    • 叶恬恬; 赵允伍; 王晓松; 凌玉环; 江刚; 王珩
    •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健康老龄化的框架,总结社会适应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内涵,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进行社会适应理念下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路径探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协同作用和家庭个人的主动参与,将社会适应理念与老年人健康管理有机融合,提出以社区为载体,从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多主体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研究进一步理清思路,促进老年人社会适应的良好转变,助推健康老龄化顺利发展。
    • 张小雨; 赵金雨; 周兆辉
    •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目标,确保搬迁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老年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群体,在社区融合上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示范区涞源县福泽园小区为例,关注社区老人们社会适应的诸多方面,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现状,通过对老年人群体特征的把握,分析出老年人群体社会适应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探索出可行的策略,帮助老年人实现心理繁荣,提高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
    • 梁宗保; 吴安莲; 张光珍
    • 摘要: 父母养育方式与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学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某市6所幼儿园抽取446名中班儿童及其父母作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亲子关系量表测查第一年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亲子关系,一年后采用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测查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结果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消极养育行为均能正向预测儿童的愤怒攻击,母亲的消极养育行为还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退缩,表明母亲消极养育行为的影响范围大于父亲;父子冲突在父亲消极养育行为与儿童愤怒攻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母子冲突在母亲消极养育行为与儿童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应重视自身养育行为与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潜在影响,注意避免或改正威胁强迫、体罚责骂、过度保护等消极养育行为,积极与儿童建立亲密型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
    • 张洪福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大范围的农村拆迁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拆迁户。然而,农村拆迁户在安置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突然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拆迁户们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得很难适应。经过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农村拆迁户在适应城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区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安置居民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 谭腾飞; 黎晓丹
    • 摘要: 目的探究课外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建设功能中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频率及运动项群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1)集体球类运动对全面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应效果最好,其次是体能类、小球类、难美类运动。2)课外体育锻炼在提高积极适应方面,对行事效率作用最大,其次是积极应对、自我肯定和亲社会倾向;在改善适应不良方面,对改善人际疏离作用最大,其次是消极退缩和自我烦恼,但与违规行为无显著相关。3)课外体育锻炼总持续时间、锻炼频率、校内单次锻炼时间对多个维度均具有积极而显著的预测;校外单次锻炼时间对任何维度均无显著预测;运动强度显著负向预测4个积极维度并显著正向预测3个消极维度。结论青少年应积极利用空余时间,长期、高频率地参加集体球类及开放环境下的户外体能运动,使其社会适应的效果最大化。
    • 刘晶; 戴欢
    • 摘要: 西方学者戈特曼(Gottman)受元认知研究启发提出的父母元情绪理念近几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指父母对子女以及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的认知、理解、反应和感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元情绪理念作为一种家庭情绪教育理念,通过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社会适应。综合国内外的实证研究,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概念、类型与测量;社会适应的概念及测量,来分析和论述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