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中毒
安定中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76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吉林中医药、基层医学论坛、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4年北京市急诊医学年会、第八届全国临床医药学术会议等;安定中毒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牛晓琳、郑增权、信永秀等。
安定中毒
-研究学者
- 牛晓琳
- 郑增权
- 信永秀
- 孟慧娣
- 庄淑萍
- 张晓丽
- 张玲
- 李彦杰
- 李瑞敏
- 等
- 邵晓明
- 韩根利
- 魏凤霞
- 丁士林
- 丁洪涛
- 万桂英
- 么金平
- 于兴志
- 于夕丽
- 于虹
- 付佳
- 仝小刚
- 任秀杰
- 何晓凌
- 佟军
- 侯卫平
- 侯晓平
- 倪志慧
- 傅文录
- 党连生
- 全锦花
- 冯涛
- 刘同安
- 刘培英
- 刘守燕
- 刘燕燕
- 刘祖炳
- 刘红梅
- 刘继禹
- 刘艳红
- 南国柱
- 南忠义
- 卫丽
- 卫俊涛
- 史海粤
- 史荣
- 吕建平
- 吴学军
- 吴汉元
- 吴雁平
-
-
-
顾叶
-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定中毒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5例安定中毒患者,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差异划分为2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3例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0.6%,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0.9%,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定中毒的临床护理中引入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护理支持作用的发挥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将来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新思路和实践基础..
-
-
周丽玉
-
-
摘要:
总结1例口服安定中毒伴低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入院后即对该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安定中毒的急救、意识障碍的护理、有自伤危险的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
郑增权;
牛晓琳
-
-
摘要:
目的 观察氟马西尼联合纳洛酮和醒脑静救治急性安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0例急性安定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各9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应用氟马西尼联合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对照1组患者应用氟马西尼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2组患者应用氟马西尼和醒脑静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嗜睡时间、昏睡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马西尼联合纳洛酮和醒脑救治急性安定中毒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
-
徐尚刚
-
-
摘要:
目的 分析纳洛酮救治急性安定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进行急救治疗的安定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洗胃、补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中毒患者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急性安定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迅速使患者清醒,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
-
刘守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安定中毒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9月~2013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安定中毒患者128例,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4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催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13%),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进行安定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转醒时间,降低死亡率,因此,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临床治疗措施.
-
-
-